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DVD有声音无图像怎么维修?
1、可能是DVD的视频链接线松动了;2、可能是DVD的视频格式不支持导致的;3、可能是检测线没有连接好导致的。4、如果导航仪正常的话,在导航仪的系统设置中,看一下刹车检测。建议解决方法:
1、如果原本DVD能够播放,导航也是正常的,建议回原来的安装地点检查一下视频连接线是否松掉了,更或者是主机内的液晶显示器连接模块出现了一些小问题。这种情况下一定要坚持到维修店让专业人士修理。
2、车载dvd导航视频一般为AVI格式都是可以的,当然也一定要注意分辨率,一般480*800以下就可以。这种情况之下需要进行视频的转码调整,把原来的视频转码为avi格式即可。
3、另外,导航尾线上有刹车检测线,把那条线接地线,也就是接搭铁,也能正常显示图像了。这是厂家为了避免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观看视频容易造成安全隐患而设计的,可视情况来调整。
5、把刹车检测关闭就可以显示图像了。可以请专业的人员来帮忙调整,避免使刹车检测发生损坏。
如何检修DVD电源板?
检修DVD电源板的方法:
(1)整机不工作:首先测量电源电路的各组电压输出情况,如果均为零,拨下送往各负载电路的电源输出插头,让电源处于空载状态。此时将主要出现三个表现:一仍为零。
二有电压但很低。三电压恢复正常。
前两点说明故障在电源电路,应着重检查初级电路、稳压回路以及次级的整流滤波电路,后者说明负载电路存在短路现象,致使电源保护。
测量电源电路的各组电压输出比正常值低。断开负载连接后,电压恢复正常,如果负载不存在短路、漏电等过流现象,可以说明电源的负载能力变差。应该检查+5V滤波电容、光耦、300V滤波电容等。断开负载连接后。电压仍然不能恢复正常的,则是稳压回路不良居多,主要检查光耦、精密稳压器。
(2)热机后不能正常工作:如果在不能正常工作时。测量电源输出电压比正常值低或者不稳定,除了负载过流外,多是稳压回路不良、电源模块不良等引起。可以在冷机工作正常时采用加热法确定不良元件。
(3)冷机不能正常工作:冷机时各组电压输出很低,通电一段时间后,电压慢慢上升至正常值,这说明电源存在冷态失效的元件,常见是光耦的③、④脚之间漏电或者+5V的滤波电容漏电造成。电源电路的初级工作在高电压的环境下,元件被炸裂、烧毁的情况时有发生。特别是雷击机的这种情况就比较常见。遇到这种情况,除了更换被炸裂、烧毁的元件之外。还要注意对周边元件的检查。在无原型号元件供更换的情况下。可以用参数接近的其他元件直接代换。对于一些不能直接代换的电源模块,可以对原线路进行适当改动。如果损毁十分严重,失去了修复价值,在征得用户同意后,可以用市场上质量比较好的万能电源板整体代换。
教你如何解决DVD几种常见故障
DVD光存储是在CD类光存储之后的又一次重要的 技术飞跃,它不仅在技术方面获得了很大的成功,而 且并迅速的推向市场,成为CD类产品的替代者。
教你如何解决DVD几种常见故障
一、消费者在使用GK-560、GK-580DVD机器时,因为工作忙无时间关系,大部分都没有去仔细阅读机器的说明书,所以有时会发现以下两种现象:
1.DVD机器播放具有5.1声道的DVD碟片时,发现中置、低音和环绕音箱没有声音输出;其原因是在DVD的系统设定菜单中没有把“声道选择”项设置在多声道。解决办法如下:在DVD机器停止状态下,按“设定”键,屏幕会出现一个设定菜单,菜单中有一项为“声道选择”,把高亮条移到这一项上面,按“选择”键则会进入其下一级菜单,把高亮条从“立体声”移到“多声道”,然后按“选择”键设置完成退回主菜单,再按“设定”键退出设定菜单,此时再继续播放碟片,故障解决。
2.普通用户在没有功放、音箱或功放、音箱只有两声道时,播放具有5.1声道的DVD碟片,发现左、右声道均没有影片人物对话声。原因是当5.1声道全部打开时,其具体分工是这样的:左/右声道输出影片主音乐、左/右环绕输出影片背景音乐、中置输出影片人物对话、低音炮输出影片中的低音成分,这样在5.1声道打开时,因用户只接了左右声道,所以播放时没有人物对话。具体解决办法如下:在DVD机器停止状态下,按“设定”键,屏幕会出现一个设定菜单,菜单中有一项为“声道选择”,把高亮条移到这一项上面,按“选择”键则会进入其下一级菜单,把高亮条从“多声道”移到“立体声”,然后按“选择”键设置完成退回主菜单,再按“设定”键退出设定菜单,此时再继续播放碟片,故障解决。
二、用户在使用GK-560B、GK-620D、GK-620PDVD机器时,除了上述的设定菜单中的设置原因外,还有丽音菜单的设置。所以在正确设置了系统设定菜单后,如果没有正确设置丽音菜单也有可能出现上述两种现象。主要原因如下:
在丽音菜单中共有四页选项:复读复唱、卡拉OK、影院效果、多声道。当整个系统设定为5.1声道时,就必须把丽音菜单选项也调整到“多声道”。所以当用户把系统设定为5.1声道时,实际上却没有5.1声道输出,此时只需要把丽音菜单选项调整到“多声道”即解决故障。
案例分析:
故障现象:
打开机器电源后,有宏图的开机画面,能播放碟片,图像正常,但没有声音输出。
分析与维修:
打开机器上盖测量,发现输出插孔无声音,再查上级输出即左、右主声道音频运算放大器NJM4580E的输出,发现也有声音输出(注:在测量有无声音输出时,有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拿与电视机相连的音频连接线去接触所要测试的地方,如果有声音,则证明该处有输出,否则就无输出)。然后再测量NJM4580E的输入端,发现有声音输出,所以这样问题就肯定出在NJM4580E上。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只有两种可能:
a、NJM4580E外围电路有问题导致芯片本身不能正常工作;
b、NJM4580E芯片坏了。首先判断a(因为b是最坏的、可能性最小),用万用表检查芯片的输入电压A(模拟)+5V和A(模拟)-5V是否供电正常,发现A+5V正常,但A-5V没有输入,这正是出现故障的关键所在,所以进一步检查无A-5V的原因,用万用表测量电源板的A-5V,输出正常,但到了AV输出板后则没有A-5V输出,因此估计该路的连接线有问题,用万用表测量发现该路不通,所以导致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这路连接线断路。更换该路的5芯的连接线,重新开机后,故障消失,机器工作一切正常。
故障现象:
打开机器电源后,无开机画面,但VFD有显示,能开关门,能正常播放碟片,且有声音输出,无图象输出。
分析与维修:
因为视频信号是从解码板上先经解码芯片解码,再经TVENCODE(视频编码)编码后输出的模拟视频信号。所以第一步应先判断是解码板的原因还是AV输出板的原因。首先拆下解码板和AV输出板(保持连接线不动)以方便下面的进一步测量,拿与电视机相连的视频信号连接线来检查AV输出板的CN1插座的{22}脚,发现无视频信号输出,然后再向上一级解码板的CN7插座的{22}脚检查,发现有视频信号输出。这样问题肯定是这两个插座中间的连接部分的问题,然后用万用表测量两个插座的{22}脚是否相通,发现该路并不相通,并且仔细检查发现该29芯的扁平电缆两端与插座也很紧密,所以问题应该是扁平电缆的中间有断路现象。更换29芯的扁平电缆,用螺钉安装好解码板和AV输出板,重新开通电源后故障消失,机器恢复正常工作。
故障维护
一台发生故障的步步高DVD机,故障现象为播放时面板功能键正常,用遥控器操作则有时正常,有时失灵。
一、检查遥控器问题
首先我们想到的是,遥控的电池是否有电,采取换新的电池。假设还是有问题,那么可以排除的.电池的问题,可以接着按下面方法测试。
二、检测发射和接收电路:
1、采购遥控采用万用表直流50ma挡串联在电池回路中,测得遥控器:发射时耗电电流为10ma左右,基本正常,怀疑遥控器由于平时跌落等原因导致印刷板元件引脚脱焊或晶振频率偏移使影碟机有时接收不到遥控信号而失去作用。打开遥控器,检查线路板元件焊点无开焊或松动现象,试换遥控器中晶振后试机无效,判断故障不在遥控发射器而在遥控接收电路中。
2、拆开影碟机控制面板,见该机采用微型一体化红外接收头。用万用表测得红外接收头的+5V供电正常,按压遥控器的同时测红外接收头信号输出脚,发现有跳变电压,但CPU却没有执行遥控指令。分析产生遥控失效的原因可能是红外接收头的输出信号不正常,CPU无法识别或是CPU本身有故障不能识别红外接收头输出的信号。
三、遥控器更换新的红外接收头
元器件红外接收头输出信号不正常,维修建议:更换新的红外线接收头。
DVD发展历史
DVD在诞生之初的全称是“Digital Video Disc”(数字视频光盘),后来则被称为“Digital Versatile Disc”,即“数字通用光盘”,是LD/CD/VCD等光存储产品的接班人。
从1994年下半年提出DVD的初步规格,到1996年年初DVD样机的出现,前后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其发展速度可谓非常之快。
DVDDVD的诞生及其标准的确立与娱乐业有着很大的关系,就像当年索尼公司(Sony)开发CD光盘时也是主要针对娱乐业,九十年代初,美国电影制片业顾问委员会起草了一份代表好莱坞七大电影制片公司的愿望书,其中一项就是要求能在一张CD中记录一部标准长度(135分钟)的视频节目,并要求高于LD的图像和声音质量。上述要求于1990年提出,在1994年正式得到确定。要知道VCD的图像分辨率只有352×240(NTSC制式)或352×288(PAL制式),显然,单靠提升视频编码技术是无法满足上述要求的。鉴于好莱坞影视集团在世界娱乐业中的影响力,硬件厂商又开始了新的努力,可以说这是研究开发DVD的最初动因。
1994年12月16日,大名鼎鼎的索尼公司和飞利浦公司(Philips)率先发布了“单面双层12cm(5.25英寸)高密度多媒体CD的格式与技术指标”,简称多媒体光盘系统(MMCD:Multi Media Compact Disc),可以说这是第一个准DVD技术规格。
DVD在1995年1月初的拉斯维加斯国际消费电子设备大展上,索尼公司轰轰烈烈的开始为DVD制造声势,并暗示自己将在DVD领域中领先一步。这意味着DVD竞争的完全公开化,因为另外一家同样著名且实力雄厚的公司做出了针锋相对的决定,发誓要与索尼一争高下,那就是对DVD蓄势已久的日本东芝公司(Toshiba)。
在那次大展之后不久,1995年1月24日东芝公司就发布了另一个DVD的规格——“超密度光盘系统”,简称SD(Super Density),这一简写仍用在东芝公司的相关DVD产品的型号中。
对于DVD来说,1995年9月15日是一个关键的日子,两大阵营终于达成了统一DVD标准的协议在最后关头,索尼公司做出了重大的、关键性的让步,放弃了自己的光盘结构,同意采取东芝公司独具匠心且较为先进的双盘对接的光盘结构,而东芝公司则相应的在数据调制和信号处理等方面向拥有丰富的CD生产、开发经验的索尼公司妥协。
DVD虽然这场空前激烈的DVD的规格大战最后达成了统一的格式,但也从此埋下了祸根。表面上看,MMCD与SD在规格上是一软一硬,双方各占一项,平分秋色。可事实上,采用MMCD的部分按照索尼技术人员的话说是“象征性的”,这让一向以技术领先著称的索尼很没面子。从此,索尼与飞利浦的“复仇”之心时刻没有停止跳动,而刻录DVD与下一代蓝光高密度光盘时代,就是其反击的开始!
由于有CD刻录技术的基础,刻录DVD技术的发展速度很快。在1995年DVD的规格走向统一并于1996年中期推出产品后,世界上第一个DVD可重写刻录规格——DVD-RAM在1997年诞生了。
此后的二十年,DVD仍在有条不紊的发展。
DVD光存储是在CD类光存储之后的又一次重要的技术飞跃,它不仅在技术方面获得了很大的成功,而且并迅速的推向市场,成为CD类产品的替代者。直到今天,尽管蓝光光盘产品已经陆续上市,DVD光盘依旧是大多数市场中的主要产品,并且为大多数消费者提供服务。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新一代高密度蓝光光盘最终会取代DVD光盘,但是DVD光盘已经在光存储的发展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它的发展历程将为世人所铭记。
dvd主轴电机不转怎么修视频
dvd主轴电机不转修理方法的如下:
1、测关键点电压来判断故障范围。
2、在开机后光头搜索过程中,监测驱动IC2071的脚本,看有无加2点5的控制电压。
3、当光头检测到有光盘存在时,伺服IC2001必须输出此控制电压让主轴旋转。
4、如果此电压正常,重点查驱动电路和主轴电机。
如何维修DVD机读碟故障
导语:如何维修DVD机读碟故障呢?希望文章能够给大家一些帮助。欢迎大家爱的查阅!对于此类故障的检查,要“先看后测”。看,就是观察机芯出入仓盘的运行情况、激光头在读碟状态时的表现等等;测,就是根据观察到的具体表现,对相关的电路进行检测,以进一步判断故障部位或元件。
如何维修DVD机读碟故障
1 .无论放入何种类型的碟片。均不读碟,屏显无碟。
这个故障也应首先观察读碟状态时激光头的具体表现加以判断。
第一种表现有: 激光头进给复位、聚焦动作正常,不发出激光,其主要原因是:激光头的激光管损坏、激光头排线不良、主板上的激光驱动电路损坏等,可以代换激光头及其排线试之。如果仍然没有激光,则测量主板上的激光驱动电路有没有输出、供电是否正常等。
第二种表现 为读碟动作正常但碟片不旋转或能旋转.原因主要包括:激光头排线不良、主轴电机不良、激光头损坏或者物镜脏污、激光信号 RF 前置处理电路不良或者引脚虚焊。可以清洁物镜试验,结合采用代换方法检查,并对相关引脚进行补焊。
第三种表现 为无聚焦动作,一般是激光头排线不良、激光头的聚焦线圈断、聚焦驱动或其控制输入电路出故障。在读碟状态 ( 不放碟片 ) 下,测量激光头聚焦线圈两端脚之间是否有变化电压,有则为聚焦线圈断,无则说明故障在激光头排线之后,同样可以代换排线加以确定后级是否正常。
第四种表现 为驱动电路工作电压过低或者消失引起,通常是给驱动电路供电的限流电阻或者二极管开路或者失效,少数是该支路的贴片电容漏电、驱动集成块损坏。通过测量驱动电路的电源端脚电压是否正常就能够得到正确判断。
2.仓盘进入一会又自动退出。不能读碟。
这时观察仓盘的运行情况,可能出现如下几种情形: 仓盘进入不到位,并且运行速度慢,半途退出;仓盘虽然进入到位,但激光头组件上抬不到位,稍许仓盘自动退出;仓盘进入到位,但激光头没有读碟动作,一会仓盘自动退出。
前两种情形一般是机械故障,仓盘、机芯轻微变形、断裂,运行部位润滑不足,齿轮磨损,传动带松弛、粘油等都会引起.通过进一步仔细观察就能发现问题所在。不过,部分机器的出入仓电机性能不良或者其驱动电压不足的话。同样可发生前两种情形故障,这时可通过分别测量出入仓电机的'电压、电阻值加以判断。
在操作出入仓过程中,如果测得的电压偏低 ( 正常一般在 4 . 5V 左右 ) ,除了机械运行部位受阻引起出入仓电机运行电流增大.从而造成驱动电压降低之外,出入仓电机内部换向器和碳刷脏污、磨损漏电,也会导致类似故障。这时把出入仓电机上的传动带卸下,让其在空载的情况下用指针表 Rx l 挡测量其两引线之间的电阻值,并观察其上的传动轮的转动情况,阻值在 70 Ω左右且转动平稳为正常。如果测得的驱动电压正常,则多见为出入仓电机内部换向器、碳刷脏污造成接触不良,致使驱动力不足引起,这时用 R × 1 挡测量其阻值通常会超过 130 Ω,而且转速明显变慢。对于出、入仓控制功能显示正常但不能出、入仓的故障,也可按照以上方法进行检查。确定属于出入仓电机问题,通过修复 ( 碟机所用电机,特别是主轴电机的损坏率非常高,对其的拆修方法,可参考《电子报》所载的相关文章 ) 或者换为新电机即可排除故障。
第三种情形一般是出入仓到位状态检测失效,导致系统无法执行下一个程序而退出仓舟.主要是入仓到位开关不闭合或虽能闭合但其内部触点接触不良、出入仓到位开关到主板的连接线路不通、状态检测电路损坏等。测量出入仓到位开关的接触电阻及其连接线与主板是否相通,即可确认故障原因。如果不存在接触问题,而且入仓到位端脚在入仓到位前后的电压有变化 ( 如:到位前为 3V 多,到位后变为 0v) ,说明入仓到位状态正常,问题出在状态识别电路。不过这种情况很少见。另外,仓盘自动往返出、人故障,大多也是上述部位引起的,可参照检查。
3 .只读 VCD 类或者 DVD 类碟片。
这种故障以激光头不良最为多见,通常更换激光头就能排除故障。
4 .读碟困难。
其原因以主轴电机不良、激光头损坏或者物镜脏污、激光头排线不良、激光头滑杆干涸居多.伺服系统、供电不良也可以引起,例如电源的 300V 滤波不良、 +5V 电压偏低等,电源滤波不良会造成干扰,影响正常读碟。
另外还有一种读碟故障是识碟错误,也就是把 DVD 碟错误识别为 VCD 碟等其他类型的碟片格式,甚至识别为“错误碟”,不能播放。根据日常实践,多数也是激光头问题,换为新激光头后一般都能够解决。如果所有碟片均不能识别,除了激光头损坏的原因以外,还有碟片识别及其控制、 RF 前置放大、 EFM+ 解调电路,其中任一环节不良也会引起。
对于老化的激光头,可以顺时针方向 ( 或者逆时针方向 ) 微调激光头上的激光功率调整电位器,通过减小电位器的电阻值以适当增强激光束发射功率,达到继续使用的目的。 DVD 激光头一般设有两个电位器,分别对应 VCD 、 DVD 激光管,在不明其对应的功能时,最好分别标记上原始位置,以备调整无效时复原以及调整对比参考。如果经反复调整后无效或者效果不大,只能换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