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浅析在船舶电气接地如何做好故障查找与预防工作
摘 要:本文总结了船舶电气接地故障的查找方法,提出了接地故障的预防措施,即提高对接地故障的认识、加强船舶电气管理、采用二次隔离绝缘就能很好的预防船舶电气的接地故障。 关键词:船舶电气, 接地 ,故障查找, 预防 中图分类号: U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船舶电气系统的设备接地分为接地保护和接地故障。其中接地保护是指把船舶电气系统的设备的金属外壳、电缆的护套和设备的支架与大地等单位的船体进行良好的连接,按照接地功能的不同,又分为工作接地、防干扰接地、保护接地、其他接地等;接地故障主要包括船舶电气系统的设备的主电路非正常接地,金属的导电部分非正常接地,由于绝缘层被损坏、绝缘层老化以及环境恶劣导致的接地,绝缘电阻减小。 因为船舶的工作环境比较恶劣,如高温、高湿、冲击、震动、摇摆、霉菌、油雾、盐雾等,这就很容易损坏电气设备的线路,破坏电气设备的绝缘结构,降低绝缘电阻的电阻值,从而导致接地故障的发生。尽管接地故障发生的原理非常简单,但因为船舶有着复杂特殊的结构,使得电气设备的接地故障难以查找和排除,文章在参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船舶电气接地故障的查找和预防作一总结。 1 接地故障的查找方法 实际上,船舶电气设备的接地故障的本质就是电路与大地之间的绝缘被损坏,大大减小了电路对大地的绝缘电阻,损坏严重要减少到零。所以对电路的接地故障查找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欧姆表等仪器对绝缘电阻测量即可。 在当前的船舶主配电板上,通常配备有对绝缘电阻进行监视或测量设备,常见的有地气灯、绝缘电阻测量仪、绝缘监视报警仪等。如果有电路的接地故障发生,则轮机的管理人员就会及时发现。但有的时候接地故障的发生很难使相关工作人员了解到故障的具体位置和具体设备,这就需要通过以下两种方法查找。 1.1 由点及面、由网络到设备,逐一检查,定位故障范围 当发生接地故障时,要准确判断在哪个地方发生了接地故障,首先要对发生报警时正在工作的电气设备进行排查,再根据最近是否有新的电气设备安装以对其进行排查,排查的依据是此设备已经在工作,假如有在恶劣环境条件下工作的电气设备也要进行排查,排查的方法采用切断其工作来进行,倘若切断此设备后报警就能消除,则可以断定此处就是接地故障点,报警如果没有消除则要扩大排除的区域。对配电板的排查采用逐个断开负载开关的方法,接地故障点存在的地方就是报警消除的开关位置。 1.2 用仪表排查故障点位置 接地故障的范围确定后,就要进一步确定故障是用电设备接地的原因还是线路接地的原因。切断设备的电源开关和主配电板上的负载开关,用仪表—兆欧表对电气设备的绝缘电阻和供电线路分别进行测量,测量电阻很低或为零位置就是故障点的位置。 假如是破损的供电电缆接地,则需进一步排查是其中的哪一根电缆,哪一段芯线接地。通常是采用分段查找的方法,结点是线路中的每个开关,比如主配电板到分电箱,再从分电箱到用电负载。但照明线路存在特殊情况,一般情况下船舶上的照明线路安装形式是并头,在分电箱中,许多灯具由一个开关控制,灯具之间并接,这时就要采用中间分割法进行故障点的排查,以加快排查的速度。常见的故障有电缆芯线连接灯具或接到设备时容易被卡破损;电气设备的进线孔存在毛刺,在船舶航行来回振动时造成电缆破损;此外电焊、钉子、气割、螺丝操作或物体都能损坏电缆。 假如是用电设备接地故障,则需要进行专门的排查。船舶上的用电设备主要是照明设备、通讯设备和电动机。通常情况下,照明设备接地故障的主要原因是:灯头接头的地方碰到外壳;舱外灯的开关和灯罩没有密封好,外界有水进入;接错了三芯插头。对照明设备接地故障的排查采用的是关断法,即将每个照明灯具的开关和照明分电箱中的接地回路的开关断开,再将所有插头拔出,把仪表的一根线与开关的一根线相连接,仪表的另外一根线与外壳连接,按顺序将灯具接通或将插头插上,当某一灯具接通后绝缘电阻为零或某一插头插上后绝缘电阻为零,则说明此处为接地故障点。通常对电机设备的故障排查方法是将联接线拆开,用仪表的一根线接绕组,另一根线连接电机的外壳,绝
船舶事故报告怎么写
先写清楚事故双方的资料,比如船名、呼号、船籍港、船长姓名等,然后写清楚事故经过以及自身的损失,要求对方赔偿什么。最后船长签字盖船章
船舶电气质检员的工作总结怎么写
一、船舶建造检验工作 BR船舶建造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船舶的使用寿命和营运安全。船舶建造质量主要由图纸设计、建造工艺和检验监督三方面决定,而船舶在建造过程中是否按图施工、是否按认可或先进工艺施工,等等,这些都与验船师的责任心和业务水平有关,可见验船师的检验工作直接关系到船舶的建造质量。在1993年至1996年实习和工作初期,我分别在XXXX船厂、XXX船厂、XX船厂对船舶设计、放样、装配焊接等等船舶的工艺流程进行了实践。并跟随验船师对包括千吨级“XXX五运司8”等几十艘建造船舶进行了实践检验,掌握了辖区内船舶的建造检验技能。在任助理工程师几年来,独立检验建造船舶二十余艘,其中包括客船、货船、工作船等类型。在工作中,我充分认识到科学的工作程序和严格的管理是保证船舶建造质量的重要,原来部分船厂管理较为混乱,检验发现问题,产生返工现象较多,影响了船舶建造速度和船厂的效益,在工作中我经过思考,与船厂协商,制定出“技术工人-----船厂质检员-------验船师”的三级报检制度,有针对性的把规范要求发放到技术工人手中,在船舶建造中的几个重要步骤按三级报 BR任现职以来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BR检制通过检验后,方能进行下步施工,实践证明,采用这个措施后,返工现象大大降低,提高质量和效益,收到了船厂的欢迎。船舶检验过程其实是执行规范的过程,但执行规范决不是生搬硬套,而是在充分理解规范条文的基础上对问题做出恰当的处理。在检验工作中,我常常在保证满足规范的情况下,尽量考虑到船厂和船东的利益。一次在船舶改建检验中,该船进行加长、加宽,原实肋板强度不能满足要求,设计图纸原设计采用增加实肋板腹板高度的做法来满足要求,但在实际施工中,该设计工艺复杂,施工难度大,质量无法保证。我经过研究,提出在原实肋板面板上增加一扁铁,达到增加实肋板面板尺寸,满足强度要求的变更设计,该变更设计得到上级检验部门的审核通过,施工上大大减少了强度,加快了施工进程,船东、厂方均很满意。 BR在工作中我特别注意对发现问题进行研究,想方设法解决它。一次在XXX181”倾斜试验中,把移动到船舶另一舷的压铁移回原处时,船舶没能完全回复到原先平衡位置,保持倾斜了一个很小角度。开始以为船上物体滑移所至,但检查后没有。虽然只是很小角度,我并没有放过,相信其中必定有原因。打开舱室仔细检查,发现该船在尾舱内有一隔离空仓,为了让船舶试航时能在空载情况螺旋桨不露出水面保持航行性能,船东对该舱进行灌水压载,使船尾部加大吃水。倾斜试验前船舶曾进行排出仓底水但没干净。倾斜试验时,该舱内积水移向了另一边,在将移动到船舶另一舷的压铁移回原处时,由于船底纵向骨架的阻拦,虽然在骨架间有流水孔,但回流速度缓慢,致使仓内一边积水使船舶没能回到原平衡位置,保持了一个很小的倾斜角度。问题缘由找到了,我即要求船舶清空该仓内积水后重做试验,结果令人很满意。在检验隆安船厂建造的“隆安水运12”船时,进行操舵试验过程中,发现左右满舵时舵杆明显摆动,经反复试验观察,发现产生摆动的原因是由于尾封板结构布局不太合理,下舵承座安装位置处于扶强材之间,在满舵时舵杆牵拉尾封板产生较大弹性变形所致。考虑到内河船操舵频繁,经常大角度操舵,受力较大,故提出在下舵承位置的尾封板内侧加设舱壁水平桁的措施,厂方采纳了我的意见。后经重新试验,情况良好,该船营运多年来,舵系从未发生问题。 BR二、营运检验 BR营运船舶的检验是船检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船舶检验的实际工作中,很大一部分工作是对营运船舶的检验,而且营运船舶的技术状况较之新建船舶更为复杂,在业务技术水平方面对验船人员的要求更高。因此,从事营运船舶检验的验船人员不但要掌握和运用有关新建及营运船舶检验的所有规范规则和规程,而且必须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现场处理问题的能力。任助理工程师以来,我共对船舶进行营运检验1000艘次,包括客船、普通货船、油船、工程船、拖轮、汽车渡船、砂石船、乡镇圩横渡船等船舶类型,在工作中,一如既往的认真细致,善于思考,发现问题及时加与解决,清除了大量事故隐患,保证了船舶的安全航行。九七年十一月,我在检验“XXX水运001”船时,发现货舱口纵桁有变形现象,仔细查看,发现舱口端横梁尺寸较小,强度不能满足规范要求,我提出在货舱区左右增设支柱的办法来进行解决,经过这些年的跟踪检验,没发现该船货舱区出现变形现象。二00一年八月,我在检验“XXX水运188”船时,凭我对规范的熟悉和经验,敏锐的感觉到这条长度在30余米的船舶所核定的B级300mm干舷值不能满足规范要求,翻阅该船的干舷计算书,果然发 BR任现职以来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BR现计算错误,随即要求该船重新进行了干舷核算,消除了事故隐患。 BR在检验“田阳22”船时(该船为吸斗运砂船),船主为了节省投资提高经济效益,未经批准在机舱前壁处增设一较大敞口水箱,让货舱砂水流到水箱,在由主机带动水泵把砂水排除舷外。我认为该船在进行吸砂作业时,不可能一直开动主机排水,且该水箱为敞口水箱,万一有其他原因,不能及时将水排出舷外时,水将进入机舱,严重影响船舶安全,故提出拆出水箱保证舱壁水密,增设一套排水设备,避免了一起潜在可能发生的沉船事故。 一、船舶建造检验工作 BR船舶建造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船舶的使用寿命和营运安全。船舶建造质量主要由图纸设计、建造工艺和检验监督三方面决定,而船舶在建造过程中是否按图施工、是否按认可或先进工艺施工,等等,这些都与验船师的责任心和业务水平有关,可见验船师的检验工作直接关系到船舶的建造质量。在1993年至1996年实习和工作初期,我分别在XXXX船厂、XXX船厂、XX船厂对船舶设计、放样、装配焊接等等船舶的工艺流程进行了实践。并跟随验船师对包括千吨级“XXX五运司8”等几十艘建造船舶进行了实践检验,掌握了辖区内船舶的建造检验技能。在任助理工程师几年来,独立检验建造船舶二十余艘,其中包括客船、货船、工作船等类型。在工作中,我充分认识到科学的工作程序和严格的管理是保证船舶建造质量的重要,原来部分船厂管理较为混乱,检验发现问题,产生返工现象较多,影响了船舶建造速度和船厂的效益,在工作中我经过思考,与船厂协商,制定出“技术工人-----船厂质检员-------验船师”的三级报检制度,有针对性的把规范要求发放到技术工人手中,在船舶建造中的几个重要步骤按三级报 BR任现职以来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BR检制通过检验后,方能进行下步施工,实践证明,采用这个措施后,返工现象大大降低,提高质量和效益,收到了船厂的欢迎。船舶检验过程其实是执行规范的过程,但执行规范决不是生搬硬套,而是在充分理解规范条文的基础上对问题做出恰当的处理。在检验工作中,我常常在保证满足规范的情况下,尽量考虑到船厂和船东的利益。一次在船舶改建检验中,该船进行加长、加宽,原实肋板强度不能满足要求,设计图纸原设计采用增加实肋板腹板高度的做法来满足要求,但在实际施工中,该设计工艺复杂,施工难度大,质量无法保证。我经过研究,提出在原实肋板面板上增加一扁铁,达到增加实肋板面板尺寸,满足强度要求的变更设计,该变更设计得到上级检验部门的审核通过,施工上大大减少了强度,加快了施工进程,船东、厂方均很满意。 BR在工作中我特别注意对发现问题进行研究,想方设法解决它。一次在XXX181”倾斜试验中,把移动到船舶另一舷的压铁移回原处时,船舶没能完全回复到原先平衡位置,保持倾斜了一个很小角度。开始以为船上物体滑移所至,但检查后没有。虽然只是很小角度,我并没有放过,相信其中必定有原因。打开舱室仔细检查,发现该船在尾舱内有一隔离空仓,为了让船舶试航时能在空载情况螺旋桨不露出水面保持航行性能,船东对该舱进行灌水压载,使船尾部加大吃水。倾斜试验前船舶曾进行排出仓底水但没干净。倾斜试验时,该舱内积水移向了另一边,在将移动到船舶另一舷的压铁移回原处时,由于船底纵向骨架的阻拦,虽然在骨架间有流水孔,但回流速度缓慢,致使仓内一边积水使船舶没能回到原平衡位置,保持了一个很小的倾斜角度。问题缘由找到了,我即要求船舶清空该仓内积水后重做试验,结果令人很满意。在检验隆安船厂建造的“隆安水运12”船时,进行操舵试验过程中,发现左右满舵时舵杆明显摆动,经反复试验观察,发现产生摆动的原因是由于尾封板结构布局不太合理,下舵承座安装位置处于扶强材之间,在满舵时舵杆牵拉尾封板产生较大弹性变形所致。考虑到内河船操舵频繁,经常大角度操舵,受力较大,故提出在下舵承位置的尾封板内侧加设舱壁水平桁的措施,厂方采纳了我的意见。后经重新试验,情况良好,该船营运多年来,舵系从未发生问题。 BR二、营运检验 BR营运船舶的检验是船检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船舶检验的实际工作中,很大一部分工作是对营运船舶的检验,而且营运船舶的技术状况较之新建船舶更为复杂,在业务技术水平方面对验船人员的要求更高。因此,从事营运船舶检验的验船人员不但要掌握和运用有关新建及营运船舶检验的所有规范规则和规程,而且必须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现场处理问题的能力。任助理工程师以来,我共对船舶进行营运检验1000艘次,包括客船、普通货船、油船、工程船、拖轮、汽车渡船、砂石船、乡镇圩横渡船等船舶类型,在工作中,一如既往的认真细致,善于思考,发现问题及时加与解决,清除了大量事故隐患,保证了船舶的安全航行。九七年十一月,我在检验“XXX水运001”船时,发现货舱口纵桁有变形现象,仔细查看,发现舱口端横梁尺寸较小,强度不能满足规范要求,我提出在货舱区左右增设支柱的办法来进行解决,经过这些年的跟踪检验,没发现该船货舱区出现变形现象。二00一年八月,我在检验“XXX水运188”船时,凭我对规范的熟悉和经验,敏锐的感觉到这条长度在30余米的船舶所核定的B级300mm干舷值不能满足规范要求,翻阅该船的干舷计算书,果然发 BR任现职以来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BR现计算错误,随即要求该船重新进行了干舷核算,消除了事故隐患。 BR在检验“田阳22”船时(该船为吸斗运砂船),船主为了节省投资提高经济效益,未经批准在机舱前壁处增设一较大敞口水箱,让货舱砂水流到水箱,在由主机带动水泵把砂水排除舷外。我认为该船在进行吸砂作业时,不可能一直开动主机排水,且该水箱为敞口水箱,万一有其他原因,不能及时将水排出舷外时,水将进入机舱,严重影响船舶安全,故提出拆出水箱保证舱壁水密,增设一套排水设备,避免了一起潜在可能发生的沉船事故。
内河船舶轮机日志记载规则
第一章 总则一、HJ-I类型
1.左翻页式大红色封面硬皮本,规格尺寸为390毫米(横)×270毫米(纵)。
2.封面,上部中央印有“内河船舶”和“轮机日志”字样,各占一行;中部有船名空行和“第册”各占一行;靠底部印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务监督局监制”字样,占一行,见式样图一。
3.封里,印有常用法定计量单位表,见式样图二。
4.内页第一张正面(扉页第1页),右上角印有“格式HJ-I”字样,上部印有一行字“内河船舶轮机日志”;中部印有四行字,分别为“船名”、“船舶所有人”、“船舶经营人”和“船籍港”,每行后面均留有一横线空格;下部靠底印有一行“使用日期自年月日至年月日”,年月日各字前留有适当间隔,见式样图三。
5.内页第一张背面(扉页第2页),印有船舶主要技术资料表,见式样图四。
6.内页第二张正面(扉页第3页),印有轮机部人员姓名表,共有四个栏目,分别为姓名、职务、到船任职时间、离船解职时间,见式样图五。
7.内页第二张背面与第三张正面以对开左右页形式组成日志记录正页的第1页,以后依次为第2页、第3页……。页码印在右页右上角,每册200页。左页格式见式样图六,右页格式见式样图七。二、HJ-II类型
1.左翻页式大红色封面硬皮本,规格尺寸为190毫米(横)×260毫米(纵)。
2.封面,字样同HJ-I类型,见式样图八。
3.封里,内容同HJ-I类型,见式样图九。
4.扉页第1页,除右上角为“格式HJ-II”字样外,其他字样同HJ-I类型,见式样图十。
5.扉页第2页,印有船舶主要资料表,见式样图十一。
6.扉页第3页,内容同HJ-I类型,见式样图十二。
7.内页第二张背面与第三张正面以对开左右页形式组成日志记录正页的第1页,以后依次为第2页、第3页……。页码印在右页右上角,每册200页。左页格式见式样图十三,右页格式见式样图十四。第三条 船舶必须持有统一格式的《轮机日志》(见附录一)。第四条 轮机日志是反映船舶机电设备运行和轮机管理工作的原始记录,是船舶法定文件之一,必须妥善保管。船长命令弃船时,《轮机日志》应由轮机长(或轮机员)携带离船。第五条 轮机日志的记载必须真实,不得弄虚作假、隐瞒重要事实、故意涂改内容。第六条 港航监督机构是对本规则的执行实施监督管理的主管机关。第二章 记载规定第七条 轮机日志应依时间顺序逐页连续记载,不得间断,不得遗漏,不得撕毁或增补。第八条 轮机日志应使用不褪色的蓝色或黑色墨水填写。填写时数字和文字要准确,字体端正清楚。
如果记错,应当将错写字句标以括号并划一横线(被删字句仍应清晰可见),然后在括号后面或上方重写,并签字。第九条 计量单位,一律采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第十条 轮机长全面负责监督审查轮机日志的记载及其保管。
轮机长必须每日定时认真查阅轮机日志的记载情况,对各栏目内的内容进行审核,确认无误后签字。
轮机长离任时,应由离任轮机长和新任轮机长在轮机日志上签字。第十一条 轮机日志内页所列船舶主要资料和轮机部人员姓名表经轮机长审定后由大管轮负责填写。第十二条 记录数据的精度应按该仪表的精度等级记载。第十三条 轮机日志至少应每二小时记载一次。
航行中,由值班轮机员负责填写并签字;停泊中,由值班人员负责填写并签字。第三章 记载内容第十四条 轮机日志记录表格按右、左两台主机编制。如系一台主机,其参数一律在右主机栏内记载。第十五条 值班记事栏应记载在值班时间内的下列内容:
(一)船长、轮机长的命令,值班驾驶员的通知;
(二)主机启动、停止的时间,正常运行时的转速;
(三)船舶靠离码头、进出港区、航行于危险航区及进行编解队作业的时间、地点和必须记载的车钟令;
(四)柴油发电机组、辅助锅炉及其它重要机电设备的启用、停止时间;
(五)驳油、驳水情况,燃油舱(柜)转换情况及轻重燃油转换的时间;
(六)机电设备发生故障及恢复正常的时间;
(七)其它需要记载的事项。
江玲皮卡车发动机维修报告怎么写
江玲皮卡车发动机维修报告因本人的车辆已经行驶许多公里,其主要部件磨损较大,造成耗量增加、安全性能降低。为了保证安全,提高工作效率,特请求将本人驾驶的车辆进行一大修,望批准为谢。
油水分离器水太多了,建议排下就可以了。油水分离器是一种装置,分为餐饮油水分离器和工业油水分离器两种。餐饮油水分离器是餐饮行业用来处理污水用的;因为环保的要求,排到江河湖海里船舶机器处所所产生的污水是必须经过处理的,需要使用工业油水分离器。
主要优势:
如果柴油里面有水或杂质没有过滤干净,会对喷油嘴内的柱塞偶件形成磨损造成拉伤,直到喷油器卡死。喷油器损坏会造成发动机加速不稳定或加速无力,或者排放黑烟等故障,影响车辆的正常运行。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