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台式机电源怎么修 台式机电源维修方法【详细介绍】
台式机电脑在使用的过程中有时候会觉得运行起来不太稳定,这基本是电源的原因。电源提供的动力是保证电脑稳定运行的前提,如果电源能力不足了,则会严重影响电脑的CPU、内存等的运行。严重了还有可能会损坏硬件。电源如果出现了故障会给我们使用电脑带来极大的不方便。台式机电源怎么修?我将在本文为大家详细全面的介绍下台式机电源的常见故障及其维修方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台式机电源怎么修?
由电源造成的故障约占计算机整机各类部件总故障数的20%~30%。而对主机各个部分的故障检测和维修,也必须建立在电源供应正常的基础上。下面我们对电源的常见故障做一些讨论。 微机电源一般容易出的故障有以下几种:保险丝熔断、电源无输中或输出电压不稳定、电源有输出但开机无显示、电源负载能力差以及屡烧保险管。下面分别介绍其检修方法:
1.保险丝熔断
出现此类故障时先打开电源外壳,检查电源上的保险丝是否熔断,据此可以初步确定逆变电路是否发生了故障。若是,则不外如下三种情况造成:输入回路中某个桥式整流 二极管 被击穿;高压滤波电解电容C5、C6被击穿;逆变功率开关管Ql、Q2损坏。
其主要原因是因为直流滤波及变换振荡电路长时间工作在高压(十300V)、大电流状态,特别是由于交流电压变化较大、输出负载较重时,易出现保险丝熔断的故障。直流滤波电路由四只整流二极管、两只100kΩ左右限流电阻和两只330uF左右的电解电容组成;变换振荡电路则主要由装在同一散热片上的两只型号相同的大功率开关管组成。
交流保险丝熔断后,关机拔掉电源插头,首先仔细观察电路板上各高压元件的外表是否有被击穿烧糊或电解液溢出的痕迹。若无异常,用万用表测量输入端的值:若小于2OOkΩ,说明后端有局部短路现象,再分别测量两个大功率开关管e、c极间的阻值;若小于100kΩ,则说明开关管已损坏,测量四只整流二极管正、反向电阻和两个限流电阻的阻值,用万用表测量其充放电情况以判定是否正常。
另外在更换开关管时,如果无法找到同型号产品而选择代用品时,应注意集电极-发射极反向击穿电压Vceo、集电极最大允许耗散功率Pcm、集电极-基极反向击穿电压Vcbo的参数应大于或等于原晶体管的参数。还一个要注意的是:切不可在查出某元件损坏时,更换后便直接开机,这样很可能由于其它高压元件仍有故障,又将更换的元件损坏。一定要对上述电路的所有高压元件进行全面检查测量后,才能彻底排除保险丝熔断故障。
2、无直流电压输出或电压输出不稳定
若保险丝完好在有负载情况下各级直流电压无输出,其可能原因有:电源中出现开路、短路现象;过压、过流保护电路出现故障;振荡电路没有工作;电源负载过重;高频整流滤电路中整流二极管被击穿;滤波电容漏电等。
处理方法为:用万用表测量系统板十5V电源的对地电阻,若大于0.8Ω,则说明系统板无短路现象。将微机配置改为最小化,即机器中只留主板、电源、蜂鸣器,测量各输出端的直流电压,若仍无输出,说明故障出在微机电源的控制电路中。控制电路主要由集成开关电源控制器(TL-496、GS3424等)和过压保护电路组成,控制电路工作是否正常直接关系到直流电压有无输出。过压保护电路主要由小功率 三极管 或可控硅及相关元件组成,可用万用表测量该三极管是否被击穿(若是可控硅则需焊下测量),相关电阻及电容是否损坏。
3、电源有输出,但开机无显示
出现此故障的可能原因是"POWER GOOD"输入的Reset信号延迟时间不够或"POWER GOOD"无输出。 开机后用电压表测量"POWER GOOD"的输出端(接主机电源插头的1脚),如果无+5V输出再检查延时元器件;若有+5V输出则更换延时电路的延时电容即可。
4、电源负载能力差
电源在只向主板、软驱供电时能正常工作,当接上硬盘、光驱或插上内存条后,屏幕变自而不能正常工作。其可能原因有:晶体管工作点未选择好,高压滤波电容漏电或损坏,稳压二极管发热漏电,整流二极管损坏等。调换振荡回路中各晶体管,使其增益提高,或调大晶体管的工作点。用万用表检测出有问题的部件后,更换可控硅、稳压二极管、高压滤波电容或整流二极管即可。
5、屡烧保险管
如果电源保险管屡屡烧断,则故障部位在变压器初级绕组前电路的可能性最大。这时可更换保险管加电试验。若接通市电保险管立即烧断,则证明交流输入电路有短路现象,可在整流桥堆源风扇旋转正常,而且测试各直流输出电压正常,则说明故障在噪声滤波电路中。
选购一块质量、功率优良的电脑电源对我们的电脑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随着高性能的芯片产生耗电量也随着增加,品质优良的电脑电源才会提供电脑正常稳定的功率,让电脑正常工作。
电源的异常会给电脑的使用带来很多问题,大家使用电脑的时候尽量选择匹配的质量可靠的电源。如果型号不匹配或者质量不可靠很容易损害硬盘,使硬盘出现坏磁道。虽然硬盘可以修复,但最好的办法还是更换电源。我在文中介绍的这些台式机电源怎么修的方法是很实用的,小伙伴们如果遇到了这方面的问题不要着急,按照我说的方法试一下,说不定就没问题了呢。
问下电路板维修方法有哪些?
一、万用表测试SMT元件的诀窍
部分贴片元件很是细小,显然用万用表直接测量的方式并不适用,一是操作过程容易造成短路,二是涂有绝缘涂层的电路板接触不到元件管脚的金属部分。如果经常需要测量这样的元件,这个诀窍几乎完美解决测量上的问题。
用两根最小号的缝衣针,针尖要锋利的,将之与万用表笔靠紧固定,然后用一根多股电线里的细铜线将表笔和缝衣针绑在一起,如有必要还可以用焊锡焊牢。这样的一双类似于“炸豆腐专用筷”的加长表笔,在测量的时候利用针尖的锋利轻易刺破绝缘涂层,接触到需要连接部件的金属部分,即避免短路现象的产生,也不必再浪费时间去除表层绝缘材料。(老板再也不用担心我弄坏电路板了)
二、公共电源短路检修小窍门
电路板维修中,碰到公共电源短路的问题往往得多费一些脑细胞,毕竟很多器件都共用同一电源,于是出现问题时每一个用到此电源的器件出现短路现象都可能是问题所在,通俗的讲就是每一个参与的器件都可能出现问题。如果电路板上元件不多,那就能庆幸的采用“锄大地”的方式终究能找到短路点,如果元件太多,这种地毯式排查的方式估计是行不通的,能找到故障元件占运气成分居多,这还得是锄的精准才行,一旦锄的过程出现操作问题,很有可能没把坏的器件给挖出来,反而尴尬的把线路板的其他器件弄坏了。在此介绍一个以自身经验总结出来的比较管用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往往能够很快地寻找到故障点。
怎样维修电路板?
电路板维修的几项原则电子技术硬件功底深厚的维修人员并对维修工作布满了信心。但如果方法不当工作起来照样事倍功半。那么怎样做才能更好地提高维修效率呢?这就是下面要讨论的几个原则供同行参考。使维修工作有条不紊按顺序有步骤地进行。
一、先看后量 对待修的电路板首先应对其进行目测。必要时还要借助于放大镜观察。
主要看:
1、是否有断线和短路处;尤其是电路板上的印制电路板连接线是否存在断裂粘连等现象;
2、有关元器件如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等是否存在断开现象;
3、是否有人修理过?动过哪些元器件?是否存在虚焊漏焊插反插错等问题。 排除上述状况后这时候先用万用表测量电路板电源与地之间的阻值通常电路板的阻值不应小于70Ω。若阻值太小,才几或十几欧姆。说明电路板上有元器件被击穿或部分击穿就必须采取措施将被击穿的元器件找出来。具体办法是给被修板加电(注意!此时一定要搞清该板的工作电压的电压值与正负极性不可接错和加入高于工作电压值。否则将对待修电路板有伤害!老故障没排除又增新毛病!!)用点温计测电路板上各器件的温度,温度升的较快较高的视为重点怀疑对象。若阻值正常后再用万用表测量板上的阻容器件二、三极管场效应管以及剥段开关等元器件。其目的就是首先要确保被测量过的元器件是正常的。能用一般测试工具(如万用表等)解决的问题就不要把它复杂化。
二、先外后内如果情况允许最好是有一块与待修板一样的好电路板作为参照。然后使用测试仪的双梆VI曲线扫描功能对两块板进行好、坏对比测试。开始的对比测试点可以从电路板的端口开始;然后由表及里尤其是对电容器的对比测试。这可弥补万用表在线难以测出电容是否漏电的缺憾。原则三:先易后难 为提高测试效果在对电路板进行在线功能测试前应对被修板做一些技术处理以尽量削弱各种干扰对测试过程中带来的影响。
具体措施如下:
1、测试前的准备将晶振短路(注意对四脚的晶振要搞清那两脚为信号输出脚可短路此两脚。记住一般情况下另外两脚为电源脚千万不可短接!!)对于大容量的电解电容器也要焊下一脚使其开路。因为大容量电容的充放电同样也会带来干扰。
2、采用排除法对器件进行测试对器件进行在线测试或比较测试过程中凡是测试通过(或比较正常)的器件请直接确认测试结果给以记录。对测试未通过(或比较超差)的可再测试一遍。若还是未通过也可先确认测试结果。这样一直测试下去直到将板上的器件测试(或比较)完。然后再来处理那些未通过测试(或比较超差)的器件。对未通过功能在线测试的器件有些测试仪器还提供了一种不太正规却又比较实用的处理方法:由于该种测试仪器对电路板的供电还可以通过测试夹施加到器件相应的电源与地线脚上若对器件的电源脚实施刃割则这个器件将脱离电路板供电系统。这时再对该器件进行在线功能测试;由于电路板上的其他器件将不会得电工作消除了干扰作用。此时的实际测试效果将等同于“准离线测试”测准率将获得很大提高。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