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

声光控电路工作原理及维修

admin 2022-12-30 17 抢沙发
声光控电路工作原理及维修摘要: 本文目录一览:1、想问下声光控灯开关电路的工作原理是什么?2、...

本文目录一览:

想问下声光控灯开关电路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声光控开关用声音和光照度控制的开关,当环境的亮度达到某个设定值以下,同时环境的噪音超过某个值,这种开关就会开启。在白天的时候,光敏电阻的阻值较小,这样即使有很大的声音,由于光敏电阻的下拉导致信号无法继续传送,所以白天的时候不亮。而夜晚的时候,光敏电阻阻值变大。此时如果有较大的声音的话,就会推动晶闸管导通,此时灯泡就会点亮。但是当电容器中的电荷放尽的时候,晶闸管就会在交流过零后自动关闭,此时灯泡就会熄灭了。

声控灯原理及电路

声控灯是一种声控电子照明装置,由音频放大器、选频电路、延时开启电路和可控硅电路组成。它提供了一种操作简便、灵活、抗干扰能力强,控制灵敏的声控灯,它采用人嘴发出约1秒的控制信号“嘶”声,即可方便及时地打开和关闭声控照明装置,并有防误触发而具有的自动延时关闭功能,并设有手动开关,使其应用更加方便。声控灯由话筒、音频放大器、选频电路、倍压整流电路、鉴幅电路、恒压源电路、延时开启电路、可控延时开关电路、可控硅电路组成。

是一种声控电子照明装置,由音频放大器、选频电路、延时开启电路和可控硅电路组成。它提供了一种操作简便、灵活、抗干扰能力强,控制灵敏的声控灯,它采用人嘴发出约1秒的控制信号“嘶”声,即可方便及时地打开和关闭声控照明装置,并有防误触发而具有的自动延时关闭功能,并设有手动开关,使其应用更加方便。声控灯由话筒、音频放大器、选频电路、倍压整流电路、鉴幅电路、恒压源电路、延时开启电路、可控延时开关电路、可控硅电路组成。简单的来说:声控灯是通来麦克风把声音信号换转为电信号,然后通来放大电路放大到必要的功率以控制开关电路!(本大多数情况下:开关电路是由三极管组成的,当然也可以加别的元器

声控灯

声控灯-特点特性

特色

声控灯应该全名为--声光控灯。因为和光线也有关系。白天你放鞭炮它都不会亮。

光控电子开关,它的“开”和“关”是靠可控硅的导通和阻断来实现的,而可控硅的导通和阻断又是受自然光的亮度(或人为亮度)的大小所控制的。该装置适合作为街道、宿舍走廊或其它公共场所照明灯,起到日熄夜亮的控制作用,以节约用电。

220V交流电通过灯泡H及整流全桥后,变成直流脉动电压,作为正向偏压,加在可控硅VS及R支路上。白天,亮度大于一定程度时,光敏二极管D呈现底阻状态≤1KΩ,使三极管V截止,其发射极无电流输出,单向可控硅VS因无触发电流而阻断。此时流过灯泡H的电流≤2.2mA,灯泡H不能发光。电阻R1和稳压二极管DW使三极管V偏压不超过6.8V,对三极管起保护作用。夜晚,亮度小于一定程度时,光敏二极管D呈现高阻状态≥100KΩ,使三极管V正向导通,发射极约有0.8V的电压,使可控硅VS触发导通,灯泡H发光。RP是清晨或傍晚实现开关转换的亮度选择元件。

声控灯-应用范围

广泛应用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照明用灯,是一种由自然光控制其熄与亮的光控灯。本实用新型是利用触发元件、开关控制元件及对自然光敏感的光敏电阻组成开关控制线路,控制照明用灯的开关,该控制线路只有7个零件,该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容易调试、成本低等特点,适用于任何可用自然光控制熄、亮的环境,特别是公共场合,它可减少人工开关电灯的麻烦,也避免了忘记关灯而造成的用电浪费。

声控灯-构造组成

声控灯

声控灯包括灯负载RL、可控硅SCR、话筒MIC及 声控电路,灯负载RL与可控硅SCR串接后与电源相连,话 筒将声音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声控电路通过声音信号控制可控 硅SCR的导通状态,其特征在于,所述声控电路包括电源部分,谐振放大部分及触发器,电源部分通过电容降压、整流及 稳压提供声控电路所需的直流电压,谐振放大部分包括多极三极管放大,话筒接在第一级放大三极管的基极上并由电容耦合 ,一个由电感和电容构成的振荡电路接在末级放大三极管的基极上,放大后的信号影响触发器的翻转,并最终控制可控硅的控制极的电位。

声光控开关的工作原理

声光控开关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声光才起作用。从声光控开关的结构上分析,开关面板表面装有光敏二级管,内部装有柱极体话简。而光敏二极管的敏感效应,只有在黑暗时才起到作用(可用液晶万用表测得数值)。就是当天色变暗到一定程度,光敏二级管感应后会在电子线路板上产生一个脉冲电流,使光敏二级管一路电路处在关闭状态,这时在楼梯口等处只要有响声出现,柱极体活简就会同样产生脉冲电流,这时声光控制开关电路就连通起作用。

声光控节能开关结构及工作原理

声光控开关电路主要由整流稳压电路、话筒放大电路、音频放大电路、检波电路、光敏控制电路、可控硅开关PCR406几大部分构成。其中,整流稳压电路主要为电路中其他部分电路的正常运行提供工作电源;话筒放大电路主要用于对声音进行识别,可通过调节该电路中的电容与电阻值的大小来控制声控的灵敏度;音频放大电路主要用于放大话筒放大电路识别出的音频,以满足检波需要;检波电路主要用于将交流的音频信号转换为直流信号;光敏控制电路主要通过光敏电阻来控制信号的传输,以达到光控的效果;可控硅开关PCR406是整个电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起到开关的作用,控制灯泡的亮和灭。

一方面,光敏电阻阻值受光强影响,当有光照情况下,光敏电阻R10非常小,把音频信号短路从而阻止信号的继续传输;而当无光照情况下,光敏电阻R10非常大,相当于开路,音频信号可以不受影响继续向前传输,进而可以达到光控开关的作用。

另一方面,声音经过话筒放大电路以电信号的形式进入电路中,为满足检波需要,通过音频放大电路对电信号进行放大,放大后的音频信号可作用于可控硅控制可控硅的导通与断开。若可控硅处于导通状态,则整个声光控开关导通,灯泡亮起;若可控硅处于断开状态,则整个声光控开关断开,灯泡熄灭。

有哪位高手可以告诉我声光控电路的原理图

楼上的哥们你说天书呢?楼主来电分吧,我给你回答,我有原理图

声光控灯原理

声光控灯电路在楼梯间或走廊等地方很常用,其原理就是利用声音传感器和光敏传感器(光敏电阻、光敏二极管等)对灯进行组合控制。当夜晚(光线较暗)时,声控起作用,当有声音时,灯会亮,持续一段时间自动熄灭;当白天(光线较强)时,声控不起作用,无论是否有声音,灯都不会点亮。

从上图可以看出,整个电路图包括灯的主回路电路和控制电路,主回路电路由整流桥D1~D4、晶闸管KD、灯泡EL组成,晶闸管KD晶闸管KD属于电子开关,当KD截止时,灯泡不亮,因为主回路没有电流。虽然控制电路也有电流,但是控制电路的电流非常小,不足以点亮灯泡,给控制电路供电的上端串联R1=100K的电阻,其电流小于220V/100K=2.2mA,远远达不到点亮40W左右灯泡所需的电流。

控制电路分析:

(1)从原理图可以看出光敏传感器采用光敏二极管D6,光敏二极管的特性:当光线较暗时,光敏二极管的反向电流非常小(一般小于0.1微安),相当于截止状态;当光线较强时,光敏二极管的反向电流明显变大,而且光线越强,反向电流越大!也叫光导电特性。

(2)从光敏二极管D6处分析,当光线较强时,光敏二极管的反向电流较大,NPN三极管Q2导通,三极管Q3的基极直接被拉地,Q3一直处于截止状态,三极管Q4基极有470K上拉电阻而形成基极电流,所以Q4导通,此时晶闸管KD的控制端为低电平,所以晶闸管KD截止,没有主回路,因此灯泡不亮。

(3)当光线较强时,Q3的基极被拉地,Q3截止,无论声音传感器有什么样的信号都无法通过Q3传输,也就是说光线较强(白天)时,声音无法控制灯泡点亮!

(4)当光线较暗时,光敏二极管反向截止,Q2截止,无声音信号时,Q1导通,Q3截止,Q4导通,此时晶闸管KD的控制端为低电平,所以晶闸管KD截止,没有主回路,因此灯泡不亮。

(5)当有声音信号时,声波从传感器MIC传入,经过电容C2进行耦合,声音信号负半周时,电容C2左侧被拉低,电容C2充电,形成电流,导致Q1基极电压较低而使Q1截止,从而Q3导通,电容C3左侧被拉低,电容充电,形成电流,从而Q4截止,此时晶闸管KD的控制端为高电平,所以晶闸管KD导通,形成主回路,灯泡点亮。

(6)当电容C1和C2充满电时,控制电路恢复初始状态,灯泡熄灭。

(7)改变电容C1、C2以及电阻R3、R8的大小可改变灯泡持续点亮的时间。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7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