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格力空调4P策略分析
总会遇到一些2货
1产品策略
优质的产品和性能是打造品牌的第一个环节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格力自始至终的将产品品质摆在首位,在保证卓越品质和性能的基础上,塑造了“简约实用”的产品形象。体现在四个方面。
1.1 功能简约但不简单
格力空调定位就是“空气调节器”,主要功能为清新空气、制冷制热,而不是炒作其它各种概念。所以格力空调能将那些不必要的附加功能去掉,保持成本领先优势。
1.2 技术实用,质量可靠
格力本着“狠抓质量,打造精品”的服务理念严把质量关。美国一家企业订购了4万台的格力空调,结果发现有问题的只有4台,也就是万分之一的维修率!凭着坚实的质量保证,格力还在空调行业破天荒提出“整机六年免费包修”,这令许多空调品牌惊叹莫及,也在竞争激烈的空调市场上树立了消费者满意的品牌形象。
1.3 外观不同,电控通用
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和方便快捷的售后服务,格力的大部分产品都是只有外观的不同,而电控部分基本不变,等于是通用的。这样,消费者可以放心使用这些经过时间“考验”过的产品。而且,一旦发生故障,任何一家店的维修人员都能快速将通用电控更换。
1.4 以顾客为主导,打造家具流行风尚
空调是家居的一份子,一款空调如果既能调节空气又能融入环境,装扮室内,岂不令人心旷神怡,养心养眼。2007年格力全力打造更加趋向于时尚与功能结合的空调产品,这一简单的理念将使格力空调成为家装流行风向标。
2 价格策略
价格策略是市场竞争的利器, 更是树立品牌形象的有力手段。格力实行的总成本领先战略即加大生产,形成规模效益,降低成本来构筑空调业强大的进入壁垒。许多品牌的价格在降价的风潮中,或者主动、或者被动地一降再降。但也就在这股降价之风中格力却提出了“让市场不让利”。产品价值,即成本费用和市场供求也是一种很好的策略。定价目标和方法应以销售利润率为转移,但须兼顾企业的名牌形象,即企业应有长期的战略目标,不拘泥于暂时的得失。对于高端产品,格力利用消费者追求享受的心理而采用“市场导向定价”法定价,即以消费者对高端产品的价值肯定程度为依据来确定产品价格,获取最大的利润的同时满足消费者需求。定价策略是赢得顾客,树立品牌形象的工具之一,格力电器在灵活运用定价艺术和技巧时,根据具体情景选择策略。根据总体市场情况,为刺激淡季订货,保障商家合理的利润空间,格力首创“淡季返利”政策,赢得渠道成员的忠诚。
3 渠道策略
3.1股份制区域经销模式
格力的成功且重要的因素就是其独有的“股份制区域经销模式”,也就是格力电器和各地的大户联合出资成立新的销售公司,通过资产纽带把大家的精力都集中在开拓市场上,通过稀释股权削弱大经销商的影响力,增强渠道控制力和稳定性,对格力空调进行专营,同时也分散了格力企业的经营风险和资金压力。
格力在目标消费城市选择与当地强势经销商合作,双方以股份形式共同出资成立销售分公司,在当地建立公司库房,借用经销商的销售渠道快速打开市场,这样能降低了拓展成本、运输成本以及其他经营成本,维护格力的成本领先优势并维护了自己高端的品牌形象。
3.2格力的“简单营销”
格力严格地控制着产品的市场价格,产品“明码标价”,不会让消费者在价格上产生疑惑,从而降低对格力电器的好感度;格力应用现代管理技术,实现销售出去的产品和库存产品的电脑控制,有效地降低了管理成本、避免了市场混乱。
3.3 重抓工程机市场
格力空调零售价格比较高,但是对于工程机,格力价格可以大幅度降低,甚至远低于二三线品牌和杂牌的价格,为的就是获得双赢的效果,自己不但可以得到一定的利益,而且可以让经销商大赚一笔。简单的低价工程机策略很好的维系了格力与经销商之间的关系。
4.促销策略
格力空调的营销推广策略也在着力塑造简单时尚这一品牌风格。用一句话来形容,那就是坚持宣传“好空调,格力造”这句“经典名言”,全力营造格力空调的卓越品质和简单时尚的强势品牌形象。
格力不同于美的一方面降价促销策略,“洗牌”空调市场,另一方面又尽量维护自己高端产品形象的宣传推广策略。格力始终以“好空调,格力造”,作为自己的品牌代言。一句“好空调,格力造”不仅道出了格力在中国空调市场无与伦比的地位,而且彰显了格力的卓越品质和自信。
“家电下乡”政策为格力空调带来很好的机遇。据调查显示农村市场消费者最常光顾的家电零售商依次是专卖店,一般电器市场,百货市场,可见为格力空调做了很好的广告,提高了格力专卖店的销量。
怎么分析“海尔的零库存案例”,我要的是分析。哪位大哥大姐帮忙解决下。谢谢了。
商业模式案例——海尔品牌创新
海尔久已实行的缝隙战略源自于毛泽东兵法:在总体战略上处劣势、防御、内线作战的部队,可以而且必须力争在局部战役、战斗上造成优势,实施进攻,变为外线作战。今天,海尔冰箱在美国的日益旺销这一案例,正是兵战战法转用商战的一个经典版本。
上世纪末,在国内家电市场已处于恶劣竞争环境和消费者“需求不足”的情势下,海尔开始大力推进国际化战略,直取世界最高端市场,以“缝隙产品”进入美国。时至今日,海尔已成为美国消费者认可的家电品牌,开始树起了中国产品决不再是什么贴牌产品“质低价廉”的光鲜新形象。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有它的缘由,并不是一开始就能自然而然产生的。同样,一个企业的成功也必定有它艰难的发展历程,海尔缝隙战略的成功又雄辩地表明了这一点。海尔这种模式的基点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初,当别人都在引进技术一味搞贴牌、做出口的时候,海尔便开始了以自主品牌出口。事实已表明,海尔的创牌发展把整个商业运行模式推进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为什么海尔敢于而且能够从一开始就自主创牌(OBM),而非贴牌(OEM)呢?最根本点并不在于资本、实力、技术、研发水平等个别环节的优势,关键在总体商业模式的颠覆性创新与创造。在我看来,海尔全新的卓越的商业模式是一种“营消”范式类型的原创。
大致说来,它的模式起码形成了以下几个特点:
1.摸准了“营消”单元生态基础,抓准了生活方式演进的大致路径
我以为,每个企业同他的客户群是一个鱼水相连——经营者与消费者生死与共的,经“营”与“消”费融合为一的“营消”单元。最初,海尔出口到美国市场时发现,在美国,160立升以下的市场需求量不大,像GE、惠尔普这样的国际型大公司都没有投入多少精力去开发市场。海尔在其深入市场调研中发现了这一新的市场商机,这就是:消费客户群的消费方式正在悄悄逆转。由于美国的家庭人口正在变少,小型冰箱日益受到欢迎;同时,小冰箱更受到独身者和留学生的尊崇,可这小型冰箱正是原有世界级品牌打造者们不生产的缝隙产品。海尔摸准了这一窍门,开始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把火力多集中到160立升以下,向全局市场开火。海尔的电脑桌冰箱上市后很快风靡美国大学校园,并迅速占到美国市场50%的份额。事实最终证明海尔冰箱靠这种源在生活、需求本身的市场细分之差异化战略,赢得了美国新生代的认可。直到第一批大学生参军后仍然点名购买海尔冰箱。
2.扣准了营销“核心用户对象”的需求脉搏,抓准了具体的目标客户群
这就是说,海尔从实实在在的生活底蕴视角上建立起了同美国年轻一代息息相通的企客互动的融合关系。
其一,他们自身生活习惯倾向于用小不用大。在美国社会中,诸多独身者和留学生,从他们的生活习惯来讲,在冰箱的容量上并没有太大的需求。由于是一个人,也就没有太多的食物需要储放;再者对于留学生来讲,他们多半住在学生公寓里,需求更趋向于既方便又适用的小型冰箱,因此对大冰箱并不“感冒”。
其二,尚未形成对大冰箱的观念性依赖。对于年轻一代来讲,他们刚开始拥有自己的第一个公寓或者正在建立自己的第一个家,买自己的第一台电冰箱,对家电还没有形成固化的购买——使用模式,在此当口进入其新型消费理念比较容易。由此,海尔冰箱定位于年轻人的战略不仅顺利地赢得了市场,并进而成为美国新生代的首选品牌。
其三,GE、惠尔普等亦并不重视他们。由于长期受2∶8定律惯性思维影响,在美国市场上,主流产品大半盯在160升以上的冰箱,对于GE、惠尔普这样的大牌家电企业来讲,它们看重的是主流产品带来的庞大利润。然而,也正因为在他们并不太在意的情况下,海尔发现并很有效地抓住了他们的要效环节——新的客户群—新的市场,并逐步由此发展成为国际知名度较高的中国自主品牌,打造出了美国年轻消费者的首选品牌。
3.本土化“营消”价值链形成
在南卡设厂,打造整个完备价值链形成美国海尔的最彻底本土化“营消”体制。海尔冰箱并不满足于在缝隙中求生存,而是在美国努力开拓出独有市场的同时科学有效地打造出了三位一体的本土化海尔冰箱品牌。其实,海尔冰箱从出口那天开始,就坚持以自有品牌出口的方针。通过在海外与高手过招,不断提升自身素质。1998年,海尔在美国洛杉矶、硅谷设立了自己的设计分部和信息中心。一年后,成立了美国海尔贸易有限公司,接着选定南卡州建厂,完成了登陆北美的“三位一体”战略布局。随后,海尔冰箱在国内一片质疑声中开始了在美国本土的创牌之路。
4.向高端(产品)“营消”过渡
历尽八年的本土化锻造的艰辛与磨炼,八年的拼搏,终于生产出并上市了冰箱业最高端的超级空间法式对开门、美式变温对开门冰箱,成了领航全球的标志性产品,在全美第二大连锁店上市了。产品上市后不仅赢得全美第二大连锁店的主推,同时还被美国主流媒体《USATODAY》誉为“走进变温时代”的旗帜性产品。超级空间法式对开门、美式变温对开门冰箱的推出,不仅成为领航全球冰箱行业的标志性产品,更标志着海尔在美国本土化商业模式创新的成功。与此同时,南卡州政府专门向美国海尔冰箱厂发来贺电,祝贺海尔冰箱取得的成就。
5.全面彻底推进“营消”一体化
在美国著名的KBIS展上,海尔独创高端冰箱已极为抢眼地引起了当地主流品牌的极大关注。海尔的自主原创研发能力、海尔直接为美国消费者创造需求的崭新营销模式已开始让欧美老牌家电厂商感到威胁。目前,海尔冰箱已经成为南卡州政府招商引资时的招牌,在南卡政府看来,海尔冰箱已经是美国人自己的优秀品牌了。
怎么解决格力空调库存太多资金积压严重,成本高 问题
处理积压库存和呆滞物料的法主要有以下几种:退货(原分销商)因减产导致的库存积压,最好的法是以退货方式通过原分销商来解决,因为原分销商或许能将物料转卖给其他客户或甚至退回原厂,最大限度的减少损失。积压库存越早处理越好,否则会变成呆滞物料,甚至废品!代销(独立分销商)国际流行的法是通过独立分销商代销OEMConsignment,最大程度的提高剩余库存的物料价值。一般,OEM工厂肯定会有固定的独立分销商作为自己的供应商,同时还会选择这些独立分销商的某一个作为自己的剩余库存的代销商。代销的法有多种,包括指定价格、利润分成、寄卖等等。清仓最简单的法就是将全部的呆滞物料打包处理,这样能迅速套现,回笼资金。一般的做法是通过独立分销商竞标或打包报价的方式,按物料原值的百分比方式报价。报废所有人都明白,最糟糕的法!目前国内由于传统的财务制度和落伍的供应链管理,以不作为的消极方式对待积压库存,以致产生呆滞物料。因为这样的方式,在财务帐面上没有损失,大家面子上都过得去,直至呆滞物料在仓库中挤占了正常物料的位置,大家痛定思痛,报废,唉!(殊不知,独立分销商有大把的现金和渠道帮助你处理剩余库存。控制物料成本的法多种多样。除上述法外,还有货款的控制呀,物流成本的控制呀,等等。但最佳的控制物料成本的法就是贵我两方的双赢。杀鸡取卵,过河拆桥,最大限度的压榨我们供应商,临了你碰到鸡飞蛋打,回头无岸,别怪我没说过哟。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