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隧道内施工用电安全措施
- 2、隧道灯的安装要求
- 3、隧道照明灯如何选用
- 4、隧道灯光照明规定
- 5、隧道灯安装的标准??
隧道内施工用电安全措施
1、进洞作业规定
机械操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设备的性能和操作规程,严格按标准作业,所有工作人员应持证上岗,按规范施工;必须严格佩戴劳动防护用品;必须严格劳动纪律,严禁酒后上岗,严禁在工作岗位上打闹,严禁穿拖鞋上班作业,工作人员必须熟知消防和设备报警信号。
2、出渣、运输作业规定
机械装渣作业应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并不得损坏已有的支护及临时设备,在台阶或棚架上向下扒土时,土堆应稳定,防止滑坍伤人;卸渣时应有专人指挥卸渣、平整,并且在弃土场的边沿处有明显的标志,现在指挥人员必须有明显的指示手势或警示信号。
3、隧道通风与除尘的安全规定
通风系统应有足够的能力并保证空气中含有的有害气体、粉尘等物质的浓度不超标;洞内通风系统应设有专职人员管理,风机管路吊挂必须牢固,漏风处要及时修补,保证通风效果良好;做好施工防尘措施,喷雾洒水并密封尘源,使粉尘与操作人员隔离,搞好个人防护。
扩展资料
公路按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等级:
1、高速公路为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应全部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
四车道高速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25000~55000辆。
六车道高速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45000~80000辆。
八车道高速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60000~100000辆。
2、一级公路为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可根据需要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
四车道一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15000~30000辆。
六车道一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25000~55000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隧道施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隧道
隧道灯的安装要求
1 划线定位:安装施工图纸的灯具安装高度先确定安装位置、测量高度时要利用已经形成的参考物作为测量基础(如已经完工或初步完工的隧道路面等),先划出一条水平的安装基准线,保证灯具安装高度水平一致,然后安装施工图的灯具距离定位灯具位置。
2灯具支架安装:在已经确定的位置上安装灯具支架,安装时注意灯具的型号,灯具支架的孔距和相互距离。
3灯具安装:按照图纸要求的型号,安装灯具、灯具安装前要将灯具打开检查,保证光源、触发器、整流器、电容安装完好。
4接线:接线时按A、B、C三相循环链接灯具,保证三相电流平衡;如图纸要求保护电缆,则灯具连接线穿保护管;
5调试:灯具安装接线完成以后,每个回路单独进行调试,确保单个回路正常。
6回路调试正常后,将灯具尾线固定。固定时要求方式统一,线性整齐美观。
电缆敷设
电缆敷设分干线电缆,支线电缆、接地线缆
1 前期检查:安装线路路由由核查现场情况确定电缆敷设方式:对已经存在的预埋管道或其他单位施工的与埋管道要预先进行试通,确保可以正常铺设电缆。隧道施工中,要重点检查电缆沟到配电箱预埋管、配电箱到桥架预埋管、过弧预埋管,对不同的管道,对照图纸预埋的管道、管径偏小的管道进行统计,将统计数据包给监理办。协商处理方案,并尽快处理。
2电缆沟支架安装:需要沟敷设电缆中,先对电缆沟进行测量,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计电缆沟尺寸,及时采购。安装时先画出基准线,确定支架安装位置后再进行安装,保证支架高度一致。
3电缆沟敷设扁钢:电缆沟敷设电缆中,地线采用扁钢,则敷设电缆前先将接地扁钢焊接好。扁钢需要防腐处理,扁钢连接处必须满焊,扁钢搭建长度应大于扁钢宽度2倍以上,扁钢要进与每个电缆沟支架牢固焊接,并相隔一定的距离与接地极连接,对焊接处理进行防腐处理,出口接地扁钢联合接地。
4干线电缆敷设:干线电缆分电缆沟内敷设和桥架敷设。
1电缆沟内敷设:电缆在支架上分层水平敷设,一般长距离电力电缆或者粗电缆敷设在下层(当有高压电了或控制电缆时,高压电缆在最下层,其次是控制电缆,最后是电力电缆。)短距离电缆电缆或者细电力电缆设在最上层。敷设中禁止电缆交叉叠压,并留有一定余量,以免电缆缩短收到拉力。在每个电缆沟支架处对电缆进行绑扎固定、电缆进、出控制配电箱时要留有适当余量。
2桥架敷设:电缆在桥架上水平敷设,一般长距离电缆敷设在外侧,短距离电缆敷设在内测,尽力避免电缆交叉的叠压,并留有一定余量,以免电缆缩短受到拉力。电缆每隔1m-1.5m进行捆扎固定,电缆进出控制配电箱时要留有适当余量。
5直线电缆敷设:隧道照明支线电缆一般在桥架上敷设,和灯具连接,一般连接方法分为:预分支电缆连接,穿刺线夹连接和普通干包连接。灯具接线一般按照A、B、C三相火线循环连接,以保证三相电流平衡。支线电缆接线中一定要处理好接口处和支线电缆头的绝缘处理.防止打铁短路。支线电缆在桥架和进出控制配电箱处留有适当余量。 疏散指示灯支线敷设一般在电缆沟敷设或者穿管敷设,和灯具连接,连接方法分为:预分支电缆连接,穿刺线夹连接和普通干包连接。灯具接线一般按照A、B、C三相火线循环连接,以保证三相电流平衡。线缆敷设时要预留适当余量。当穿管敷设时要预先检查试通预埋管,没有问题后再穿线。
6接地线缆敷设:电缆沟地线一般采用扁钢接地,接地线截面除设计另有要求外,均采用40x4镀锌扁钢或者直径16圆钢.接地线每间隔一定距离于接地极连接,连接处均需电焊或气焊,焊口进行防腐处理,接地搬间距由设计决定,一般宜为5米,桥架接地线一般采用扁钢或者铜芯电缆,并间隔一定距离通过预埋管与电缆沟接地线连接或者与接地极连接。
7电缆标示牌:为接线和以后维修方便,每根电缆上都要有标示牌,标明电缆回路编号、起点,终点相电缆型号。要求母条回路两端必须有标示牌,路由中,每个电缆竖井、弯道处、电缆分岔处都必须有标示牌.其它路由每间隔5-10米要有标示牌。
隧道照明灯如何选用
一:一般照明
一般照明包括保证隧道内正常行车所必需的基本照明和消除出入口“白洞”和“黑洞”效应的加强照明。隧道基本照明布灯方案为:两侧交错布灯,间距为10m,灯具安装于距路面中心5.3m处的隧道侧壁上。为了美观,加强照明灯具的安装高度同基本照明保持一致,并均匀布设于基本照明灯具间。
按规范要求一般照明为一级负荷。根据《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 16-92)第11.8.6条要求:“特别重要的照明负荷,宜在负荷末级配电盘采用自动切换电源的方式,也可采用由两个专用回路各带约50%的照明灯具的配电方式。”显然,“在负荷末级配电盘采用自动切换电源的方式”不适于隧道照明,本隧道采用“由两个专用回路各带约50%的照明灯具的配电方式”。这样即使在有一路电源或一台变压器检修或故障的情况下,也能保证隧道内最少有一半灯具正常点亮,不会引起整个隧道一般照明灯具全部熄灭而对高速行驶的车辆造成危险。
隧道内的照明根据各区段在不同环境下的亮度要求及交通量进行控制。通过隧道内、外设置的亮度监测仪和环形线圈来检测隧道口附近的光强,并通过隧道的交通量来控制各区段的照明亮度,使驾驶员尽快适应隧道内、外的光强变化,消除因光强变化所引起的视角障碍,从而达到既满足隧道的亮度要求,保证行车安全,又能延长灯具使用寿命和节约能源的目的。根据《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JTJ 026.1-1999)要求“入口段加强照明白天分晴天、云天、阴天、重阴4级控制,基本照明分夜晚交通量大、交通量小2级控制,出口段加强照明分白天、夜晚2级控制”。
二:应急照明
大部分驾驶者在进入隧道时一般会开启车灯,但是还有部分驾驶者在进入一般照明全开启的隧道后会关闭车灯,这样做存在着很大的危险。虽然我们前面所说的一般照明是按照一级负荷来供电的,但是也不排除两路电源同时故障的可能。如果一般照明断电的话,没有开启车灯的车辆在隧道这样一个狭小的空间高速行驶其危险性就不言而喻,会发生由于司机的恐慌而引起追尾、碰壁等一系列交通事故。而设置了应急照明的隧道就完全可以降低此类事故的发生,当一般照明断电时,还有一部分应急照明灯具继续工作,虽然亮度较一般照明低,但是足以使司机采取一系列的安全驾驶措施,如:开启车灯、减速等。
应急照明的设置有以下几种方案:
(1)从布灯方式上分为利用基本照明灯作为应急的方案和单独设置应急灯的方案。这两种方案都可以满足要求,由于大部分隧道采用高压钠灯照明,而高压钠灯(包括其它气体放电灯)断电后再起动时间较长(5~8min),很难作为应急照明灯。现在国内外在采用高压钠灯作为照明光源在隧道中的常规做法是单独设置应急灯,这样会造成重复投资,并且影响美观。因此采用的是利用基本照明灯作为应急照明的方案。平时应急照明作为基本照明的一部分,当基本照明出现故障后应急照明灯继续工作,以保证隧道内行车安全。
(2)从应急电源选用上有集中设置应急电源和分散应急电源方案。分散应急电源一般应用于规模较小的建筑中,而在大型建筑中由于应急灯具数量较多,考虑到维护和投资方面的因素,一般采用集中应急电源装置。
集中应急电源装置一般有EPS(应急电源)、UPS(不间断电源)和发电机几种,这三种方案技术比较见下表。
根据上表分析:自启动发电机启动时间较长,不满足《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JTJ 026.1-1999)第4.9.1条“长度大于1000m的隧道应设置应急照明系统,并保证照明中断时间不超过0.3s。”的规定,因此设计中发电机作为应急电源的方案不予考虑;而由于隧道的特殊环境要求,并且从节能、寿命的方面考虑,最终应急电源选用了EPS装置。
采用高压钠灯等气体放电光源作为隧道应急照明尚无先例,通过试验证明高压钠灯在中断供电时间大于5ms的情况下,部分产品有熄灭现象,一旦熄灭再启动时间更长。基于常规的EPS装置切换时间(市电转应急)为0.1s,为了满足隧道应急照明能正常可靠的工作,设计要求EPS装置的切换时间小于5ms。
(3)疏散及诱导照明
当隧道内发生火灾时,产生的大量烟雾将笼罩在隧道顶部,并且随着气流方向向前推进。大量烟雾将会使隧道内亮度急剧下降,因此对人员、车辆的疏散极为不利,可能使疏散的人员及车辆发生二次灾害。基于上述原因,隧道内应设置疏散及诱导照明。采用LED光源,间距为10m,其中每40m设一盏疏散指示灯,以便火灾状态下指示人员安全快速地离开现场。每120m设一盏蓝色疏散指示灯,提醒司机保持与前车之间的安全距离。
疏散灯为长明灯,不受控制;诱导灯正常情况下常亮,当发生事故时,通过隧道监控中心下发指令,将诱导灯调为闪烁状态以提醒司机谨慎驾驶。疏散及诱导照明电源由EPS提供。
三:特殊灯光照明
在一般照明灯的安装高度,于隧道每侧安装一排蓝色的投光灯向洞顶投射,将洞顶整体照亮,形成“蓝天”的基本色调。再用图案灯将预先制作的“白云”等图像投射到隧道顶部,来形成“蓝天”“白云”的效果。道路两侧,合理设置了一些仿真植物等景观,并给以适当的泛光照明,目的是更能逼真地再现室外自然环境。这样,一幅美仑美奂的“蓝天白云”效果就形成了,驾车穿过,有穿越时空的感觉,同时,这些仿真植物等景观的设置,还可以起到行车诱导作用。
隧道灯光照明规定
我国现行的行业标准《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对隧道照明的光源和灯具提出了如下要求。1、一般情况下宜选择效率高、透雾性能好的光源。2、短隧道、柴油车较少的城镇附近隧道、应急停车带、人行横通道、车行横通道可选用显色指数较高的光源。3、光源的使用寿命应不小于10000h。4、灯具的防护等级应不低于IP65。5、灯具应具有适合公路隧道特点的防眩装置。6、灯具结构应便于更换灯泡和附件。7、灯具零部件应具有良好的防腐性能。8、灯具配件安装应易于操作,并能调整安装角度。9、灯具不得侵入隧道建筑界限。10、中间段的灯具布置应满足低于2.5Hz或高于15Hz的闪烁频率。
法律依据:
《公路隧道照明设计细则》
1.0.1 为贯彻国家技术经济政策,统一路隧道照明设计标准,指导公路隧道照明设计符合科学合理、经济安全、利用高效的原则,为隧道运营提供照明技术依据,制定本细则。
1.0.7 公路隧道照明应进行调光控制设计。
1.0.8 公路隧道照明设计应积极而稳妥地采用新理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
隧道灯安装的标准??
隧道灯的安装,不同厂家品牌和规格都有不同的安装方式,基本安装的方式外呼以下几种:
1,吸顶安装 ;
2,吊杆安装;
3,壁式安装;
4,坐挂安装;
这几种安装方式一般都是装在隧道的两侧或装在隧道的中间,好的隧道灯,投光不会影响驾驶员的光线,驾驶员也不会有刺眼的感觉,性价比主要集中在:
1、节省照明电费;
2、节省日常维护费用;
3、节省寿命期内灯具更换费用;
4、节省通风成本;
5、降低线缆线径可降低建设成本。
好的隧道照明灯具有寿命长,维修率低,设计的安装角度适应在绝大部分的隧道灯具安装方式,可调节的角度都在-45°-75°.
隧道照明系统在两侧安装的情况下一般在5-6米一个,隧道入口段相对比基本照明要密集,可根据设计标准来安装,角度基本在25°左右。
随着科技的发展,要修的高速公路.城市道路越来越多,为了保证人们的生态环境,隧道是必不可少的一项主要工程,隧道照明系统也是一个不可少掉的环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