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

车工车床电路维修科目教案

admin 2023-02-28 31 抢沙发
车工车床电路维修科目教案摘要: 本文目录一览:1、学习模具和数控机床要熟练掌握哪些数学知识?2、...

本文目录一览:

学习模具和数控机床要熟练掌握哪些数学知识?

1、数控技术专业是个很好的专业,如果学习期间掌握较强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就业的空间是很大的,效益也好。

2、数控技术专业所学的内容,各校不尽相同,但大体类似。 以下资料供您参考。

(1) 三年制 高职专科

专业特点: 培养具有较强动手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数控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从事数控加工、编程、维护和管理的复合型高技术应用型人才。

课程设置: 现代工程图学、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气、液、电控制技术、机械设计基础、电工电子技术、特种加工技术、可编程控制器、数控加工工艺、数控机床、 CAD/CAM技术、典型数控系统、数控机床故障分析与维修、数控机床操作技术培训和职业资格鉴定等。

就业前景: 本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良好,学生毕业后可在现代制造业中从事数控技术与现代装备的运行、编程、维护和管理等技术工作。

(2)机械加工与数控技术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掌握车、铣、磨、刨、钻等机械加工设备的工作原理、操作、调试和维护的方法;熟练掌握对材料应用及各类零件的工艺分析、规程制定、加工制造等技术;掌握电脑制图、数控加工工艺和数控加工程序编制,并操作数控加工设备,培养可从事机械加工、数控机床操作维护、数控程序编制和生产管理等工作的技能型人才。

主要课程设置:

机械制图、CAD/CAM软件、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工程力学、公差配合、机械基础、电工学、机床夹具、机械制造工艺、车工工艺、数控工艺与编程编制、企业管理等。

专业技能:

车工初级,全国制图员中级,数控车床编程及加工(中级) ,数控铣床编程及加工加工中心编程及加工。

就业去向:

主要从事数控加工工艺与数控加工程序编制、数控设备的操作及维护,数控设备的安装、调试及维修,车间生产的组织与管理工作。

(3)数控专业课程设置

《语文》 《政治》 《体育》 《数学》 《英语》 《机械制图》

《机械基础与液压技术》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 《计算机应用基础》

《数控机床编程》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 《金切原理与刀具》

《金切机床》 《机床电气》 《车工工艺学》 《电工学》 《物理》

《AutoCAD》 《数控机床结构》 《电子技术》 《机制工艺基础》

《CAXA数控车V2实例》 《微机原理PLC应用》

自动化专业需要学习哪些课程

主要课程

电路、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现代控制理论、微机原理及应用、软件技术基础、电机与拖动、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系统仿真、计算机网络、运动控制、过程控制、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原理、计算机辅助设计、专业英语、智能控制,计算机编程C语言,C++语言。

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等较宽广领域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具有自动化系统分析、设计、开发与研究的基本能力,综合素质高,具有坚实理论基础和创新能力。

扩展资料

专业方向

1、过程控制方向

以自动控制、计算机技术为支撑,针对实际工业生产过程实现自动控制,由信号检测与变换、过程控制、计算机控制系统、智能控制和现场总路线控制技术等组成方向主干课。

2、嵌入式系统方向

注重对嵌入式系统设计与软件设计能力的培养,理论结合实践,通过课堂教学、实验等多种形式的学习,培养嵌入式系统方向的专业人才;由嵌入式系统设计、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DSP技术、先进显示技术、控制电机等组成方向主干课。

3、运动控制、机器人方向

注重对学生电机系统分析与控制能力的培养,理论联系实践,通过实验培养机器人方向的专业人才,为学生以后在相关领域就业与深造打下坚实基础;由电子控制技术、力学、电机拖动、运动控制理论等组成方向主干课。

4、人工智能方向

以信息处理与模式识别的理论技术为核心,以数学方法与计算机为主要工具,研究对各种媒体信息进行处理、分类和理解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构造具有某些智能特性的系统;由计算机编程语言、机器学习算法、模式识别导论、应用统计学组成方向主干课。

数控机床课程

机械制图、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绘图(AutoCAD)、工程力学、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机械设计基础、电工学及工业电子学、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金属切削机床、夹具设计、金属切削原理及刀具、机械制造工艺学、数控加工技术、数控原理及编程、CAD/CAM应用、特种加工、工业企业管理、制图测绘、计算机操作实训、AutoCAD实训、金工实习、专业课程设计、机加工实训、数控机床操作技能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设计

(一)基础课

1.两课(132学时)

本课程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法律基础知识、思想品德修养。本课程是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主要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充分认识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奋斗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一个理论成果;深刻领会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意义,掌握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论述;使学生了解宪法、行政法、民法、经济法、刑法、诉讼法中与学生关系密切的有关法律基本知识;对学生进行普遍关心的形势、政策、人生、理想、道德、民主、纪律等方面的教育。初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做到知法、懂法,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培养学生优良的思想品质、理想和人生观,为将来从事社会实践,做一个合格的高职生打下基础。

2.体育与健康(108学时)

本课程通过体育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传授和有效的体育实践,全面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使学生喜爱体育,掌握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精神,公平竞争的态度,以及乐观、自信、进取的心理品质。

3.大学语文(60学时)

本课程主要讲授两部分,一部分以阅读为主,精选古今中外公认的文学名篇,另一部分以

写作为主,系统介绍写作知识。使学生学会欣赏文学名篇和掌握阅读方法与技巧,并

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4.高等数学(128学时)

本课程主要讲授极限与连续、一元函数微分学、积分学,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多元函数微分学,二重积分,无穷级数,常微分方程等。通过教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高等数学运算、空间想象、数形结合、思维和实际应用能力,为学习专业课打下基础。

5.大学英语(128学时)

本课程是一门基础课。以培养学生外语应用能力为教学重点,同时传授必要的语言知识。通过教学,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语言训练;培养学生较强的阅读与本专业有关的外语技术资料的能力,听说能力和基本的书写外语信函等应用文的能力,为学生进一步提高外语使用能力打好基础。

6.计算机应用基础(60学时)

主要讲授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常用操作系统的使用、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具有文字处理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信息获取、整理、加工能力,网上交互能力,为以后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二)专业课

7.机械制图与CAD(194学时,机械测绘1周,CAD实训1周)

本课程是一门技术基础课。主要讲授投影作图和机械制图等内容,使学生掌握正确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熟悉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图示能力,读图能力,空间形体的想象能力,要求学生能较熟练地绘制一定复杂程度机械零件工作图和部件装配图,并能按给定的要求正确标注尺寸、公差配合及表面粗糙度等。熟练运用计算机绘图,掌握一种计算机辅助绘图软件的应用。

8.工程力学(90学时)

主要讲授静力学、运动学、动力学和材料力学。静力学和运动学部分,使学生认识物体机械运动的基本规律,学会运用这些规律和方法分析、解决工程实际中的力学问题;材料力学部分,使学生掌握杆件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等方面的知识,能熟练地对构件进行强度和刚度计算,并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

9.机械设计基础(66学时,课程设计3周)

主要讲授常用机构的运动与动力分析、常用机械零件的设计等内容。本课程使学生掌握常用机构,具有分析机械运动和动力性能的能力;掌握通用机械零件的知识,具有分析、选用和设计机械零部件及机械传动装置的能力和查阅、运用有关资料的能力。

10.金属工艺学(66学时,金工实习5周)

本课程主要讲授金属材料来源,力学性能,晶体结构钢的热处理,常用工程材料、铸造、锻压和焊接等内容。使学生了解机械零件毛坯各种成形方法特点和应用;掌握常用工程材料的性能及金属热处理方法;具有选用材料、毛坯及分析毛坯结构工艺性的能力。

11.电工学与工业电子学(90学时,电工实训2周)

电工学部分主要讲授直、交流电路及常用电机、电器设备的应用知识。使学生了解常用电机、电器的工作原理,能看懂电器、接触器控制线路原理图。学会使用万用表示波器等常用仪表和选用常规电器元件,并能装调一般的控制电路。工业电子学部分主要讲授交、直流放大电路、振荡电路、脉冲与数字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使学生掌握电子电路的

分析方法,能阅读电子线路图,学会使用常用的电子仪器。

12.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44学时,大作业1周)

本课程公差部分主要讲授光滑圆柱公差配合、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和圆锥度结合,螺纹结合,键联接,圆柱齿轮等公差及直线尺寸链等内容。通过大型作业综合训练,使学

生掌握公差配合的概念;了解有关公差标准的规定;对图样上常见的公差标准能正确地解释和标注;能按公差选用原则,用类比法选择确定合理的公差配合。

测量技术部分主要讲授测量技术知识,光滑工件检测及光滑量规设计,螺纹、键、圆柱齿轮的测量等内容。使学生了解常用测量仪器的种类,应用范围和检测方法,能设计极限量规和位置量规。并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具有正确选用和使用现场常用测量仪器,对机械零件进行综合检测的能力。

13.液压与气压技术(44学时)

本课程主要讲授液压传动的相关知识,液压元件、液压基本回路及典型液压系统等内容,使学生熟悉常用液压元件的工作原理及选用方法;能参照说明书阅读设备的液传动系统图;通过综合实验,掌握常见故障的分析和排除方法,并具有调试和设计一定设备液压系统的能力。

14.电气控制技术(44学时)

本课程主要讲授常用低压电器,常用金属切削机床继电器故障的排除方法;可编程控制器的工作原理及用可编程控制器组成控制线路的方法。使学生能熟练地阅读常用机床可编程控制线路的原理图。对其常见的故障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并能用可编程控制器组成较复杂的控制线路

15.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66学时,设计与综合实训1周)

本课程金属切削原理部分主要讲授刀具的几何角度与切削要素、刀具材料、切削变形、切削力、切削热及温度,刀具磨损与耐用度、刀具几何参数的合理选择等内容使学生具有根据工艺要求合理选择各类刀具、确定刀具几何要素、选择切削用量和设计标准刀具能力。

16.机械加工设备(44学时,拆装1周,课程设计1周)

本课程主要讲授机床结构性能、传动、使用和机床设计基本知识等内容,使学生掌握机床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能正确选用,合理使用,维护、保养、安装、调试以及检查验收常用机床,并具有改装机床部件和设计专用机床的初步能力。

17.机械制造工艺学(66学时,课程设计1周)

本课程主要讲授工艺规程设计、典型零件加工工艺和质量,生产率,经济性综合分析等内容。使学生掌握机械加工工艺的理论知识,了解典型零件加工的常规工艺和适用的先进工艺技术,具有编制、贯彻工艺规程和分析解决工艺技术问题的能力。

18.机床夹具设计(44学时,课程设计1周)

本课程主要讲授工件的定位机构、夹紧机构和专用夹具设计等内容。使学生掌握工件的定位夹紧原理和误差分析方法,熟悉典型机床夹具的结构特点,具有设计一般复杂程度机床夹具的能力。

19.单片机原理及应用(44学时,课程设计1周)

本课程是一门专门化课程。主要讲授单片机的基本组成、原理、指令系统、存储器、接口技术与接口芯片等内容。使学生了解微处理器、存储器和接口电路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掌握硬件连接的一般方法。较熟练掌握一种典型单片机的指令系统。掌握用汇编语言进行程序设计的方法及常用接口电路的使用。初步掌握一种单片计算机的软硬件应用(如进行简单工业控制)设计。

20.数控机床操作入门(66学时)

本课程是一门专门化课程。主要讲授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主要技术参数、结构与编程、使用及日常保养等方面知识,也兼顾介绍与典型普通机床使用与保养有关的知识。培养学生正确操作典型数控机床、编制较复杂零件的加工程序的能力,具有合理选用数控机床和普通机床的类型、规格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具备分析、解决生产中与现代机床相关的实际技术问题的初步知识,具有日常保养维护、管理和改造机床的基本知识。

21.CAXA制造工程师(66学时)

本课程主要讲授CAXA制造工程师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线架造型、曲面造型、特征实体造型、数控铣加工的基本知识、数控铣加工刀具轨迹生成与编辑、轨迹生成方法分析等,使学生不仅能够掌握较强的三维造型能力和数控自动编程技巧,而且能达到计算机辅助制造的目的。

(三)选修课

22.现代礼仪

本课程主要讲授礼仪的概念、仪容礼仪、仪表礼仪、仪态礼仪、言谈礼仪、接待礼仪、现代交际礼仪等内容,使学生充分认识学习礼仪的重要意义,为提高个人竞争能力、自身修养、塑造良好个人形象、促进社会文明打下基础。

23.机械专业英语

本课程主要讲授金属力学性能、金属材料及热处理、铸造、锻压、焊接、机械零件、公差与测量、电工学、液压传动、机床、机械制造工艺与夹具、金属特种加工、刀具以及工业企业管理等机械制造专业的主要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方面的内容,使学生较全面地掌握机械制造专业方面的专业英语水平。

24.口才、应用文写作与实训

本课程主要讲授口才能力培养、口才应用和写作知识及应用文三部分。使学生具有较好的口才表达能力和应用文写作能力。

25.数控加工工艺

本课程主要讲授数控加工的工艺基础,工件在数控机床上的装夹,数控加工系统的工艺装备,数控车削加工工艺,数控铣削加工工艺,加工中心加工工艺等内容,使学生正确、合理、全面地掌握数控加工工艺,学到必要的机械加工工艺知识和数控加工工艺。

26.数控机床及其程序编制

本课程主要讲授数控机床概述,数控机床机械结构,计算机数控系统,数控机床编程基础,数控镗铣加工及手工编程,数控车削加工及手工编程等内容,使学生掌握机床、计算机、数控技术及手工编程等专业技术知识。

27.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

本课程主要讲授钳工工艺:划线、錾削、锯削、孔加工、螺纹加工、刮削、研磨、矫正和弯曲、铆接、装配知识、钻床夹具等。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钳工工艺的实际操作技术。

28.加工中心操作

本课程分为三部分,一是基础知识部分,主要讲授数学知识,公差、制图、材料、数控技术、切削刀具及切削知识、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基础知识;二是专业知识部分,主要讲授加工中心、常用刀具及辅具、机床夹具、常用测量器具、加工工艺、程序编制;三是加工中心操作及实例。使学生在就业前复习在校期间所学课程内容,为顺利就业打下基础。

(一)制图测绘及CAD实训(60学时)

通过测绘装配体,使学生了解装配体的工作原理、熟悉拆装顺序。具有手工和利用计

算机绘制装配图和零件图的能力。

(二)金工实习(150学时)

金工实习使学生获得机械制造的基础知识,完成本专业必须的基本操作训练。通过机加工工种的轮换实习,使学生具有1~2种主要机械设备的初步操作技能,为后面的专业课学习打下基础。金工实习包括钳工、车工、铣工和磨工。

钳工实习要训练学生了解钳工的工艺范围、应用及安全技术,能够正确使用钳工的常

用工具、量具,掌握金属凿削、锉削、锯割和划线等操作方法,能够按图样独立加工形状简单的零件或成品。

车工实习要指导学生熟悉车床的组成,各部分名称、作用和操作方法,车床的使用维护。掌握车外圆与端面、切槽与切断、孔加工、车圆锥面、车成型面与滚花、车螺纹等操作方法。能够按图样技术要求,独立地加工轴、套、螺纹类零件。简单车刀的刃磨。

铣、磨工实习要指导学生熟悉铣床的组成,各部分名称、作用和操作方法,铣床的使用维护。掌握铣平面、铣槽与切断、铣等分工件等操作方法。指导学生熟悉磨床的组成、各部分的名称、作用和操作方法,能进行磨削外圆与平面等的操作。

(三)电工实习(60学时)

指导学生熟悉电工常用工具、仪表及其正确使用方法;掌握室内照明线路、简单动力线路安装、维修的基本方法;熟悉常见导线和绝缘体材料、灯具、开关及熔断器等的类型与选用。了解安全用电知识和电工安全操作规程。

(四)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大作业(1周)

本环节是《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的配套实训。通过对动手操作与示范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熟练地掌握常用测量器具的使用方法,掌握尺寸测量、角度和锥度测量、表面粗糙度的测量、形状和位置误差的测量、普通螺纹联接及齿轮的测量等方法。初步认识气动、电动量仪测量,三坐标测量机测量等方法。

(五)机械零件课程设计(90学时)

目的在于进一步巩固本课程及先修课程的知识,使学生系统地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获得独立设计完整的简单机械或部件的能力,使学生初步掌握正确的设计方法,树立正确的设计思路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六)电气控制线路安装调试(30学时)

该环节与电气技术课程配套。学生独立完成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与故障排除。

(七)机械制造工艺课程设计(30学时)

要求运用所学的机械制造工艺知识,进行机械零件制造工艺的制定,训练学生根据实际加工条件,正确编制机械零件加工工艺的能力。

(八)机床夹具设计(30学时)

本课程设计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应用工艺、工装基本理论和实际知识,独立设计一般复杂程度夹具的基本能力,并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制图及使用各种资料的能力。

(九)机床拆、装、调(30学时)

指导学生了解机床装配与拆卸的工艺过程和方法,动手拆卸和装配机床部件,掌握常用拆装工具的使用,保证装配质量的技术措施。

(十)数控机床实习(30学时)

指导学生熟悉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和加工中心的组成,各部分的名称、作用、编程功能指令和操作方法,使学生初步掌握数控机床加工程序编制、操作和调整机床的方法。

(十一)单片机原理课程设计(30学时)

选择具有检测或控制的应用课题,指导学生独立完成总体设计和部分硬件、软件模块

的设计,并进行模拟调试,培养学生初步掌握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的应用能力。课程设计单独考核,考核成绩列入成绩册。

(十二)岗前培训(510学时)

为取得两种等级证书打好基础,进行为期3周的岗前培训,以期缩短上岗适应期。

(十三)公益劳动与机动(150学时)

为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技能,每学期安排一周的公益劳动。

(十四)第二课堂

为培养和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第二课堂和假期社会实践活动、课外活动、兴趣小组、专题竞赛、社会调查、社区服务、技术服务等活动。学生在三年教育时间内,应利用假期进行为期40天的社会实践;积极参加数控课程、机械制造等兴趣小组活动;根据其他有关部门的安排,参加专题竞赛、社会调查、社区服务、技术服务等活动。

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见附表3

七、教学组织

组织教学要以应职岗位的人才规格为目标,突出能力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要依据各门课程的知识、技能要求,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如模块式、CBE等,大量利用直观演示、双边教学、快速联想、小组讨论、作业练习、启发式等手段开展教学活动;教学内容应突出必需、适用、实用的原则,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并重,要以“应用”为主旨特征,各课程、单元之间不强求学科的系统性,要关注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和实验实训应以学生为中心,并注意对学生学习态度、兴趣、习惯、品质、意志等方面的培养,使其职业技能达到从事相应职业岗位(岗位群)工作所需的要求和标准。

(一)基础课

从应职岗位需求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的文化基础,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适宜的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应是教法改革和内容选择,并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再学习的能力。根据教学内容,教师恰当地分配每一次课的时间,确定自学讨论、讲授、实验与练习所占的时间比例。同时使学生在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上为续课程打下基础。

利用第二课堂活动。以形势报告、文艺汇演、音乐、美术欣赏及心理健康咨询等提高学生素养;结合“两操一课”与体育竞赛增强学生体质;开展英语知识竞赛、演出与口才训练、书法、绘画、微机强化等培训班培养学生的特长,提高学生推销自己的能力,增加就业机会。

(二)专业课

1.课堂教学:以适用、实用为原则,优化知识技能结构,形成与应职岗位相一致的教学内容。从应职岗位需要出发,将各课程的知识与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精讲多练,突出能力教育。各课程要根据本专业在社会生产中的发展规律和生产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作好时续上的必要调整。要积极探索以学生为主体的各种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和影视、电脑课件等现代教学手段,并注重教学信息资料单、作业单、技能单、图表图像等教学资料的建设,提高教学效果。要引导学生选择好规定学分的选修课,并精心组织教学,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2.教学实训:根据教学进程,安排在恰当时间。具体安排时间或全部集中或以周为单位分散。要充分认识教学实训对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认真准备好实训大纲,精心组织。充分利用实验室和校内外实训基地,按照应职岗位需要进行专项技能培训。让学生在实践中多做、反复做,使其把主干课程的知识与专业技能联系起来,进一步强化综合技能,教学实训重点是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所以,还要重视学生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精神的教育和培养。

3.岗前实训:最后一学期,以顶岗形式安排就业前综合实训。模拟顶岗,强化训练,使学生稳定的掌握所学的各项知识和技能,并将各专项技能联贯起来形成职业岗位能力,

以缩短进入实际工作岗位的适应期,增强就业能力。

(三)供职技能教育

包括口才与演讲、书法与写作、公共关系学、人际关系学、人才市场消息、就业与创业指导、职业道德等多方面的内容。主要通过选修课和晚自习、第二课堂活动培养,达到增强供职技能的目的。

八、成绩考核

(一)本计划设置的所有必修课和学生选定的选修课及岗前实训等均在教学过程中或完成教学目标时进行知识和技能考核,合格者取得该课程学分。

(二)理论知识成绩采用百分制,技能成绩按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评定。专业课理论知识和技能两项考核中有一项不合格者,定为该门课程不合格,不能取得相应学分。

技能考核应根据应职岗位技能要求,确定其相应的主要技能考核项目,由专业课教师组织考核。

(三)教学实训、岗前实训由指导教师和实训基地共同组成考核小组考核,内容包括综合技能和工作态度。成绩按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评定。及格者取得相应学分。

(四)计算机应用能力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并获取等级证书。

岗前实训结束后,按照《职业技能鉴定规范》要求,学生参加职业技能鉴定,获得教育部的计算机二级考试、劳动部高级数控工艺员和劳动部高级车工(或钳工、铣工、焊工等)职业资格证书。

(五)英语水平达到国家四级标准并获得等级证书

(六)学生学习质量评定采用学期成绩分。

学期成绩分=∑(换算前课程成绩×所得课程学分)+奖励成绩分

课程成绩=(理论成绩+技能成绩)÷2

技能成绩按“优90分,良75分,及格60分”折算。

(七) 考试方法:采用笔试、口试;闭卷、开卷;抽查、实际操作等方法。

九、学分计算

(一)一门课程按每16个学时1学分计算。

(二)教学实训、岗前实训、公益劳动按1 周1 个学分计算。

(三) 算机应用和职业资格证书每个计2学分。

数控车床都学习哪些知识?入门课程是什么?

一、数控车床都学习的知识:

1、机床结构的介绍

控制轴X、Y、T、C及作用,液压冲头部分,工作台,各气动组件名称及作用

2、各伺服轴的传动原理

控制轴X、Y、T、C及作用,机床共有X、Y两个直线坐标轴,左右移动的为X轴,前后移动的为Y轴,通过夹钳的夹持使钢板前后左右移动到需要冲压的地方。T轴为模具库,主要用于模具的储存和调用,当执行选刀程序时,将相应的模具转到冲头下。模位数根据机床犁号的不同可分为20,24,32,40等。C轴为可旋转工位的控制,通常配置两个工位,可以扩大模具的使用范刚,它可在0—3 59.999问自由旋转,可以加工比较复杂的图形。

3、模具的拆装,保养及安装板材厚,材料硬,步冲加工都会使得模具寿命缩短。把模具往模位里放之前,模位的周围要擦干净,清扫完后,往凸模上喷些油,然后插入模位里,凹模可川样放入工位里。

4、上下模具同心度需要校正的判断标准

当安装了新的模具或者安装了已经研磨好的模具,首先确认模具的问隙和板材匹配。如果加工工件时,才冲了几次就发现冲孔毛刺较人,取出模具观察,模具的磨损程度,可以从边缘判断,边缘部分变圆或下了霜…样发白,尤其是刃口的对角。可以判断出同心度需要校正。步骤如下:松开四只压紧螺钉将芯棒放入镶套内,芯座装入下模庶该工位转至打击头下,芯棒进入芯座内,转盘定位销入、紧同四只压紧螺钉,注意要加防松胶取出芯棒,芯座,转到换模位置可卸掉芯棒和芯座

5、上下转盘错误后的同步校正

如果因为撞料等原因而使上、下转盘工位错位,就必须进行同步调整,依据如下步骤:

A、松开下或上转盘的涨紧。

B、手动方式下,将下转盘Tl转到打击头下。

C、用手盘动上转盘Tl转到打击头下。

D、销入、销出几次。

E、微调上、下转盘,直到销入后转盘晃动最小。

F、销入的情况下,紧固下或上转盘的涨紧即可。

G、将T轴重新回一下参考点。

6、模具入模量及封闭高度调节

模具的入模最根据模具冲孔后,废料是是否可以落下,正常入模最为1mm左右。长导向模具封闭高度207MM短导向模具封闭高度140MM

7、油水分离放水方法,油雾器加油的方法,气动系统有油雾器提供润滑油,应经常检查油雾器的油位,油太少时,应及时补足。气路上的储气罐每周应放水一次。放水时应切断气源供应,用内径£10,长1米气管,一头与储气罐下面的弯嘴放水阀上相连并紧同,另一头引向积水桶,缓慢打开放水阀的手柄,直至把水放净,旋同防水阀的手柄,接通气源,恢复正常工作状态。

8、调压阀,节流阀的调整方法。

9、冲头到上模打击头的距离确认。

10、转盘原点机械调整方法,上,下转盘是由数字式AC伺服电机驱动,电机通过挠性联轴器联到齿轮减迷箱的输入端,减速箱的输出经链条和齿轮传动上,下转盘。调整好的链条应有6-13毫米的下垂度。

11、模具的刃磨

模具应尽早重复研磨,这样会寿命会延长。模具的磨损程度,可以从边缘判断,边缘部分变圆或下了霜一样发白,这时请研磨,该研磨时候不研磨,模具会急刷磨损。凸凹模如果在适当的时候研磨,使用寿命可延长3倍。从新模具到需要研磨,其间的冲压次数根据板材厚度而不同。厚板的冲孔,凸模的磨损很厉害,必须比凹模多研磨,研磨后凸H模的边缘应呈直角,边缘部是冲压材料时承受冲击和压力的部分。

12、转盘:链条的涨紧和同步的调整,同步带是准确传动的保证,一般我们要求要涨紧,如果发现松驰只须将张紧轮张紧,要求上、下张紧力一致。链条是工位准确到位的保证,它只是一个粗略定位,所以我们要求链条要有一定的松驰,不能张得太紧,也不能张得太松。太紧有可能定位销插不入,太松转盘晃动就会加大。

13、床身各气动元件名称及作用

气动夹钳.用于夹持工件。转盘定位气缸.用于定位上,下转盘,使得上,下转盘同步气动原点气缸.用于丁件定位的基准旋转定位气缸一用于旋转工位,实现360度旋转再定位气缸一工件再超出1次加工范围,需要2次定位的时候使用。

14、模具问隙与加T板材厚度的关系,下模的问隙是根据加工的板厚确定的,如加工2MM板的下模不可加工3MM的板也不可加工1MM的板,否则会加剧磨损甚至打碎模具。模具的间隙是冲孔加工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如果间隙不合适,会使得模具寿命短,或出现毛刺,使得切口形状不规则,脱模力增大等。

二、数控需要学习的入门课程有:

《机械识图》、《机械基础》、《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机床夹具》。《数控加工工艺学》、《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

钳工 车工 数控机床工 维修电工这些工种具体是做什么的 哪一个的前景好

紧车工慢钳工,吊儿啷铛是电工。我现在从事的就是这三种职业于一身的工作。钳工分多少种,比如打眼钳工,划线钳工,组装钳工,维修钳工等等。钳工涉汲的方方面面太多了,想要学成真的很不易,没有六七年的时间你不能学到什么,而且钳工是最需要实践经验的工作,要经常学习、动手才能掌握。但正因为这样,现在的好钳工是越来越少了。如果真能学成的话,那么收入一定不少,前景还是不错的。车工,现在太普遍了,只是一般而已,也就不多说了。数控最好不要学,一个工厂里只要有几个数控的师父就够了,其他的人可以是学徒等人。再者,数控加工大部分都是成批量的加工,很少有学徒学习的机会。还有,现在学数控的人真是太多了,这么多的人也就不值钱了。数控加工是按计件的,也就意味着你一天的收入就是这么一点,老板才不会让你拿到更多的钱。维修电工在现在来说还是不错的,因为我走过这么多的厂子,只有一个电工能和我相比,也就是说好电工真是太少了,但是,电工真的那么难学吗?不是的,维修电工要比其他的任何工作都好学习。最少我是这么认为的。出徒快,工作简单,但危险性略大一点。

数控车工都学什么科目

中等职业学校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课程设置

一、招生对象与学制

本专业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学制3~4年。

二、培养目标与业务范围

(一)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数控加工和数控设备操作人员与管理人员。

(二) 业务范围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数控设备及自动生产线的操作、调试、维护和保养工作,也可从事生产现场工艺实施、数控软件使用、数控编程、数控改造、设备管理、质量检测和产品销售等工作。

三、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要求

1. 具备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

2. 掌握机械和电气技术的基本知识,具备初级钳工和电工基本技能。

3. 掌握数控设备工作原理和结构的基本知识,具备数控设备的中级操作技能,具备调试、维护、保养、数控设备和对设备实施数控改造的初步能力。

4. 掌握现代制造技术的基本知识,具备使用CAD/CAM/CAPP等软件、实施工艺、数控编程、设备管理、质量检测和产品销售的基本能力。

5. 具备应用计算机和网络进行一般信息处理的能力。

6. 具备阅读本专业英文资料的初步能力。

7. 具有继续学习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四、课程设置及教学要求

(一) 必修课程

1. 德育(188学时)

(1) 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34学时)

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与职业指导。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职业、职业素质、职业道德、职业个性、职业选择、职业理想的基本知识与要求,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掌握职业道德基本规范,以及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途径,陶冶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形成依法就业、竞争上岗等符合时代要求的观念;学会依据社会发展、职业需求和个人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设计的方法;增强提高自身全面素质和自主择业、立业创业的自觉性。

(2) 法律基础知识(31学时)

法律基础知识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法律基础知识教育。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宪法、行政法、民法、经济法、刑法、诉讼法中与学生关系密切的有关法律基本知识,初步做到知法、懂法,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指导学生提高对有关法律问题的理解能力,对是与非的分析判断能力,以及依法律己、依法做事、依法维护权益、依法同违法行为作斗争的实践能力,成为具有较高法律素质的公民。

(3) 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67学时)

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其任务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和政治学说的基本观点,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对学生进行经济和政治基础知识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常见的社会经济、政治现象,提高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活动的能力,为在今后的职业活动中,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打下基础。

(4) 哲学基础知识(56学时)

哲学基础知识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及基本观点的教育。其任务是:通过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与自己的社会实践、人生实践和职业实践密切相关的哲学基本知识;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分析最常见的社会生活现象,初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将来从事社会实践打下基础。

2. 语文(226学时)

在初中语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现代文和文言文阅读训练,提高学生阅读现代文和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加强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加强写作和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和日常口语交际水平。通过课内外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接受优秀文化熏陶,形成高尚的审美情趣。

3. 数学(237学时)

在初中数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知识。必学与限定选学内容:集合与逻辑用语、不等式、函数、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数列与数列极限、向量、复数、解析几何、立体几何、排列与组合、概率与统计初步。选学内容:实用微积分。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基本运算、基本计算工具使用、空间想像、数形结合、思维和简单实际应用等能力,为学习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4. 英语(263学时)

在初中英语的基础上,巩固、扩展学生的基础词汇和基础语法;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和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使学生能听懂简单对话和短文,能围绕日常话题进行初步交际,能读懂简单应用文,能模拟套写语篇及简单应用文;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继续学习的能力,并为学习专门用途英语打下基础。

5. 计算机应用基础(146学时)

在初中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常用操作系统的使用、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电子表格软件的使用、数据库基本操作和使用、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具有文字处理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信息获取、整理、加工能力,网上交互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6. 体育与健康(194学时)

在初中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体育与卫生保健的基础知识和运动技能,掌握科学锻炼和娱乐休闲的基本方法,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培养自主锻炼、自我保健、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的意识,全面提高身心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终身锻炼、继续学习与创业立业奠定基础。

7. 机械制图(130学时,另有测绘及计算机绘图实验专用周2周)

本课程主要讲授投影作图、机械制图、极限与配合等内容,使学生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和作图方法,机械制图、极限与配合的国家标准。能熟练阅读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和部件装配图,能徒手绘制较简单的零件图和部件装配图,能熟练使用一种计算机绘图软件。

8. 机械工程材料(51学时)

本课程主要讲授常用机械工程材料和金属材料热处理的基本知识。使学生了解机械工程材料的类别、性能和用途,初步掌握机械工程材料选用原则和加工工艺特点。

9. 机械设计基础(125学时,另有课程设计1周)

本课程主要讲授机械运动的基本规律,杆件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基本知识,常用机构和机械零件等内容。使学生具有分析、选用和设计机械零部件及简单机械传动装置的初步能力,具有维护机械传动装置的能力。

10. 电工与电子技术(135学时,另有实验专用周2周)

电工技术部分主要讲授交直流电路、电机、电器、供电和用电的基本知识。通过实验实习使学生达到初级电工的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

电子技术部分主要讲授常用半导体元件、基本放大电路、运算放大器、电源电路、数字与脉冲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应用。使学生初步掌握电子电路的分析方法,能阅读简单的电子电路图,通过实验实习使学生能装配调试简单的电子装置。

11. 设备控制基础(100学时,另有实验专用周2周)

本课程主要讲授流体传动与电气控制的基本原理,常用元件,基本电路、液路与气路,典型系统等内容。使学生掌握电、液、气系统故障分析与排除的基本方法,并具有设计简单系统的初步能力。

12. 测量技术(47学时,另有实验专用周1周)

本课程主要讲授几何量的测量技术。通过实验和实验专用周,使学生掌握尺寸、形状、位置、表面粗糙度、锥度、螺纹及齿轮的基本检测技术,学会使用生产现场的常用工检量具。

13. 微机原理与应用(50学时)

本课程主要讲授微机的基本结构、指令系统、接口技术、单片机的原理及应用等内容。使学生初步掌握单片机在工业控制中的基本应用方法。

14. 数控系统(62学时,另有实验专用周1周)

本课程主要讲授CNC系统的基本结构、传感器原理及测量电路、伺服系统,数控系统的连接、参数设定及调试等内容。使学生掌握数控系统调试和维护保养的基本方法。

15. 数控设备与编程(98学时,另有实验专用周2周)

本课程主要讲授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加工中心、数控电火花机床、数控线切割机床和数控冲床等设备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维护保养和程序编制等内容。使学生掌握常用数控设备操作、编程、调整和维护保养的基本理论及方法,达到中级数控设备操作工技能鉴定要求。

16. 数控加工技术(98学时,另有实验专用周2周)

本课程在机械加工工艺、刀具、夹具和机床辅具等内容的基础上主要讲授数控机床的加工方法与工艺。使学生掌握机械加工工艺的基本理论和简单零件数控加工工艺的编制方法,能正确选用数控标准刀具、夹具和辅具,会设计简单夹具和辅具。

17. 机电专业英语(69学时)

本课程主要训练学生阅读数控设备及系统等方面的专业英文资料,使学生初步具备阅读英文数控设备说明书的能力。

18. 企业管理及营销(63学时)

本课程主要讲授现代企业管理和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使学生初步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市场营销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二) 公共选修课(192学时)

各学校在制定实施性教学计划时,可根据区域经济特点和学校具体情况,面向全校学生开设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课程,如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环境保护、网络技术、多媒体与图形处理、舞蹈、音乐欣赏、书法和工艺美术等。

(三) 专门化方向选修课(192学时)

各学校在制定实施性教学计划时,可根据区域经济、行业特点、企业要求、技术发展和学校具体条件,确定专业的专门化方向选修课程及内容。例如,可开设计算机工业控制、设备造型设计、调速系统、经济型数控系统应用、设备数控改造设计、可编程控制器等课程。

五、实践教学环节及要求

(一) 必修实践教学环节(45周)

1. 实验(含实验专用周12周)

实验包括课程教学中的实验和实验专用周。课程教学中的实验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规定开设;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除在课程教学期间开设实验外,还安排有实验专用周,实验专用周一般在课程结束后集中时间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训练。本专业在“机械制图”、“电工与电子技术”、“设备控制基础”、“测量技术”、“数控系统”、“数控加工技术”和“数控设备与编程”课程中安排有专用周。

2. 教学实习(21周)

教学实习包括钳工4周,电工4周,机械拆装1周,普通车、铣床加工3周,数控设备操作与编程9周。钳工和电工应达到初级工操作技能水平,数控设备操作按相应中级工技能要求进行培训和考核。

3. 生产实习(1周)

生产实习的目的是通过参观现代制造企业,了解生产现场组织管理,生产现场技术员的知识与能力要求,数控设备安装、调试、维护保养和编程使用的方法。

4. 课程设计(1周)

课程设计是学生在学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之后,进行综合训练的有效方法。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设计原则、设计步骤、零部件选择方法。本专业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中设置有课程设计。

5. 毕业综合训练(10周)

毕业综合训练是学生在校期间最后一个重要的综合性教学环节,应结合学校及学生选定的专门化方向和用人单位的要求,进行毕业设计、强化实践训练或毕业顶岗实习等综合训练,以提高学生就业上岗适应能力和工作能力。

(二) 选修实践教学环节(6周)

各学校根据区域经济和行业特点以及学校选定的专门化方向、毕业生就业单位的要求,开设相应的供学生选修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以满足所选专门化方向的能力培养需要和毕业生就业单位的要求。

六、教学时间分配(供参考)

教学活动时间分配(供参考) 单位:周

环节

学期 理论教学 考

试 实验专用周 课程设计 教 学 实 习 生产实习 毕业综合训练 入学毕业教育 公益劳动军训 选修实践教学 机

动 假

期 总

工 电

工 拆

装 机

工 操作编程

1 17 1 0.5 2 0.5 4 25

2 15.5 1 2 1 0.5 6 26

3 14.5 1 4 1 0.5 4 25

4 12.5 1 2 4 1 0.5 6 27

5 15.5 1 1 1 1 1 1 0.5 4 26

6 12.5 1 3 3 1 0.5 6 27

7 9.5 1 9 1 0.5 4 25

8 0 4 10 0.5 6 0.5 21

合计 97 7 12 1 4 4 1 3 9 1 10 1 8 6 4 34 202

注:在第八学期根据学生就业单位要求及情况确定选修实践教学内容。

课程教学时间分配(供参考)

序号 课 程 名 称 课时 考试学期 课程

设计 实验

专用周 理论教学各期周学时

周数 学期 周数 学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17 15.5 14.5 12.5 15.5 12.5 9. 5 0

必修课 2282

文化基础课 1254

1 德育 188

(1) 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 34 2

(2) 法律基础知识 31 2

(3) 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 67 2 3

(4) 哲学基础知识 56 2 2

2 语文 226 1、3 4 4 4 3

3 数学 237 1、2 6 4 5

4 英语 263 1、3 4 4 4 6

5 计算机应用基础 146 2 4 5

6 体育 194 2 2 2 2 2 2 2

专业理论课 1028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31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