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

2020年格力空调毛利率(格力电器2020年销售净利率)

admin 2023-02-08 277 抢沙发
2020年格力空调毛利率(格力电器2020年销售净利率)摘要: 本文目录一览:1、格力空调的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2、...

本文目录一览:

格力空调的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

根据格力电器2020半年度业绩说明,营业收入为695亿,同比去年同期的973亿下降约-28.5%,归母净利润从2019年半年度的137.5亿下降到2020的63.6亿,下降-53.7%。首先普及个常识,即对大多数企业来说,营业收入的组成成分主要由营业成本,四费以及所得税,其中营业成本主要由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组成。所以对于企业来说,营业收入的增长,大部分情况下固定成本基本不会太大变化,可变成本如部分因量增带来的资本开支,折旧等会略有增加,四费中的管理和销售费用可能也会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是远远小于营业收入,所以营业收入的增加会带动毛利率和净利率提升,进一步更大程度的提升净利润增长率。

然后再来和老对手美的集团比较一下比如短期资本市场所关注指标,如营业收入,净利润,毛利率和净利率以及ROE是这样的;

然而长期,如以过去5年来看是这样的。

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增长情况:

ROE与净利率和毛利率增长情况:

很明显,从短期来看,格力电器完败,而长期来看,格力电器的价值可不止2个美的集团所比,很明显格力电器跑赢了至少5个年月美的集团,仅仅因为1个季度,半年度的业绩甚至2020年全年业绩还未完全展现出来之时,就认为格力电器龙头地位没了,被美的集团无情辗轧了,甚至格力药丸了等得出各种可笑的结论。

所以投资者应该明白正所谓目前的格力电器所处位置,廋死的骆驼比马大,未来从超长期来看,到底那家企业更有投资成长潜力以及从当前企业所处性价比,安全边际角度到底谁更有价值,即更应该作为投资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格力电器三次股份回购豪掷240亿抄自己的底,为何股价仍未走出下跌通道?

股价仍未走出下跌通道主要原因:1.格力业绩不及预期,这两年转型遇到困难,不被机构看好;2.格力估值并不低,这个业绩并不能够支撑现在的市值;3.回购股份并不能够代表股票就会上涨,股票上涨需要市场认可,否则都是昙花一现。

格力电器公告,截至2021年8月31日,公司第三期回购计划已通过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以集中竞价方式累计回购公司股份2.5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4.2288%,最高成交价为56.11元/股,最低成交价为42.90元/股,支付的总金额为124.69亿元。

自2020年12月以来,格力电器股价持续下行,目前公司市值较最高点已蒸发超过1400亿元。对此公司密集推出三次股份回购计划。

格力电器的回购速度正在加快

数据显示,公司第一期回购始于2020年4月,结束于2021年2月,耗时10个月回购60亿元,最高成交价约60元/股,最低成交价约53元/股;

第二期回购始于今年2月24日,结束于5月18日,耗时3个月回购60亿元,最高成交价约62元/股,最低成交价约56元/股。

而第三次此次回购速度更快。5月31日格力电器第三期回购计划进行首次回购,至今三个月的时间,已经耗资124.69亿元。格力电器第三期回购的计划上限为150亿元,目前仍有约25亿元的空间,此次回购是否顶格仍有待观察。

2021年中报现金流量表显示,格力电器的期末现金余额为300亿元,还可以继续支撑其回购。今年2月美的集团(000333.SZ)提出了最高140亿元的回购计划,被称为A股史上最大回购。若格力集团此次顶格回购,将超越美的集团。

另值得注意的是,8月31日午间格力电器发布公告称,公司通过参与司法拍卖公开竞拍方式,以18.28亿元的价格竞得银隆新能源3.36亿股股份;并与董明珠签订了附生效条件的表决权委托协议,董明珠将其持有的银隆新能源1.93亿股股份对应的表决权委托公司行使。

此次交易完成后,格力电器将合计控制银隆新能源5.29亿股股份对应的表决权,占银隆新能源总股本的47.93%,银隆新能源将成为格力的控股子公司。对于此次入主银隆新能源,格力电器表示,本次交易是积极响应国家“双碳”目标、落实“立足家电行业,稳步拓展多元化新兴业务”发展思路的重要举措。

消息一出,当天午后格力股价立马拉升,但随即迅速收回,最终收涨0.24%,而9月1日家电行业的海尔智家(涨幅超7%)、美的集团(涨幅4.77%)都出现不错的涨幅,但格力仅上涨1.36%。

美的、格力,都说自己是第一

今年上半年,格力电器实现营业收入910.5亿元,净利润94.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1.01%和48.64%。

对比同行美的集团的情况,上半年,美的集团实现营业总收入1748亿元,净利润150.1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5.14%和7.76%。虽然上半年美的集团这两项数据的增速不及格力,但实际上,美的集团营收已经超过2019年同期的1543亿元,净利润也接近彼时的水平。

有趣的是,美的集团和格力电器二者均在半年报中称自己空调市场占有率第一。美的依据的是奥维云网的数据,显示在2021年上半年,美的主要家电品类在国内市场的份额占比均实现不同程度的提升,其中家用空调产品的全渠道份额明显提升,在线上与线下的市场份额均位居行业第一,分别达到37.6%和36.5%。

格力则援引了中央空调和家用空调的两份数据:据《暖通空调资讯》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格力中央空调凭借16.2%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继续实现行业领跑;据《产业在线》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格力家用空调内销占比33.89%,排名家电行业第一。

从半年报披露的数据看,空调业务依旧是格力最主要的营收来源,上半年格力空调收入671.94亿元,同比增长62.57%。上半年美的暖通空调业务营收764.08亿元,同比增长19.33%。

虽然营收增长,但两家企业空调业务的毛利率都有所下滑。格力空调的毛利率为29.79%,下滑了2.26个百分点;美的空调业务毛利率20.85%,下滑了3.35个百分点,格力领先美的近9个百分点。

美的集团暖通空调业务收入首次超越格力电器

8月30日傍晚,美的集团(000333.SZ)和格力电器(000651.SZ)两大白电巨头齐齐发布半年报显示,2020年上半年,美的集团凭借多元化业务和数字化转型,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是格力电器的两倍,两者总体业务规模差距拉大,而且美的在暖通空调业务的营收规模上首次超过格力。

今年上半年,美的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390.67亿元、同比下降9.56%,归母净利润139.3亿元、同比下降8.29%,基本每股收益为2.01元;格力电器实现营收695.02亿元、同比下降28.57%,归母净利润63.62亿元、同比下降53.73%,基本每股收益为1.06元。有意思的是,美的集团拟半年度不派发现金红利,而格力电器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元。

与美的集团业务相对多元化不同,格力电器以空调为主业、收入占比约六成,而且一直倚重线下庞大的渠道商和专卖店体系,由于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对空调的上门安装和线下零售都带来了较大冲击,因此格力电器业绩在疫情中受到的影响相比美的集团更大些。

据奥维云网(AVC)的数据,2020年上半年国内家用空调零售量同比下降14.3%,零售额同比下降26.9%。其中,线上渠道销量同比增长9.6%、销售额同比下降9.1%;线下渠道销量同比下降31.8%,销售额同比下降37.1%。另外,上半年国内中央空调市场同比下滑22%。

为应对挑战,格力电器加快渠道变革,今年4月以来由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牵头,连接举行多场直播带货活动,在全国范围推广新零售模式,实施积极的促销政策。互联网直销和网批,缩减了渠道层级,也冲击了原有的代理商体系。渠道变革叠加疫情影响,使格力电器短期业绩承压。

从分产品看,上半年,格力电器空调收入413.33亿元,与去年同期793.25亿元相比,同比减少47.89%(占比59.48%);生活电器收入22.2亿元,同比下降13.36%(占比3.19%);智能装备收入2亿元,同比减少49.6%(占比0.3%)。

而美的集团上半年暖通空调收入640.3亿元,与去年同期714.4亿元相比,同比减少10.37%(占比46%);消费电器收入530.35亿元,同比减少9.11%(占比38%);机器人及自动化系统收入95.23亿元,同比减少20.79%(占比6.85%)。

从上述数据对比可见,美的集团在暖通空调业务上的收入规模首次超过了格力电器。不过,格力空调的毛利率仍然高过美的。格力空调上半年毛利率为32.05%,同比减少3.97个百分点;美的暖通空调上半年毛利率为24.2%,同比减少7.88个百分点。从这个角度看,美的空调“以价换量”。

另外,美的集团在半年报中透露,2020年上半年,美的家用空调在中国国内线下渠道的市场份额仍居第二位,也就是说格力电器仍然占据国内家用空调线下渠道的首位;同时,美的在线上渠道空调份额居首位。因为空调线上售价比线下低,美的空调线上销售更多,也是其毛利率较低的原因。

由于美的在线上渠道的布局更快、线上收入占比更高,因此疫情期间其空调业务受到的冲击比格力少一些。2020年疫情期间美的线上销售占比高达49%,线上线下市场进一步融合。美的集团推动业务模式变革,实现商品在线下零售环节不经门店、直接送达用户,提升了经营效率。

格力电器表示,今年上半年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落幕,高瓴投资控股的珠海明骏成为格力电器的大股东。新晋大股东在技术、产品、渠道等领域积极为公司引入战略资源,让格力电器朝着更加市场化的方向发展, 科技 型、创新型、多元化、全球化战略有望得到坚实推进。这估计也是格力电器上半年大方分红的信心所在。

疫情影响消散之后,国内空调每百户保有量增长空间犹存,暖通空调市场仍有较大增长空间。另一方面,今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国家空调新能效标准,使行业面临能效升级,行业竞争对企业的技术实力、创新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格力电器能否在新零售变革之后,重新夺回空调业冠军的宝座,还需观察。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77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