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简述检修电子产品的一般流程和方法?
1)了解故障的类型
了解故障的类型对检修电子产品非常重要,因为不同类型的故障有不同的特点,检修时可以根据故障的不同类型,确定检修手段与方法,为快速解除故障提供帮助。
在电子产品检修中,常把电子产品的故障分为3类:
(1)通电调试前的故障
通电调试前的故障是指在焊接装配时出现错误所造成的故障。电子产品的生产工艺过程是:元器件采购一筛选测试一元器件老化一产品焊接一整机装配一调试一整机老化一检验。产品进入调试工序时必须保证元器件焊接、导线连接及结构件装配正确无误,无焊虚、漏焊、桥接、短路等现象。也就是说,电路的电气性能正常,基本可以正常工作。就收音机来讲,装接完成后,接通电源就可收到电台广播信号,这时才能进行调试,否则就要转到检修这道工序。此类故障的特点是,电子产品从未正常工作过,存在焊接装配的错误。
(2)正常工作后的故障
电子产品维修多指此类故障,它是指电子产品在正常使用一段时间后出现的故障。导致此类故障的原因很多,电子产品到达使用寿命、元器件老化、不正常操作电子产品造成元器件的损坏、电路的虚焊及焊点的腐蚀等,都可以使电子产品出现故障而无法正常工作。
(3)人为故障
人为故障一般是指在维修电子产品时造成的故障,初学者特别容易造成此类故障。经常出现的人为故障有:维修电子产品时,怀疑元器件损坏而拆下进行检修重新焊装,或者在更换元器件时,将元器件极性装反;在不了解电路的情况下,将脱焊的导线焊错位置。所以在检修可能存在人为故障的电子产品时,应对照原理图认真检查新换上或拆卸过的元器件。有经验的维修人员通过观察焊点,很快就会发现被换过的元器件,并认真检查消除人为故障。
2)检修前的准备工作
在了解了故障的类型以后,对电子产品进行检修前,还应对该产品有所了解,首先要会使用该电子产品,了解其性能及主要指标,掌握电子产品的工作原理,做好检修前的准备工作。
检修前的准备工作包括以下几方面:
(1)询 问
询问主要是了解电子产品损坏前后的一些情况,如无声、杂音多、元器件发热冒烟、有没有他人检修过等。如果被没有经验的人调乱电感与微调电阻,弄断连线,更换元器件,都可能造成人为故障。因此要设法按照图纸将元器件、电路恢复原样再进行检修。凡是已有故障,后来因检修不当造成人为故障的电子产品,常是较难修理的,此时更应仔细查出毛病所在。
通过询问可以了解故障属于哪种类型,并根据故障类型的特点查找故障点,这会使我们在维修电子产品时节省时间,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试用待修电子产品
对于产生了故障的电子产品,要通过试听、试看、试用等方式加深对电子产品故障的了 解。检修者应设法接通电源,拨动各个有关的开关、插头座,转动各种按钮,仔细听输出的声音,观察显示出来的图像等。同时对照电路图,分析判断可能引起故障的地方。
试用电子产品的过程中,要留神是否有严重损坏现象,如设备打火、爆裂声、显像管上仅有一个极亮的光斑点等。如果产生这种现象,说明待修电子产品的整机电流过大,不能通电检修,而应立即切断电源,进一步查明原因。
(3)看懂原理图与装配图
要检修出现故障的电子产品,首先要有它的原理图和印制电路接线图(装配图)。在电子产品检修时,我们往往通过测试数据并结合故障现象,在电路原理图上进行故障分析。没有原理图检查故障将很困难,检修前要对电路原理图进行分析,了解各单元电路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各单元电路之间的联系。结合待修电子产品的故障特点,分析故障可能出现在哪几个单元电路中,这样可使搜索故障的范围缩小,从而迅速查出毛病。对待修电子产品电路结构的一般规律理解得越深刻,对各种单元电路在整个复杂电路中所负担的特有功能了解得越透彻,就越能减少在检修过程中的盲目性,从而大大提高检修的工作效率。若手头没有待修电子产品原理图,可找一个电路结构相似的原理图作为参考。
印制电路图有助干在检修时很快查找到需检测的元器件,因为印制电路图与印制电路板上的元器件一一对应,并印有元器件的标记符号,可以节省查找元器件的时间。
(4)准备检修工具、设备及元器件
常用的检修工具有电烙铁、镊子、螺丝刀、吸锡器、万用表等。对一些较复杂的故障,检修时还需要相应的检测仪器,如信号发生器、示波器等。
准备好常用的电子元器件,如各种阻值的电阻器、常用的电容器、二极管和三极管等。
3)故障检修
对电子产品进行故障检修可分为三级:第一级检修是更换整个模块;第二级是更换电路板等组件;第三级是更换元器件。第一级检修,速度快,停机时间短,但维修费用最大;第二级检修比第一级稍慢,但更换电路板等组件的费用比更换整个模块费用低得多;第三级检修最为经济,但要检修出故障元器件,予以更换并进行电路调整,往往需要较长时间。在检修过程中应根据实际的技术条件和经济状况合理选择。第二、第三级检修更符合我国的国情。坚持物有所值,勤俭节约的原则是检修工作者职业道德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
排除故障是完成检修任务的必要手段。视检查出的故障原因作相应的处理,就可将故障排除。其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种:
①用同规格、同型号的良品器件更换损坏、变质的器件。着无相同器件而需用其他元件代换时,应遵循代换原则。
②重新调整有关电路或可调器件,以解决失调故障,检修后的调整可使机器性能更佳。
⑧重焊、补线,以排除虚焊、脱焊或断线故障。
④清洗、烘烤受污染、锈蚀、接触不良或漏电的电路、器件或设备,可排除简单或疑难故障。
⑤灵活地采用临时措施。此法因人、因地而异,但必须规范化,以免后人不好修理。若采用了临时措施,购到器材后一定要及时换上,并记录在案。
故障检修完成以后,检修人员应该对电子产品进行开机试运行,并对检修完的产品进行校验,使电子产品的性能达到最佳。
4)后续工作
以上工作完成以后,检修人员应填写检修记录供今后参考,并将修理好的电子产品交付用户使用。
电脑板内的点火二极管故障怎么维修
一、低压电路常见故障
1、蓄电池存电不足; 线连接不良或错乱; 蓄电池搭铁不良; 分电器或霍尔传感器损坏; 点火开关损坏或接线不良; 晶体管点火控制单元损坏或接线不良。
2、低压电路故障的诊断方法大多采用电流表或电压表逐线检查来排除故障点。
二、高压电路常见的故障
1、高压线脱落或漏电; 分电器盖破裂击穿; 分电器分火头烧蚀破裂击穿; 火花塞电极间隙过大或过小; 火花塞积炭过多; 火花塞绝缘体损坏; 点火线圈损坏或接线脱落。
2、高压电路的故障大多采用高压试火法,即将分电器中心高压线或某缸高压线拔下,将线头放置距离缸体3-6mm处,起动发动机试火,有火花且火花强烈,说明点火系工作正常。
主板常用维修工具:万用表#24
图1:全文导读
一、万用表的分类
“万用表”是万用电表的简称,它是电子制作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工具。 万用表能测量电流、电压、电阻 ,有的还可以测量三极管的放大倍数,以及频率、电容值、逻辑电位、分贝值等。万用表是公用一个表头,集电压表、电流表和欧姆表于一体的仪表。万用表有很多种,现在主要有 机械指针万用表和数字万用表 两种,机械指针万用表在我们主板维修中使用得比较交少(本篇不详细介绍),更多的是使用数字万用表,好处是直观、方便。
图2:指针万用表
图3:数字万用表
二、数字万用表的使用
数字万用表的测阻值由液晶显示屏直接以数字的形式显示,读取方便,有些还带有语音提示功能。
数字万用表在万用表的下方有—个挡位旋钮, 旋钮所指的是测量的挡位。数字万用表的挡位主要有以下几种:“V~”表示测量交流电压的挡位;“v-”表示测量直流电压的挡位;“A~”表示测量交流电流的挡位;“A-”表示测量直流电流的挡位;“Ω(R)” 表示测量电阻的挡位; “HFE”表示测量三极管的挡位。
数字万用表的红笔表示接外电路正极,黑笔表示接外电路负极。数字万用表的使用方法如下:
1.电压的测量
电压的测量分为直流电压的测量和交流电压的测量。
(1)直流电压的测量 (如电池、随身听电源等)
a.首先将黑表笔插进万用表的“COM”孔,红表笔插进万用表的“VΩ”孔。
b.接着把万用表的挡位旋钮打到直流挡“v-”,然后将旋钮调到比估计值大的注程(注意:表盘上的数值均为最大量程)。
c.接着把表笔接电源或电池两端,并保持接触稳定。
d.从显示屏上直接读取测量数值, 若测量数值显示为“1.”,则表明量程太小,那么就要加大量程后再测量。如果在数值左边出现“-”,则表明表笔极性与实际电源极性相反, 此时红表笔接的是负极。
(2)交流电压的测量
a.首先将黑表笔插进万用表的“COM”孔,红表笔插进万用表的“VΩ”孔。
b.接着把万用表的挡位旋钮打到交流挡“V~”,然后将旋钮调到比估计值大的量程。
c.接着把表笔接到电源的两端(交流电压无正负之分), 然后从显示屏上读取测量数值。
2.电流的测量
电流的测量同样也分为直流电流的测量和交流电流的测量。
(1)直流电流的测量
a.先将黑表笔插入万用表的“COM”孔。若测量大于200mA的电流,则要将红表笔插入“10A”插孔并将旋钮打到直流“10A”挡;若测量小于200mA的电流,则将红表笔插入“200mA”插孔,将旋钮打到直流200mA以内的合适量程。
b.将挡位旋钮调到直流挡的合适位置,调整好后,开始测量。将万用表串联到电路中,保持稳定。
c.接着从显示屏上读取测量数据,若显示为“1.”,则表明量程太小,那么就要加大量程后再测量;如果在数值左边出现“-”,则表明电流从黑表笔流进万用表。
(2)交流电流的测量
测量方法与直流电流的测量基本相同,不过挡位应该打到交流挡,电流测量完毕后应将红笔插回“VΩ”孔。
3.电阻的测量
(1)将黑表笔插进“COM”孔, 红表笔插进“VΩ”孔 。
(2)把挡位旋钮调到“Ω”中所需的量程,用表笔接在电阻两端的金属部位,测量中可以用手接触电阻,但不要同时接触电阻两端,这样会影响测量的精确度(人体是电阻很大的导体)。
(3)保持表笔和电阻接触良好的同时,开始从显示屏上读取测量数据。
注:在“200”挡时单位为"Ω", 在“2k”到“200k”挡时单位为“KΩ”, “2M”以上的单位为“MΩ”。
4.二极管的测量
数字方用表可以测量发光二极管、整流二极管,测量方法如下:
(1)如将黑表笔插进“COM”孔, 红表笔插进“VΩ”孔。
(2)将挡位旋钮调到二极管挡。
(3)用红表笔接二极管的正极,黑表笔接负极,这时会显示二极管的正向压降。绪二极管的压降为0.15V~0.3V, 硅二极管为0.5V~0.7V,发光二极管为1.8V~2.3V。调换表笔,显示屏显示“1.”则为正常(因为二极管的反向电阻很大),否则此管已被击穿。
三、万用表在维修中的应用
万用表是在维修主板中最常用最简单方便的检测工具,万用表在维修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种:
(1)用万用表测量元器件的电阻值,判断这些元器件是否损坏。
(2)用方用表测量电路有无短路或涌电, 防止烧坏其他元器件。
(3)用万用表测量二极管、三极管、晶闸管、集成电路以及其他怀疑有故障的元器件对地的电阻,进而查找出故障元器件。
(4)用方用表测量有故障主板上元器件的“压降”,然后与正常主板该部分的“压降”相比较,可以快速有效地判断元器件的好坏及周图电路是否正常。
(5)用万用表测量三极管偏置电路的电压情况,来判断三极管的好坏(如e-b间无正向偏压或b-c间无反向偏压,则该管的发射极或集电极已被击穿或偏置电路有故障)。
(6)用万用表测量交流电压,判断脉冲信号的有无。
怎样使用机械万用表测量二极管,三极管?
一、使用机械万用表测量二极管:
1、不在路测二极管:将万用表两表棒分别接在二极管的两个电极上,读出测量的阻值;然后将表棒对换再测量一次,记下第二次阻值。若两次阻值相差很大,说明该二极管性能良好,根据测量电阻小的那次的表棒接法判断出与黑表棒连接的是二极管的正极,与红表棒连接的是二极管的负极。因为指针式万用表内部电源的正极与万用表的“—”插孔连通,内部电源的负极与万用表的“+”插孔连通。如果两次测量的阻值都很小,说明二极管已经击穿;如果两次测量的阻值都很大,说明二极管内部已经断路。两次测量的阻值相差不大,说明二极管性能欠佳。在这些情况下二极管就不能使用了。
2、在路测二极管:因为在实际电路中二极管周边电阻一般都比较大,大都在几百几千欧姆以上,这样就可以用万用表的R×10Ω或R×1Ω档来在路测量PN结的好坏。在路测量时用R×10Ω档测PN结应有较明显的正反向特性,如果正反向电阻相差不太明显,可改用R×1Ω档来测,一般正向电阻在R×10Ω档测时表针应指示在200Ω左右,在R×1Ω档测时表针应指示在30Ω左右,根据不同表型可能略有出入。如果测量结果正向阻值太大或反向阻值太小都说明这个PN结有问题,这个管子也就有问题了。这种方法对于维修时特别有效,可以非常快速地找出坏管,甚至可以测出尚未完全坏掉但特性变坏的管子。
3、测稳压二极管:通常所用到的稳压管的稳压值一般都大于1.5V,而指针表的R×1k以下的电阻档是用表内的1.5V电池供电的,这样用R×1k以下的电阻档测量稳压管就如同测二极管一样具有完全的单向导电性。但指针表的R×10k档是用9V或15V电池供电的,在用R×10k测稳压值小于9V或15V的稳压管时反向阻值就不会是∞而是有一定阻值,但这个阻值还是要大大高于稳压管的正向阻值的。如此可以初步估测出稳压管的好坏。但是好的稳压管还要有个准确的稳压值,找一块指针表,先将一块表置于R×10k档,其黑、红表笔分别接在稳压管的阴极和阳极,这时就模拟出稳压管的实际工作状态,再取另一块表置于电压档V×10V或V×50V(根据稳压值)上,将红、黑表笔分别搭接到刚才那块表的的黑、红表笔上,这时测出的电压值就基本上是这个稳压管的稳压值。这个方法只可估测稳压值小于指针表高压电池电压的稳压管。如果稳压管的稳压值太高就只能用外加电源的方法来测量了。
4、测发光二极管:用万用表的R×10K档测量利用具有×10kΩ挡的指针式万用表可以大致判断发光二极管的好坏。发光二极管的正向、反向电阻均比普通二极管大得多,正常时二极管正向电阻阻值为几十至200kΩ,反向电阻的值为∝。如果正向电阻值为0或为∞,反向电阻值很小或为0,则二极管已坏。
二、使用机械万用表测量三极管:
1、测试三极管要使用万用电表的欧姆挡并选择R×100或R×1k挡位。由万用电表欧姆挡的等效电路可知红表笔所连接的是表内电池的负极,黑表笔则连接着表内电池的正极。测试的第一步是判断哪个管脚是基极。这时任取两个电极用万用电表两支表笔颠倒测量它的正、反向电阻,观察表针的偏转角度;接着再取1、3两个电极和2、3两个电极,分别颠倒测量它们的正、反向电阻,观察表针的偏转角度。在这三次颠倒测量中必然有两次测量结果相近:即颠倒测量中表针一次偏转大,一次偏转小;剩下一次必然是颠倒测量前后指针偏转角度都很小,这一次未测的那只管脚就是要寻找的基极。
2、找出三极管的基极后根据基极与另外两个电极之间PN结的方向来确定管子的导电类型。将万用表的黑表笔接触基极,红表笔接触另外两个电极中的任一电极,若表头指针偏转角度很大,则说明被测三极管为NPN型管;若表头指针偏转角度很小,则被测管即为PNP型。
3、找出了基极b,可以用测穿透电流ICEO的方法确定集电极c和发射极e。
a、对于NPN型三极管,用万用电表的黑、红表笔颠倒测量两极间的正、反向电阻Rce和Rec,虽然两次测量中万用表指针偏转角度都很小,但总会有一次偏转角度稍大,此时电流的流向一定是黑表笔→c极→b极→e极→红表笔,电流流向正好与三极管符号中的箭头方向一致,所以此时黑表笔所接的一定是集电极c,红表笔所接的一定是发射极e。
b、对于PNP型的三极管,道理也类似于NPN型,其电流流向一定是黑表笔→e极→b极→c极→红表笔,其电流流向也与三极管符号中的箭头方向一致,所以此时黑表笔所接的一定是发射极e,红表笔所接的一定是集电极c。
4、若在测量过程中,由于颠倒前后的两次测量指针偏转均太小难以区分,在两次测量中用两只手分别捏住两表笔与管脚的结合部,用嘴巴含住或用舌头抵住基电极b,即可区分开集电极c与发射极e。其中人体起到直流偏置电阻的作用,目的是使效果更加明显。
电路板怎么维修?
第一步观察电路板有没有被人为损坏,这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①看是否电路板被摔过,导致了板角发生变形,或是板上芯片被摔变形或摔坏的。
②观察芯片的插座,看是否由于没有专用工具,而被强制撬坏的。
③观察电路板上的芯片,若是带插座的,首先观察芯片是否被插错,这主要是防止操作者自己维修电路板时将芯片的位置或方向插错。如果没有及时把错误改正,当给电路板通电时,有可能会烧坏芯片,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④如果电路板上带有短接端子的,观察短接端子是否被插错。
电路板的维修需要的是理论上的扎实功底,工作上的仔细认真,通过维修者的仔细观察,有时在这一步就能判断出发生问题的原因。
电路板维修技巧_电路板维修的三个方法
第二步观察电路板上的元器件有没有被烧坏的。比如电阻、电容、二极管有没有发黑、变糊的情况。正常情况下,电阻即使被烧糊了,它的阻值也不会有变化,性能不会改变,不影响正常使用,这时需要使用万用表辅助测量。但是如果是电容、二极管被烧糊了,他们的性能就会发生改变,在电路中就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将会影响整个电路的正常运行,这时必须更换新的元器件。
第三步观察电路板上的集成电路,比如74系列、CPU、协处理器、AD等等芯片,有没有鼓包、裂口、烧糊、发黑的情况。如果有这样的情况发生,基本可以确定芯片已经被烧坏,必须更换。
第四步观察电路板上的走线有没有起皮、烧糊断路的情况。沉铜孔有没有脱离焊盘的。
第五步:观察电路板上的保险(包括保险管和热敏电阻),看保险丝是否被熔断。有时由于保险丝太细,看不清楚,可以借助辅助工具-万用表来判断保险管是否损坏。
以上四种情况的发生,大都是由于电路中电流过大造成的后果。但是具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电流过大,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查找问题的总体思路是首先要仔细分析电路板的原理图,然后根据所烧毁的元器件所在电路,查找它的上级电路,一步一步向上推导,再凭工作中积累的一些经验,分析最容易发生问题的地方,找出故障发生的原因。
2电路板维修之静态测量法
电路板维修中,观察法往往很难发现一些问题,除非是很明显的烧毁或者是变形才可能看得出来。但是大多数的问题还是需要进行电压表的测量才可能得出结论。电路板元件以及相关的部位要逐一的进行检测。
维修步骤应该依据下面的流程来操作,主要实用的工具就是万用表。
第一步:对电源跟地进行短路的检测,查看其原因。
第二步:检测二极管是不是正常。
第三步:检查电容是不是出现有短路甚至是断路情况。
第四步:检查电路板相关的集成电路、以及电阻等相关器件指标。
电路板维修技巧_电路板维修的三个方法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