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

电路板维修故障检查书样本(电路板维修记录表)

admin 2023-01-07 33 抢沙发
电路板维修故障检查书样本(电路板维修记录表)摘要: 本文目录一览:1、电路板的检测修理2、维修电路中通电检查故障时应该注意什么...

本文目录一览:

电路板的检测修理

一.带程序的芯片

1.EPROM芯片一般不宜损坏.因这种芯片需要紫外光才能擦除掉程序, 故在测试中不会损坏程序.但有资料介绍:因制作芯片的材料所致,随着时间的推移(年头长了),即便不用也有可能损坏(主要指程序).所以要 尽可能给以备份. 2.EEPROM,SPROM等以及带电池的RAM芯片,均极易破坏程序.这类芯片 是否在使用测试仪进行VI曲线扫描后,是否就破坏了程序,还未有定论.尽管如此,同仁们在遇到这种情况时,还是小心为妙.笔者曾经做过 多次试验,可能大的原因是:检修工具(如测试仪,电烙铁等)的外壳漏电 所致. 3.对于电路板上带有电池的芯片不要轻易将其从板上拆下来.

二.复位电路 1.待修电路板上有大规模集成电路时,应注意复位问题. 2.在测试前最好装回设备上,反复开,关机器试一试.以及多按几次复位键. 三.功能与参数测试 1.测试仪对器件的检测,仅能反应出截止区,放大区和饱和区.但不 能测出工作频率的高低和速度的快慢等具体数值等. 2.同理对TTL数字芯片而言,也只能知道有高低电平的输出变化.而无 法查出它的上升与下降沿的速度. 四.晶体振荡器 1.通常只能用示波器(晶振需加电)或频率计测试,万用表等无法测量, 否则只能采用代换法了. 2.晶振常见故障有:a.内部漏电,b.内部开路c.变质频偏d.外围相连电 容漏电.这里漏电现象,用测试仪的VI曲线应能测出. 3.整板测试时可采用两种判断方法:a.测试时晶振附近既周围的有关 芯片不通过.b.除晶振外没找到其它故障点. 4.晶振常见有2种:a.两脚.b.四脚,其中第2脚是加电源的,注意不可随 意短路.五.故障现象的分布  1.电路板故障部位的不完全统计:1)芯片损坏30%, 2)分立元件损坏30%, 3)连线(PCB板敷铜线)断裂30%, 4)程序破坏或丢失10%(有上升趋势). 2.由上可知,当待修电路板出现联线和程序有问题时,又没有好板子,既 不熟悉它的连线,找不到原程序.此板修好的可能性就不大了.

维修电路中通电检查故障时应该注意什么

一、相同电路板对故障检修的作用 在现在的元件级维修中,许多测试仪器均具备比较强的好、坏电路板器件比较功能。一块好电路板对成功维修的价值有时远远大于电路图,可以极大地提高维修的速度和一次修复率。同故障电路板完全一致的坏电路板对维修也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因为两块坏的电路板的故障点不一定相同,即使故障点相同,损害的程度也不见得一样。因此,同时维修几块完全相同的坏电路板往往比单一维修一块坏电路板还要便捷和容易。 二、电路板检修的一般顺序 1.仔细观察故障电路板的表面有无明显的故障痕迹。如:有无烧焦烧裂的集成IC或其它元件,线路板是否有断线开裂的痕迹。 2.了解故障发生的过程,分析故障发生的原因,推断故障器件可能存在的部位。 3.了解和分析故障电路板的应用性质,统计所用集成IC的种类。 4.根据各类集成IC所处的位置、发生故障的可能性大小排序。 5.利用各种检测方法,按照可能性大小的顺序依次检测,逐渐缩小故障的范围。 6.确定具体故障器件,更换好的集成IC时,最好先装一个IC器件插座试换。 7.装机试验后如果仍然不正常,应再次检测,直到检修出故障电路板上的所有故障。 三、电路板检修的基本步骤 不同的检修者有不同检修电路板的方式,下面简要介绍了电路板检修的最基本的步骤: 1.观察。老生长谈,很多人拿到电路板都在看,看的结果却不一样。高手不仅看电路板的外观,还常常积累一些电路组成,电路板年限,接口外设等经验。有什么好处?维修中可以减少失误,尤其在维修过程中各种方法都使完却没有发现故障时。 2.观摩。动手之前,一定要对该电路板有很深入的了解和理解。甚至可以借助相机,摄像头等媒介对电路板做外观备份;借助编程器等对电路板软件做数据备份;借助测试仪等对电路板上的器件做电特征数据备份。 3.了解。详细询问设备管理人员该电路板的详细情况,越详细越好。建立大量的数据再做分析和测试,然后再确定 电路板维修方法,切忌盲测。 4.测试。很多人都知道维修的流程。能测的测一遍,不能测的做更换。对于维修界的一些流行做法,笔者不便发表意见。不过维修界都盛传的一种说法是:你能修的我也能,你不行的我头痛。其实综观这两种说法,不难发现,任何结果的产生必然有它的发生原因。如果每一个工程师在测试时都可以做一些必要的分析和数据备份,我想维修一定可以变成简单的工作。 5.检验。毋庸质疑,这是必须要做的工作,也是最花费时间的工作。千万不要以刚维修过的经验做论点先入为主,更不可有些似似而非的观点留下来。慎终若始,则无败事,这是维修界朋友需要紧记的。 6.记录。包括电路板的数据备份(比如关键点的波形和IC的电特征数据)和维修书本记录。以备下次维修减少重复劳动。 四、检修电路板时的注意事项 当拿到待修的故障电路板后,应首先询问用户整个设备的故障现象,询问用户是如何定位到这块电路板上的,例如:用户是否更换同样的好电路板试验过,是否设备自检程序中有明确的该电路板的错误代码等等。紧接着要从以下六个主要方面询问用户:①了解用户故障电路板损坏的过程;②了解用户故障电路板在主机上的自检诊断报告;③了解故障电路板通电后各个指示灯的正常指示状态;④了解该故障电路板近期内的使用情况;⑤了解该故障是老毛病复发,还是新发症状;⑥了解该故障有无修理过,如果修理过应讲清楚修理的经过,更换过的器件。 上述“六个了解”,是观察分析故障原因的线索。虽然对有些于明显的故障现象,如某个器件已被烧焦、某个部位已经断裂、某个集成IC已经开路、短路等,稍加测量就可以发现。但是,多数情况下的故障往往一时不易发现。例如,某个集成IC的温度特性不好,短时间上电或不上电根本无法检查到。这时就很需要根据用户所反映的情况,进行反复细致的观察,并延长上电时间观察并检测。

电路板维修如何查故障 其实很简单

1、首先,要找出电路板故障点所在的功能电路。任何复杂的电路都是由各种各样的功能电路所组成,比如电源电路、信号处理电路、输出电路等等,根据故障现象来判断到底是哪一部分电路出了问题。比如设备无电源,我们肯定会先去查电源电路部分,这样就将故障元器件锁定在了一定的范围。

2、其次,使用电压法将故障范围进一步缩小。电路中不管是什么故障,其最终的工作状态都是以电压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个时候就需要借助万用表或者示波器对关键点电压进行测量了。我们还是以电源电路举例,现在电子设备大多都是以开关电源作为电源,而且大多集成化,外围元器件很少,我们只需要测量集成芯片的管脚电压和正确值进行对比,就可以将故障范围进一步缩小。(有时候集成芯片的损坏几率要比外围元器件大的多)。

如何用万能表检测维修各种故障的电路板

一、向此如何用万用表检测维修各种故障的电路板问题,有的时候得根据故障现象,灵活掌握万用表的使用方法和技巧,就此问题列举几例如

下:

①、现己数字表为例:比如,某电路板出现了不通电,在电路板断电的情况下,首先把万用表拨到相应的电阻档,检查保险是否损坏、压敏电阻、等等。

②、若以上测量正常,接着把万用表拨到二极管档检查二极管是否损坏,首先用红表笔接二极管的正极,黑表笔接二极管的负极,此时正常二极管应显示0.5mⅤ~0.7mV属于正常,否则就是坏管,四个二极管以此类推测量。

③、如果以上测量都正常,那就在测量电路上的电压,把万用表拨到相应的直流电压档上,用黑表笔接电路板地,红表笔接被测点,比如:测量整流滤波后电压等等。

判断电路板故障的方法

(1)首先,仔细观察故障电路板的表面有无明显的故障痕迹。如:有无烧焦烧裂的集成IC

或其它元件,线路板是否有断线开裂的痕迹。

(2)、了解故障发生的过程,分析故障发生的原因,推断故障器件可能存在的部位。

(3)、了解和分析故障电路板的应用性质,统计所用集成IC 的种类。

(4)、根据各类集成IC 所处的位置、发生故障的可能性大小排序。

(5)、利用各种检测方法,按照可能性大小的顺序依次检测,逐渐缩小故障的范围。

(6)、确定具体故障器件,更换好的集成IC 时,最好先装一个IC 器件插座试换。

(7)、装机试验后如果仍然不正常,应再次检测,直到检修出故障电路板上的所有故障。

检修电路板应注意事项

当拿到待修的故障电路板后,应首先询问用户整个设备的故障现象,询问用户是如何定位到这块电路板上的,例如:用户是否更换同样的好电路板试验过,是否设备自检程序中有明确的该电路板的错误代码等等。这是检修中分析研究的开始。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33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