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探伤机保养和使用简介 求解答 十分感谢了~
不知道你用的是什么型号的机器,只提供最通用的2000机型,如果是其它机型需要提供具体的机型号。
CJW-2000荧光磁粉探伤机说明书
警 告
※ 操作使用本设备前必须详细阅读使用说明书,熟悉各按钮功能及设备的整个工作流程;
※ 操作使用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否则可能直接造成误判,甚至漏检,无证上岗人员开出的探伤报吿无效;
※ 设备的配置电缆经过严格计量,不得随意加长或截短,否则可能造成设备磁化电流供应不足,或极可能造成设备过载而损坏;
※ 电源进线严格按照技术参数要求配置,必须加装相应功能的自动空气开关;
※ 设备不得与大功率,中频、高频设备并网使用电源;否则有可能造成设备的损坏;
※ 设备使用场地必须配备灭火器件;
※ 设备外壳必须良好接地。
一、设备型号 CJW-2000荧光磁粉探伤机
二、磁粉检查的基本原理
当一个由铁磁性材料制成的工件被放在磁场中,磁场中波动的磁力线被吸引到工件表面上并通过它。如果磁力线被迫通过一个裂痕,磁力线将绕过这一区域形成“漏磁场”,这时将磁粉散布在零件表面,就会在裂痕处堆积成缺陷形磁痕,显示零件缺陷的大小和位置。磁粉的颜色应与零件表面颜色形成鲜明的对照。
三、用途
该机是根据磁粉探伤原理和JB/T8290-1998的要求设计的,适用于用交流磁化各类磁性材料制成的小形轴类零件,能检查出零件表面和近表面因锻压、淬火、研磨、疲劳而引起的裂痕及夹渣等细微的缺陷。可对工件分别进行周向、纵向、复合磁化和自动退磁。
四、主要技术性能指标
1.磁化方式:周向磁化 纵向磁化 复合磁化
2.磁化电流: 周向0-2000A标准负载条件下连续可调 纵向0-12000AT 连续可调
3、电极间距:500mm 可调节
4、夹紧行程:50mm气动(气压0.4Mpa)
5、探伤节拍:20S/件
6、磁化效果:工件表面A型2#试片显示清晰
7、退磁效果:不大于240A/M(3GS)
8、纵向线圈匝数:8T
9、设备暂截率:20%
10、电源:三相四线,380V±10% 50Hz 磁化时最大电流约60A/相;(建议使用6平方毫米以上电源进线)
11、总重量约0.6吨
五、设备的组成及结构特点
1、概述:
本机由磁化电源控制系统、夹持装置、磁化线圈、储液箱、喷洒系统等并以相应方式联于一体。
2、磁化电源控制系统
磁化电源控制系统放在机床下部,控制面板装在机床左前面,电气安装板上面装有交流接触器、空气开关、可控硅组件、电源变压器、保险丝座、输出端子、PLC等主要控制元件。
3、夹持装置
CJW-2000型荧光磁粉探伤机夹持装置主体以薄铁板材料弯折焊接而成,整体结构趋于合理美观。它以集液槽为界分为上下两部分,下部装有两只主变压器、两只互感器和连接铜排,其上半部由电极导轨,磁轭线圈,移动电极。集液槽采用不锈钢板焊接而成,集液槽装在床身上与床身组成整体。下右侧部为储液箱。
4、储液箱
储液箱为独立整件,它根据液体流动原理设计成型,上盖上装有125W电动机两只 ,进行搅拌和抽液,容积为30升,置于床身内右侧部。
六、设备的安装和连接
本机安装时只要将机器放置在混凝土水平地面上即可。把插座连接好,打开电源柜门板,对照线号将四根电源连接电缆接到相应的端子上,注意不可接错,以免造成机器损坏。(机床外壳应良好接地)
七、设备的使用
1、电极夹头的间距调整 移动电极:夹头间距可在0-500mm内进行手动调整。
2、磁悬液的配制(在使用油磁悬液时要注意防火在工作场地应备有灭火器件)
A、荧光磁粉:1.8-2g/L液体(油液为无味煤油,在使用油液时注意防火) 水液加分散剂: 3g/L;消泡剂: 2g/L。 防锈剂: 5g/L
B、非荧光磁粉:10-20g/L
3、磁化电流的选择
A、周向磁化电流一般可按下式计算:
连续法:I=12D-15D
剩磁法:I=20D-25D
I-采用电流值(安培)
D-试件直径(毫米)
以上为推荐数值,如果试件有特殊要求时,I与D关系可自行选择。
B、纵向磁化电流一般大于周向电流
八、设备的操作
在操作使用本机前应仔细阅读技术说明书中的相关内容,熟悉该机的技术性能和工艺规范,仔细检查接线无误后方可开机操作。 本设备可在手动和半自动状态下操作。在手动状态下操作时首先接通电源开关,电源指示灯亮。上料→夹紧→喷液→喷液磁化→磁化→松夹→观察→退磁→下料。本设备在半自动状态下操作时。接通“电源”开关,电源指示灯亮。首先进行上料,这时只要按动一只工作启动按钮。设备就可按照设置好的程序进行工作。 半自动操纵工艺流程 上料→按工作启动按钮设备就可按照设置好的程序进行夹紧→喷液→喷液磁化→磁化→松夹→观察→按退磁→下料。
注意:在手动“充磁”时,应注意的是连续充磁时间不应大于2S,两次充磁的时间间隔不应小于5S,这是由于该机设定暂载率所决定的,否则将造成整机的发热部件过热,造成机器不必要的损坏。
九、设备的保养与维护
A、保养与维护
1、本设备应在清洁干燥无腐蚀性气体,通风良好的环境中放置与使用。
2、设备的周围不应有产生强电磁干扰的设施存在。
3、设备的操作使用与维修应有专人负责。
4、每班工作前后应对设备进行清洁打扫。
5、对储液箱中磁悬液要定期检查,过滤网应定期进行清洗。
6、应定时检查润滑件,保持良好的润滑。
7、经常检查磁悬液喷嘴并清除杂质,检查喷液阀门并清除阀体内杂质。
8、定期检查保护接地装置,保持接地良好。
9、纵向磁轭线圈应保持清洁,不可将杂质粘于线圈间隙中。
10、下班时应关闭电源和气源。
B、异常状态的检查
1、不能开机 首先打开电源柜,检查配电板右上角的空气开关Q0是否合上。
2、开机后不能工作
(1)看是否在“自动” 还在“手动”键。
(2)PC机工作是否正常,PC有无报警指示。
3、某路电流无指示
(1)查看该路的快熔器是否烧坏。
(2)周向是否夹紧或是否夹持有工件。
4、无电流 (
1)是否无工件,工件两端接触不良。
(2)电流没有调到所需值,查保险丝。
(3)查看电位器好坏,对换触发电路板看是否好坏。
5、某路电流不能调整
(1)换可控硅组件。
(2)查看电位器好坏。
(3)对换触发电路板看是否好坏。
(4)某路无电流,磁化时先检查主变压器T1初级电压是否从0-380V可调,如果不正常再检查主变压器初级以前电路,如果正常再检查主变压器初级以后电路。
十、设备常规参数的检查
1、磁化效果 在被测工件上需探伤部位粘上A型2#标准试片,在相应磁化条件下能清晰显示相应的裂纹
2、磁悬液浓度测试 在GB3721规定的方法下进行标准浓度测试,或用100 ml沉淀管测试。
十一、 附电路图
1、 主电路原理图
2、 触发电路原理图
3、 装箱单
4、 合格证
附磁悬液的配制
1、荧光油磁悬液的配制: 荧光磁粉是以磁性氧化铁粉、工业纯铁粉、羟基铁粉等为核心,外面包覆一层荧光染料而制成的。荧光磁粉与非荧光磁粉相比,荧光磁粉在紫外光激发下呈黄绿色荧光,色泽鲜明容易观察,可见度和对比度均好,零件缺陷显示更清晰,使用于任何颜色的受检表面(需配紫外线光源)。使用荧光磁粉,能提高检验速。有效地降低漏检率,减轻工作人员眼睛疲劳。配制荧光磁粉油悬液时,应当采用无味煤油作分散剂,而不能采用其它本身可发荧光的煤油,因为这些煤油一方面会使工件表面产生荧光,干扰缺陷的显示,另一方面会降低荧光磁粉的发光强度。 配制比例:每升无味煤油加1.5-2克荧光磁粉。
2、荧光磁悬液配方 材料1.无味煤油 100%,1.5~2克磁粉(推荐使用) 材料2.煤油+变压器油冬天70+30,1.5~2克磁粉 材料3.煤油+变压器油夏天60+40,1.5~2克磁粉 材料4.煤油+10#机油70+30(很少用)1.5~2克磁粉 配制方法:先用少量煤油将磁粉润湿,然后加入其余煤油。 国产无味煤油主要物理性能如下: 密度(g/㎝3)0.753. 闪点(℃) 57运动沾度(厘斯托克斯)2.03 色度(密氏)>25.沸点范围(℃)177~192 含流量(%)无.冰点(℃)<-50
3、荧光水磁悬液的配制: 配制荧光磁粉磁悬液的水分散剂要严格选择,除了满足水分散剂的各项性能要求外,还不应使荧光磁粉结团,溶解和变质。建议YC—2型荧光磁粉可使用YF型磁粉散剂或采用下述配方: 乳化剂(JFC)5g.亚硝酸钠15g 消泡剂(28#) 0.5g~1g.荧光磁粉1.5g~2g .水1000ml 配制方法:将乳化剂与消泡剂搅拌均匀,并按比例加足水,成为水分散剂,用少量水分散剂与磁粉搅拌均匀,再加入余量的分散剂,然后加亚硝酸钠。 磁悬液的浓度是指每升液体中含磁粉的克数。浓度太低,小缺陷会漏检;浓度太高,会使降低衬度,而且会在工件的磁极上沾附过量的磁粉,干扰缺陷的显示,所以配制浓度要适宜。
4、要注意油磁悬液的回收利用不要将使用过的磁悬液任意排放。
磁粉探伤机150A空开一磁化就跳闸
相关标准规定,剩余电流保护断路器的使用环境中规定之一是,周围磁感应强度不大于5高斯(500微特),一旦高出这个数值,会影响内部的电流互感器的磁特性
磁粉探伤机是否是特种设备?
不是。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下同)、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和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其中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为承压类特种设备;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为机电类特种设备。
一、磁粉检测的发展简史和现状
1、利用磁现象来检测共建中缺陷的,它是漏磁检测方法中最常用的一种。
17世纪以来,一大批科学家对磁力、电流周围存在的磁场、电磁感应规律以及铁磁场物质等进行了系统研究。这些伟大的科学家在磁学史上树立了光辉的里程碑,也给磁粉检测的创立奠定了基础。早在19世纪,人们就已开始从事磁通检漏试验。1868年,英国《工程》杂志首先发表了利用罗盘仪探查磁通以发现枪管上不连续性的报告。1922年美国人霍克提出了磁粉探伤检测的设想,1928年为解决油井钻杆断裂,研制了周向磁化,使用了尺寸和形状受控的并具有磁性的磁粉,获得了可靠的检测数据。在1934年演变为生产磁粉检测设备和材料的磁通公司,对磁粉检测的应用和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在此期间,首次用来演示磁粉检测技术的一台实验性的固定式磁粉检测装置问世。磁粉检测技术早期被用于航空,航海、汽车和铁路部门,用来检测发动机、车轮轴和其它高应力部件的疲劳裂纹。在20世纪30年代,固定式、移动式磁化设备和便携式磁轭相继研制成功,湿法技术也得到应用,退磁问题也得到了解决。
1938年德国发表了《无损检测论文集》,对磁粉检测的基本原理和装置进行了描述。1940年2月美国编写了《磁通检验的原理》教科书。1941年荧光磁粉投入使用,磁粉检测从理论到实践,已初步形成了一种无损检测方法。在20世纪60年代工业竞争时期,磁粉检测向轻便式系统方面进展,并出现磁场强度测量,磁化指示试块(试片)等专用检测器材。随着无损检测工作的日益被重视,磁粉检测Ⅰ、Ⅱ、Ⅲ级人员的培训与考核也成为重要工作。解放前,我国仅有几台进口的美国蓄电池式直流检测机,用于航空共建的维修检查。新中国成立后磁粉检测在航空、兵器、汽车等机械工业部门首先得到广泛应用。几十年来,经各国磁粉检测工作者和设备器材检测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使磁粉检测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无损检测方法。
2、磁粉检测的原理
磁粉检测的基础是缺陷处的漏磁场与磁粉的相互作用,它利用了钢铁制品表面和近表面缺陷(如裂纹,夹渣,发纹等)磁导率和钢铁磁导率的差异,磁化后这些材料不连续处的磁场将发生崎变,形成部分磁通泄漏处工件表面产生了漏磁场,从而吸引磁粉形成缺陷处的磁粉堆积——磁痕,在适当的光照条件下,显现出缺陷位置和形状,对这些磁粉的堆积加以观察和解释,就实现了磁粉检测。磁粉检测有三个必要的步骤:
(1) 被检测的部件必须得到磁化;
(2) 必须在磁化的工件上施加合适的磁粉;
(3) 对任何磁粉的堆积必须加以观察和解释。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