本文目录一览:
- 1、在建筑中灯的位置允许偏差多少
- 2、作业现场的工件与照明灯具的距离应大于多少米
- 3、一般厂区的路灯安装 安装距离 离地距离还有射程什么的 一般都是多少啊
- 4、请问一些常用的灯具一般的安装的间距分别为多少?
- 5、灯具安装规范与要求
- 6、施工鲜明灯的间距
在建筑中灯的位置允许偏差多少
在建筑中灯的位置允许偏差没有严格规定,当然必须考虑美观,排列整齐,灯具的安装应按照:《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303—2002)规定进行:
3.2.10照明灯具及附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查验合格证,新型气体放电灯具有随带技术文件;
2 外观检查:灯具涂层完整,无损伤,附件齐全。防爆灯具铭牌上有防爆标志和防爆合格证号,普通灯具有安全认证标志;
3 对成套灯具的绝缘电阻、 内部接线等性能进行现场抽样检测。灯具的绝缘电阻值不小于2MΩ,内部接线为铜芯绝缘电线,芯线截面积不小于0.5mm2,橡胶或聚乙烯(PVC)绝缘电线的绝缘层厚度不小于0.6mm。对游泳池和类似场所灯具(水下灯及防水灯具)的密闭和绝缘性能有异议时,按批抽样送有资质的试验室检测。
3.3.15照明灯具安装应按以下程序进行:
1 安装灯具的预埋螺栓、吊杆和吊顶上嵌入式灯具安装专用骨架等完成,按设计要求做承载试验合格,才能安装灯具;
2 影响灯具安装的模板、脚手架拆除;顶棚和墙面喷浆、油漆或墙纸等及地面清理工作基本完成后,才能安装灯具;
3 导线绝缘测试合格,才能灯具接线;
4 高空安装的灯具,地面通断电合格,才能安装。
19.1.1 灯具的固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灯具重量大于3kg时,固定在螺栓或预埋吊钩上;
2 软线吊灯,灯具重量在0.5kg及以下时,采用软电线自身吊装;大于0.5kg的灯具采用吊链,且软电线编叉在吊链内,使电线不受力;
3 灯具固定牢固可靠,不使用木楔,每个灯具固定用螺钉或螺栓不少于2个;当绝缘台直径在75mm及以下时,采用1个螺钉或螺栓固定。
19.1.2花灯吊钩圆钢直径不应小于灯具挂销直径,且不应小于6mm。大型花灯的固定及悬吊装置,应按灯具重量的2倍做过载试验。
19.1.3 当钢管做灯杆时,钢管内径不应小于10mm,钢管厚度不应小于1.5mm。
19.1.4 固定灯具带电部件的绝缘材料以及提供防触电保护的绝缘材料,应耐燃烧和防明火。
19.1.5 当设计无要求时,灯具的安装高度和使用电压等级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一般敞开式灯具,灯头对地面距离不小于下列数值(采用安全电压时除外):
①室外:2.5m(室外墙上安装);
②厂房:2.5m;
③室内:2m;
④软吊线带升降器的灯具在吊线展开后:0.8m;
2 危险性较大及特殊危险场所,当灯具距地面高度小于2.4m时,使用额定电压为36V及以下的照明灯具,或有专用保护措施。
19.1.6 当灯具距地面高度小于2.4m时,灯具的可接近裸露导体必须接地(PE)或接零(PEN)可靠,并应有专用接地螺栓,且有标识。
19.2.2 灯具的外形、灯头及其接线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灯具及其配件齐全,无机械损伤、变形、涂层剥落和灯罩破裂等缺陷;
2 软线吊灯的软线两端做保护扣,两端芯线搪锡;当装升降器时,套塑料软管,采用安全灯头;
3 除敞开式灯具外,其他各类灯具灯泡容量在100W及以上者采用瓷质灯头;
4 连接灯具的软线盘扣、搪锡压线,当采用螺口灯头时,相线接于螺口灯头中间的端子上;
5 灯头的绝缘外壳不破损和漏电;带有开关的灯头,开关手柄无裸露的金属部分。
19.2.3 变电所内,高低压配电设备及裸母线的正上方不应安装灯具。
19.2.4 装有白炽灯泡的吸顶灯具,灯泡不应紧贴灯罩;当灯泡与绝缘台间距离小于5mm时,灯泡与绝缘台间应采取隔热措施。
19.2.5 安装在重要场所大型灯具的玻璃罩,应采取防止玻璃罩碎裂后向下溅落的措施。
19.2.6 投光灯的底座及支架应固定牢固,枢轴应沿需要的光轴方向拧紧固定。
19.2.7 安装在室外的壁灯应有泄水孔,绝缘台与墙面之间应有防水措施。
作业现场的工件与照明灯具的距离应大于多少米
灯具的安装高度:一般室内安装不低于1.8米,在危险潮湿场所安装则不能低于
2.5米,如果难于达到上述要求时,应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或改用36伏低压供电。
2. 室内照明开关一般安装在门边便于操作的位置上拉线开关安装的高度一般离地2
至3米,扳把开关一般离地1.3至1.5米,与门框的距离一般为巧至0.20米。
3. 明插座的安装高度一般离地1.3至1.5米,暗插座一般离地0.3米。同一场所安装
高度应一致,其高度差不应大于5毫米,成排安装的插座高度差不应大于2毫米。
4. 固定灯具需用接线盒及木台等配件。安装木台前应预埋木台固定件或采用膨胀螺
栓。安装时,应先按照器具安装位置钻孔,并锯好线槽(明配线时),然后将导线从木台出线孔穿出后,再固定木台,最后安装挂线盒或灯具。
5. 采用螺口灯座时,为避免人身触电,应将相线(即开关控制的火线)接入螺口内的
中心弹簧片上,零线接入螺旋部分。
6. 吊灯灯具超过3kg时,应预埋吊钩和螺栓。软线吊灯的重量限于1kg以下,超过
时应加装吊链。
7. 照明装置的接线必须牢固,接触良好,接线时,相线或零线要严格区别,将零线接
灯头上,相线须经过开关再接到灯头。
一般厂区的路灯安装 安装距离 离地距离还有射程什么的 一般都是多少啊
路灯的间距是根据道路性质来决定,比如厂区道路,乡村道路,市区道路,路灯的功率大小比如30W,60W,120W,150W。路面的宽度,路灯灯杆的高度决定了路灯间距是多少,一般情况下,城市道路的路灯间距在25米-50米之间.
如果是安装的景观灯,庭院灯等等小型的路灯,在光源不是很亮的情况下,间距可以稍微缩短一点,可以间隔20米左右,具体情况要根据客户需求或者根据设计需要来决定间距的大小。
扩展资料
城市道路照明应采用高强气体放电灯具,如高压汞灯、高压钠灯和金属卤化物灯。高压汞灯具有光效高、耐震、耐热、寿命长、用电省的特点。但显色性差,适用于道路、广场、车站、码头、工地等场所使用。
高压钠灯具有光效高、紫外线辐射小,可在任意位置点燃,耐震、寿命长等优点,特别是它具有较强的透雾能力,因此特别适用于道路照明。
金属卤化物灯具有光效高、光色好、尺寸小、功率大,所需启动电流小,抗电压波动稳定性比较高等特点,是比较理想的第3代光源,适用于要求照度高,显色性好的繁华街道和立交桥的照明。
请问一些常用的灯具一般的安装的间距分别为多少?
你首先把下面的问题理解了 然后套用公式 自己就可以算出来了。这个要根据你自己需要的照度来计算,而且各种场所对于照明的照度要求都不一样,单纯这样问 没有人可以给你正确答案,一下可以参考:
光源的主要物理量
(一)光效
光效:即光源每W电功率产生发出的光能量(俗称光通量),单位:流明/瓦特(Lm/w)。光源每W电功率产生的光通量越多,光效越高,亮度越高,节约电能越多。
(二)光通量
电光源产生发出的光能量,称为光通量,单位为流明(Lm)。在某固定的空间内,电光源产生的光通量越充足,人对周围环境的视觉感觉越明亮。
(三)光效与光通量区别
光效与光通量,是两个不同的物理概念。但是,往往产生混淆。
光效:是表征电光源,将电能转化成光能量效率高低的一个物理量。
光通量:表征是电光源,按照既定的光效和电功率,产生发出的光能量的总和。
在实际照明应用设计中,鉴别比较电光源技术性能优劣的时,具有现实直观物理意义的概念应该是:光效。
(四)光谱能量分布与可见光比例
光源产生的光通量中,包含可见光和不可见光。可见光比例高与低,是由光谱能量分布比例决定的。绿色光源的光通量中,光谱能量分布比例是接近于太阳光的,可见光比例高。
只有可见光比例高,有效视觉光效才能高。绿色光源的总光通量中,可见光比例应是传统光源的3.5--8倍以上。
可见光比例越高,有效视觉光效越高,有效视觉照度就越高,表明电光源技术性能越先进。
(五)有效视觉光效
光效:是描述光源技术性能优劣的物理概念。但是在实际照明应用设计中,具有现实直观物理意义的概念应该是:有效视觉光效。
技术理由:
1、光源产生发出的光通量中,包括可见光、不可见光两部分。可见光是人的眼睛能够感觉到的光,是我们应用于照明所需要的光通量。不可见光,人的眼睛感觉不到。
2、光源的技术性能不同,光谱能量分布比例不同。产生发出的光通量中,可见光、不可见光两部分的比例是不一样的,并且差异较大。
3、光源的有用性是照明,照明是为人的眼睛服务的。人的眼睛感觉到光通量,才是真正有积极意义的物理量。
4、现阶段,用于测量光通量的仪表,如照度计等,其实质就是一个光伏电池。工作原理是将光通量,按照一定的光电函数关系转换成电流值。再按照一定的电流数显函数关系,直观地显示出与光通量对应变化的数字。
这中光伏电池式的测量光通量的仪表,不能区分可见光、不可见光。只是将接受到的可见光、不可见光,一并显示为一个对应的数字。
5、现阶段,人们已经形成的测量比较准则,认为测量到的数值越大,光源越亮。实质上这里存在着一个技术概念上的误区。
6、如果用光效这个物理概念,和现阶段普通的测量光通量的仪表,来描述不同种类光源的光效高低。就必然会出现这样一种反差现象。即:光效(测量到的数值)高的光源,人眼睛感觉到的有效视觉亮度和有效视觉照度,并不高;相反,光效(测量到的数值)低的光源,人眼睛感觉到的有效视觉亮度和有效视觉照度,反而高。
例如:用同一只测量光通量的仪表,分别去测量高压汞灯和节能灯。这种测量数值与视觉的反差非常显著。用同一只测量光通量的仪表,分别去测量T8日光灯和节能灯。这种测量数值与视觉的反差,也是十分明显。
7、光源用于照明时,可见光才是所需要的光通量。因此,光源所含可见光的多少,是光源有效视觉光效高低的决定因素。我们应该鉴别比较的,也应该是光源所含可见光比例的高低。
8、为鉴别比较光源所含可见光的比例高低,现在引入有效视觉光效这个物理概念。有效视觉光效:表征的是光源产生发生的光通量中,单位光通量中可见光比例的高低。
在光通量一定时,可见光比例越高,有效视觉光效越高,实际有效视觉照度越高,光源技术性能越先进。
(六)功率替代比例
光效与有效视觉光效,这两个物理概念比较抽象,实际使用需借助于测量仪表和复杂的科学计算。并且在完成了测量和有关计算后,仍没有一个直观的物理概念。
在现实照明节电改造工程设计中,需要一种科学直观,具有可操作性强的鉴别比较光源有效视觉光效高低的物理概念和方法。为此,引入功率替代比例这一物理概念。
功率替代比例:是用来直观鉴别比较不同种类的光源,有效视觉光效高低的物理概念和方法。
引入功率替代比例这一物理概念的科学性、可行性分析:
1、功率替代比例这一物理概念,是以人们已经应用多年的传统电光源,如高压汞灯、T8日光灯等作为标准,来鉴别比较某一种新光源,如节能灯的技术性能和技术品质优劣的物理概念和方法。
2、传统电光源,如高压汞灯、T8日光灯。已经广泛应用多年,人们已经非常习惯和了解。日常工作中,在评价某种新光源时,已经就会自然地以传统电光源,如高压汞灯、T8日光灯作为标准,来鉴别比较。
3、新光源,如节能灯问世以来。其技术应用定位,就是直接替代传统电光源,如高压汞灯、T8日光灯。
4、在用新光源,如节能灯。直接替代传统电光源,如高压汞灯、T8日光灯。人们需要鉴别比较的技术指标,就是照明效果和节省多少电能。即:在有效视觉照度相同或有提高的前提下,电功率节省多少倍,即:功率替代比例。
5、功率替代比例,这一鉴别比较方法。看似粗略,但是非常准确。因为它准确地把握住了两个实用要素:
(1)有效视觉照度值。即:作业台面实际照明效果。
(2)节电效果。即:在作业台面实际照明效果相同的前提下,节省多少电功率。
6、功率替代比例,这一鉴别比较方法。看似简单,但是非常实用。不需要借助于复杂的仪表,不需要复杂的科学工程计算。只需人的眼睛直观鉴别比较即可。
7、功率替代比例,这一鉴别比较方法。看起来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但是非常具有实际的物理意义。因为,光源的有用性是照明,照明是为人的眼睛服务的。人的眼睛感觉到光通量,才是真正有积极意义的物理量。
8、人的眼睛对可见光的敏感性,看似不准确,而实际上非常精确。特别是长期在作业台面上工作的人,对于作业台面有效视觉照度的微小变化,都会有察觉。
(七)光谱能量分布与显色性能
显色性能,是表征光源显示物体表面原本颜色能力的一个物理量。光源的显色性能高与低,是由光谱能量分布比例决定的。绿色光源的光通量中,光谱能量分布比例是接近于太阳光的。这样在观看物体表面颜色时,才能不产生色偏、不变色,显示物体表面的原本颜色。
为表示显色性能优劣,引入显色指数R值的概念。以太阳光R=100为标准,绿色光源R值应为:R≥85。光源的显色指数R值越大,光源显色性能越好。
(八)色表与色温
1、色表。绿色光源产生发出的光通量,一要有足够的亮度,二要有较好的颜色。颜色的含义之一:即人的眼睛看到的光源表面的颜色,称为光源的色表。
光源的色表,是由光源的光谱能量分布比例决定的。不同的光谱能量分布比例,就有不同的色表。光源的光谱能量分布比例,越是接近太阳光的光谱能量分布比例,光源的色表越好。反之,则差。
衡量光源色表的好与差,是以太阳光为标准的。光源表面的颜色,越是接近太阳光的颜色,光源的色表就好。反之,则差。例如,高压钠灯表面黄橙橙的,颜色与太阳光差别较大,色表就差。高压汞灯表面洁白洁白的,颜色与太阳光差别较小,色表就比高压钠灯好,
优质的节能灯光谱能量分布比例,与太阳光的光谱能量分布比例基本一致。节能灯表面的颜色,接近太阳光的颜色。照明效果明亮、舒适。
2、色温。光源的色表,是用色温来描术的。
色温概念为:发光体表面的颜色,与黑体在某一温度下辐射出来的颜色最接近时,黑体该时刻的温度,定义为发光体的色温。色温以K氏温度为单位,代号为 0K 。
光源的色温,分为低色温、中色温、高色温。
低色温(2700 0K-3500 0K):含有较多的红光、橙光。犹如早晨八时左右的太阳光,给人以温暖、温磬的美感。
中色温(3500 0K-5000 0K):所含的红光、蓝光等光色较均衡,犹如上午八时以后,十时以前的太阳光。给人以温和、舒适的美感。
高色温(5000 0K-7000 0K):含有较多的蓝光,象上午十时以后,下午二时以前的太阳光。给人以明亮、清晰的美感。
光源色温高低,并不表明光源性能优劣。对光源色温高低的选择,主要是根据应用场合和照明目标的需求而定。对于工业和商业环境照明,要求明亮、舒适,应选用高色温的光源。
(九)色表和显色性能的关联与不同
光源色表和显色性能,是两个既相关联又不同的两个物理概念。
关联点一:光源色表和显色性能,都是由光谱能量分布比例决定的。不同的光谱能量分布比例,就有不同的色表和显色性能。
关联点二:衡量光源色表好与差,和衡量光源显色性能高与低。都是以太阳光的色表和显色性能做为标准的。
不同点一:色表:是表征光源表面上的光,颜色好与差的物理量。显色性能:是表征光源辐射到彩色物体表面上的光,显示物体表面原本颜色能力高低的物理量。两个物理量功能不同,位置不同。
不同点二:衡量光源色表的物理量是色温。衡量光源显色性能高与低的物理量是显色指数R值。
(十)亮度与照度的关联与不同
在科学理解了光效与有效视觉光效、光通量、色表与色温等物理概念后。应该科学理解亮度与照度这两个物理量。亮度与照度,是两个既关联又不同的物理量。
1、亮度:指的是人在看光源时,眼睛感觉到的光亮度。亮度高低决定于光源的色温高低和光源的光通量,光源的光通量多少是决定性因素。光源的光通量多,亮度就高。
2、照度:指的是光源照射到周围空间或地面上,单位被照射面积上的光通量。单位被照射面积上的光通量多,照度就高。
3、亮度和照度的关联与不同:
关联点是:影响光源亮度和照度高低的物理量是共同的,即:光通量。
不同点一:影响光源亮度的光通量,是光源表面辐射出来的光通量的多少。
不同点二:影响光源照度的光通量,是光源辐射到被照面(如墙壁、地面、作业台面)上的光通量的多少。
两者位置不同,受外界影响因素也不同。同一只光源,光源表面辐射出来的光通量,与光源辐射到被照面(如墙壁、地面、作业台面)上的光通量,在数量关系上是不相等的。
4、特别说明:光源的亮度视觉感,有时受色温影响较大。在光通量相同的光源中,色温高的光源会产生亮度高的视觉感。这种“高亮度“光源,光效并不比其它光源高,照度也并不比其它光源高,只是一种刺眼的“虚假亮“。
在实际照明应用设计中,主要评估照度,特别是有效视觉照度,这个物理量数值的高低。
(十一)光衰与光通量维持率。
1、光衰:光源自初始阶段至启辉点燃一段时间后,其将电能转换成光能的效率降低值,我们称之为光源的光衰。光源的光衰,实质是光源的光效降低。光衰,是表征光源光效降低速率大小的一个物理量。
2、光通量维持率:为直观描述光源的光衰,我们引入光通量维持率的概念。光通量维持率是一个纯数字物理量,它表征的是光源在一个规定时间(X小时)内光效降低的程度。
不同光源,在同一个规定时间(X小时)内,光通量维持率越高,光源的光衰越小。
其数学表达式为:
X小时光通量维持率=X小时光通量÷初始光通量×100%
(十二)频闪与频闪效应
光源发出的光通量不稳定,产生光波动,称为频闪。频闪产生的危害,称为频闪效应。频闪效应实质上是光污染,其危害极大。详见《论电光源频闪效应的危害性及改进技术对策》一文。
当前,广泛采用的T8直管日光灯(电感式)、白炽灯、高压汞灯、钠灯、金卤灯等电光源。其光通量的波动深度在55—65%,波动频率为每秒100周,频闪效应的危害很大。
消除频闪效应的技术措施,是提高驱动电光源发光体发光的电功率频率。绿色光源其驱动电光源发光体发光的电功率频率,应在40 KHz(千周)以上(CE认证规定在40 KHz以上),才能避免频闪效应。
(十三)环境适应能力
环境适应能力,是表征光源在实际的应用环境中,能够可靠地启辉点燃的技术性能高低的一个物理量。光源环境适应能力,包括电网环境和空间环境两个方面。
1、光源应具有应用于恶劣电网环境的技术特性,应能够在180V---260V电压范围,电压跌落严重、谐波严重的电网中,可靠地启辉点燃。
2、光源应具有应用于恶劣空间环境的技术特性,应能够在-15℃――十50℃的空间中,可靠地启辉点燃。如果是北方室外应用,应具有较好的低温启辉特性。能够在-40℃低温环境中,可靠地启辉点燃。
(十四)寿命与故障率
光源实际应用中,会碰到启辉点燃时间长短,和在启辉点燃过程中损坏的数量多少这样两个问题。光源启辉点燃运行时间长短是寿命,损坏的数量多少是故障率。
故障率与寿命这两个物理概念,既关联又独立。在照明产业界和使用者中,往往因缺少科学正确地理解,将两者混淆或等同。
1、寿命:是表征光源,在实际使用空间环境和电网环境中,能够可靠启辉点燃时间长短的一个物理量。通常以小时(h)为计量单位。寿命的概念,在照明产业界有三个。
启辉点燃寿命:指的是光源,从启辉点燃到熄灭的时间。最终用户通常这样理解光源的寿命。
平均寿命:指的是一批光源,从启辉点燃到熄灭的加权平均时间。平均寿命通常用来抽检评价,某企业的、某种型号规格的、某批量光源寿命。
有效寿命:指的是光源,从启辉点燃到光通量衰减至某一规定值的时间。这里“某一规定值“的含义为:光通量衰减至初始值的百分之几十,即:X%。
现阶段,定义光源有效寿命的“某一规定值“。一般规定为:光通量衰减至初始值的百分之五十(50%)。
因此,光源有效寿命的定义为:光源从启辉点燃到光通量衰减至初始值的百分之五十(50%),即:认定为寿命终结。
2、故障率:故障率是表征光源,在寿命期限内,由于节能灯的电子元件、器件、荧光灯管技术品质,和整灯技术性能等技术因素不良。导致光源不能启辉点燃数量多少的一个物理量。
衡量评价光源的故障率,通常用所占的百分比(%)来描述。
灯具安装规范与要求
一、灯具安装施工要求
1.采用钢管作灯具的吊杆时,钢管内径不应小于10毫米;钢管壁厚度不应小于1.5毫米。
2.吊链灯具的灯线不应受拉力,灯线应与吊链编叉在一起。
3.软线吊灯的软线两端应做保护扣;两端芯线应搪锡。
4.同一室内或场所成排安装的灯具,其中心线偏差不应大于5毫米。
5.日光灯和高压汞灯及其附件应配套使用,安装位置应便于检查和维修。
6.灯具固定应牢固可靠。每个灯具固定用的螺钉或螺栓不应少于2个;当绝缘台直径为75毫米及以下时,可采用1个螺钉或螺栓固定。
二、灯具安装环境要求
1.安装前,灯具及其配件应齐全,并应无机械损伤、变形、油漆剥落和灯罩破裂等缺陷。
2.根据灯具的安装场所及用途,引向每个灯具的导线线芯最小截面应符合有关规程规范的规定。
3.当在砖石结构中安装电气照明装置时,应采用预埋吊钩、螺栓、螺钉、膨胀螺栓、尼龙塞或塑料塞固定;严禁使用木楔。当设计无规定时,上述固定件的承载能力应与电气照明装置的重量相匹配。
4.在危险性较大及特殊危险场所,当灯具距地面高度小于2.4米时,应使用额定电压为36伏及以下的照明灯具或采取保护措施。灯具不得直接安装在可燃物件上;当灯具表面高温部位靠近可燃物时,应采取隔热、散热措施。
5.在变电所内,高压、低压配电设备及母线的正上方,不应安装灯具。
6.室外安装的灯具,距地面的高度不宜小于3米;当在墙上安装时,距地面的高度不应小于2.5米。
三、螺口灯头的接线要求
1.相线应接在中心触点的端子上,零线应接在螺纹的端子上。
2.灯头的绝缘外壳不应有破损和漏电。
3.对带开关的灯头,开关手柄不应有裸露的金属部分。
3.对装有白炽灯泡的吸顶灯具,灯泡不应紧贴灯罩;当灯泡与绝缘台之间的距离小于5毫米时,灯泡与绝缘台之间应采取隔热措施。
四、特殊照明要求
1.公共场所用的应急照明灯和疏散指示灯,应有明显的标志。无专人管理的公共场所照明宜装设自动节能开关。
2.每套路灯应在相线上装设熔断器。由架空线引入路灯的导线,在灯具入口处应做防水弯。
五、固定在移动结构上的灯具要求
1.其导线宜敷设在移动构架的内侧。在移动构架活动时,导线不应受拉力和磨损。
2.当吊灯灯具重量大于3千克时,应采用预埋吊钩或螺栓固定;当软线吊灯灯具重量大于1千克时,应增设吊链。
六、金属卤化物灯的安装要求
1.灯具安装高度宜大于5米,导线应经接线柱与灯具连接,且不得靠近灯具表面。
2.灯管必须与触发器和限流器配套使用。
3.落地安装的反光照明灯具,应采取保护措施。
七、嵌入顶棚内的装饰灯具的安装要求
1.灯具应固定在专设的框架上,导线不应贴近灯具外壳,且在灯盒内应留有余量,灯具的边框应紧贴在顶棚面上。
2.矩形灯具的边框宜与顶棚面的装饰直线平行,其偏差不应大于5毫米。
3.日光灯管组合的开启式灯具,灯管排列应整齐,其金属或塑料的间隔片不应有扭曲等缺陷。
八、花灯的安装要求
1.固定花灯的吊钩,其圆钢直径不应小于灯具吊挂销钩的直径,且不得小于6毫米。对大型花灯,吊装花灯的固定及悬吊装置,应按灯具重量的1.25倍做荷载试验。
2.安装在重要场所的大型灯具的玻璃罩,应按设计要求采取防止碎裂后向下溅落的措施。
施工鲜明灯的间距
室外不低于3米,室内不低于2.5米。
施工照明室外灯具距地面不得低于3m,室内灯具距地面不得低于2.5m。施工照明使用220V碘钨灯应固定安装,其高度不应低于3m。
对于施工单位而言,在道路施工的时候更应该需要亮起警示灯,尤其是在晚上路况不明的情况,很容易引发一些事故,不熟悉的人很容易被绊倒。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