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Ubuntu 12.04安装grub2过程中出错怎么办
其实是可以不用优盘启动的。但使用优盘没有风险。
你的系统虽然出现==不能安装grubefi的提示==但有可能系统已经安装好了。只是grub没有安装好。
-----这时候是使用优盘可以启动到你的ubuntu的。进入到ubuntu后再手工安装grub-efi即可。
家庭NAS之ubuntu安装基本工具及基本命令的使用
在上期文章中,我们完成了Ubuntu的硬盘安装,本期文章将说明基本linux的命令使用以及基本基本工具的安装使用。如果你有过相关linux的使用经验,那么本文纯属在浪费你的时间,你可以选择跳过此篇文章。
就这样,请拥有,并享受。
安装完成后开启电脑,会进入到ubuntu的桌面,我们在屏幕任意位置点击右键,选择Open Terminal来打开一个终端,以后我们的所有工作将在这个终端内完成。
本系列文章不探讨相关实现原理,仅为演示,如何关注的话可以去看linux系统的相关知识。
更改软件源
step1.在终端中敲入命令
然后输入密码,将权限切换到root权限。(输入的密码不会显示,该密码为用户密码)
完成后你会发现前面的提示符由用户名变为了root,这样就可以了。
然后输入
然后将打开的文本替换为网站 中ubuntu 18.04(bionic) 配置的内容,注意选择对应的版本。然后保存。
(注!!在ubuntu中粘贴快捷键为Shift+Insert)
完成后回到终端,依次执行以下语句,在此对语句做简要说明,如不关注可忽略,直接执行即可。
(注意语句之间的空格不可忽略)
apt是ubuntu中的包管理工具,通过apt命令来管理软件。
step1.更新软件源
step2.升级软件
step3.安装vim文本编辑器
step4.安装ssh远程连接工具
step5.安装网络工具
step6.查看IP地址
我的网卡在这里为ens33,记住后面的IP地址,不同的机器会有不同的IP。
到这里你就可以扔掉nas的显示器了,接下来的所有操作将会用远程主机连接nas进行操作。
ubuntu不同于windows操作系统,需要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毕竟鼠标那一套在这不好使,在这里我们将介绍相关的一些基本命令使用。
在这里不想展开详述linux的相关知识,我也没法把详细的内容说清楚,毕竟那是一个厚几百到几千页的书,如果关注的话可以自行进一步了解。
首先需要知道根目录,也就是 /
这是linux最为重要的东西,没有之一。所有目录都是由根目录衍生出来的;根目录与系统的开机、修复、还原密切相关;
下面这些内容并不需要你去记住,你只需要知道有这么个东西即可
/bin/ 存放系统命令,普通用户和 root 都可以执行。放在 /bin 下的命令在单用户模式下也可以执行
/boot/ 系统启动目录,保存与系统启动相关的文件,如内核文件和启动引导程序(grub)文件等
/dev/ 设备文件保存位置
/etc/ 配置文件保存位置。系统内所有采用默认安装方式(rpm 安装)的服务配置文件全部保存在此目录中,如用户信息、服务的启动脚本、常用服务的配置文件等
/home/ 普通用户的主目录(也称为家目录)。在创建用户时,每个用户要有一个默认登录和保存自己数据的位置,就是用户的主目录,所有普通用户的主目录是在 /home/ 下建立一个和用户名相同的目录。如用户 liming 的主目录就是 /home/liming
/lib/ 系统调用的函数库保存位置
/mnt/ 挂载目录。早期 Linux 中只有这一个挂载目录,并没有细分。系统建议这个目录用来挂载额外的设备,如 U 盘、移动硬盘和其他操作系统的分区
/opt/ 第三方安装的软件保存位置。这个目录是放置和安装其他软件的位置,手工安装的源码包软件都可以安装到这个目录中。不过笔者还是习惯把软件放到 /usr/local/ 目录中,也就是说,/usr/local/ 目录也可以用来安装软件
/root/ root 的主目录。普通用户主目录在 /home/ 下,root 主目录直接在“/”下/sbin/保存与系统环境设置相关的命令,只有 root 可以使用这些命令进行系统环境设置,但也有些命令可以允许普通用户查看
/tmp/ 临时目录。系统存放临时文件的目录,在该目录下,所有用户都可以访问和写入。建议此目录中不能保存重要数据,最好每次开机都把该目录清空
Ubuntu Linux下如何用源码文件安装软件
下面就介绍这种手工安装方式的详细步骤。 一、 安装编译程序因为要编译源代码,所以第一步就是安装编译和构建之类的程序。如果你已经安装过了,可以跳过此步。在Ubuntu系统中非常简单,只要执行下面命令就行了: $ sudo apt-get install build-essential 该命令执行后,从源文件安装软件所需的工具,如gcc、make、g++及其他所需软件就安装好了。 二、下载并编译软件的源代码当我们下载源文件时,一定要弄清该软件所依赖的库文件和其他程序,并且首先将它们装好。这些信息,通常都能在该开源项目的主页上查找到。做好这些准备工作后,我们就可以进行下面的工作了。因为,软件的源代码通常以压缩文件形式发布,所以需要将其解压到指定目录。命令如下所示: OwnLinux@ubuntu:~$ tar xvzf program.tar.gz OwnLinux@ubuntu:~$ cd program/ 如果你的对tar命令不熟悉请点击这里阅读《tar命令详解》 在Linux下从源文件安装程序时,有一个通用模式,即配置(./configure)–> 编译(make) –> 安装(sudo make install)。但是,此前你最好还是阅读源文件中附带的安装说明,因为对于每个程序,其开发者的指示才是最具权威性的。程序开发者通常将安装说明存放在名为INSTALL或README。到哪里找这些文件呢?它们在项目主页或源代码主目录中都能找到。 1.配置 构建应用的第一步就是执行configure脚本,该脚本位于程序源文件的主目录下: OwnLinux@ubuntu:~/program$ ./configure 该脚本将扫描系统,以确保程序所需的所有库文件业已存在,并做好文件路径及其他所需的设置工作。如果程序所需的库文件不完全,该配置脚本就会退出,并告诉您还需要哪些库文件或者是哪些版本太旧需要更新。如果遇到这种情况,仅弄到含有该库文件的软件包还是不够的,同时还要找到具有该库文件所有头文件的开发包,在Ubuntu中,这样的包一般以-dev作为文件名的结尾。安装好所有需要的库文件后,重新运行配置脚本,直到没有错误提示为止,这说明需要的库文件已经全部安装妥当了即满足了依赖关系。 2.编译 当配置脚本成功退出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编译代码了。具体操作为在源文件的主目录中运行make命令: OwnLinux@ubuntu:~/program$ make 这时,您会看到一串编译输出数据迅速从屏幕上滚过,如果正常的话,系统会返回的提示符状态。然而,如果编译过程中出现错误的话,排错的过程可就不像配置步骤那么简单了。因为,这通常要涉及到源代码的调试,可能源代码有语法错误,或其他错误等等。怎么办?如果您是编程高手,那就自己调试吧!否则,检查该软件的邮件列表等支持渠道,看看是不是已知的bug,如果是就看看别人是怎么解决的,不是就提交一份bug报告吧,也许不久就会有解决办法。 3.安装 当软件成功编译后,最后一步就是将它们安装到系统上。大部分程序的makefile文件中都会有一个用于安装的函数。需要注意的是,大多时候我们必须作为root用户来安装程序,这样程序就把文件安装到/usr或其他只有超级用户才有写权限的目录中。依旧是在源文件的主目录下,执行如下命令: OwnLinux@ubuntu:~/program$ sudo make install 好了,这样程序就会安装到您的计算机上了。另外,当您不再使用该程序时,可以使用软件所带的卸载功能,一般程序都会具备此功能。切换至源文件的主目录下,执行以下命令即可: OwnLinux@ubuntu:~/program$ sudo make uninstall 多数情况下,利用上面介绍的方法安装的程序,都位于/usr/local下面。若想让安装的程序文件与Ubuntu巡视的文件系统隔离开的话,可以为命令添加项,如下所示: OwnLinux@ubuntu:~/program$ ./configure –prefix=/opt 尽管这样做一般都是有效的,但是也有例外,有些程序根本不理会项;有些程序如含有内核模块的程序,会把它们自己全部放进您的文件系统。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