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广东教室灯光改造,教室照明设计安装卫生的15点要求是什么?
根据国家标准GB/T《中小学校普通教室照明设计安装卫生要求》百分百照明教室照明改造为大家归纳以下15点要求标准:
1.凡学校教室均应装设人工照明设备 。
2.教室学生桌面上的维持平均照度值不应低于300 lx,照度均匀度不低于0. 7.
3.教室黑板应设黑板专用照明灯,维持平均照度不应低于500lx,照度均匀度不低于0.8。
4.教室灯和黑板灯均宜采用光源色温为:3300 K~5500 K,光源的显色指数不宜小于80。
6.教室灯和黑板灯宜采用节能电感镇流器或电子镇流器.
7.为了减少照明灯具光源引起的直接眩光,教室不宜采用裸灯照明,对于阶梯教室,前排灯不应对后排学生产生直接眩光。
8.教室的统一眩光值(UGR)不宜小于19.
9.在维持平均照度值 300 Ix的条件下,教室照明功率密度现行值不应大于11 W/m' ,目标值应为9 W/㎡,
10.黑板照明设计宜采用有非对称光强分布特性的专用黑板灯具,灯具效率不应低于75%
11.宜采用悬挂式格栅灯具,灯具效率不应低于60%
12.标准普通教室长9m,宽6m,黑板宽4m,高1m,宜采用吊杆安装方式.并按教室纵向(灯具长轴垂直于黑板)均匀布设.教室照明功率密度不应高于11 W/m* ,有条件的地区宜低于9 W/m*.灯具距课桌垂直距离(g)不低于1. 7m。
13.充分利用自然光,在不同气象条件时,随室外自然光变化调节不同区域照明、照度
14.教室黑板灯采用吊杆安装方式,灯具平行于黑板安装,灯具距黑板平行间距d=700 mm~1000 mm.距黑板上缘垂直距离h= 1m~2m.。应通过调整灯具控照角度避免黑板灯对教师产生直接.眩光。
15.黑板灯和教室灯均应设置分多个回路控制。每个灯具应由单独回路开关控制,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可分别调节照明.照度。
国家规范关于灯具安装高度
当设计无要求时,灯具的安装高度和使用电压等级应符合下列 规定:
1 一般敞开式灯具,灯头对地面距离不小于下列数值(采用 电压时除外):
(1)室外:2.5m(室外墙上安装);
(2)厂房:2.5m;3)室内:2m;4)软吊线带升降器的灯具在吊线展开后:0.m。
2 危险性较大及特殊危险场所,当灯具距地面高度小于2.4m时,使用额定电压为3V及以下的照明灯具,或有专用保护措施;当灯具距地面高度小于2.4m时,灯具的可接近 露导体必须接地(PE)或接(PEN) ,并应有专用接地螺栓,且有标识。
灯具安装规范与要求
一、灯具安装施工要求
1.采用钢管作灯具的吊杆时,钢管内径不应小于10毫米;钢管壁厚度不应小于1.5毫米。
2.吊链灯具的灯线不应受拉力,灯线应与吊链编叉在一起。
3.软线吊灯的软线两端应做保护扣;两端芯线应搪锡。
4.同一室内或场所成排安装的灯具,其中心线偏差不应大于5毫米。
5.日光灯和高压汞灯及其附件应配套使用,安装位置应便于检查和维修。
6.灯具固定应牢固可靠。每个灯具固定用的螺钉或螺栓不应少于2个;当绝缘台直径为75毫米及以下时,可采用1个螺钉或螺栓固定。
二、灯具安装环境要求
1.安装前,灯具及其配件应齐全,并应无机械损伤、变形、油漆剥落和灯罩破裂等缺陷。
2.根据灯具的安装场所及用途,引向每个灯具的导线线芯最小截面应符合有关规程规范的规定。
3.当在砖石结构中安装电气照明装置时,应采用预埋吊钩、螺栓、螺钉、膨胀螺栓、尼龙塞或塑料塞固定;严禁使用木楔。当设计无规定时,上述固定件的承载能力应与电气照明装置的重量相匹配。
4.在危险性较大及特殊危险场所,当灯具距地面高度小于2.4米时,应使用额定电压为36伏及以下的照明灯具或采取保护措施。灯具不得直接安装在可燃物件上;当灯具表面高温部位靠近可燃物时,应采取隔热、散热措施。
5.在变电所内,高压、低压配电设备及母线的正上方,不应安装灯具。
6.室外安装的灯具,距地面的高度不宜小于3米;当在墙上安装时,距地面的高度不应小于2.5米。
三、螺口灯头的接线要求
1.相线应接在中心触点的端子上,零线应接在螺纹的端子上。
2.灯头的绝缘外壳不应有破损和漏电。
3.对带开关的灯头,开关手柄不应有裸露的金属部分。
3.对装有白炽灯泡的吸顶灯具,灯泡不应紧贴灯罩;当灯泡与绝缘台之间的距离小于5毫米时,灯泡与绝缘台之间应采取隔热措施。
四、特殊照明要求
1.公共场所用的应急照明灯和疏散指示灯,应有明显的标志。无专人管理的公共场所照明宜装设自动节能开关。
2.每套路灯应在相线上装设熔断器。由架空线引入路灯的导线,在灯具入口处应做防水弯。
五、固定在移动结构上的灯具要求
1.其导线宜敷设在移动构架的内侧。在移动构架活动时,导线不应受拉力和磨损。
2.当吊灯灯具重量大于3千克时,应采用预埋吊钩或螺栓固定;当软线吊灯灯具重量大于1千克时,应增设吊链。
六、金属卤化物灯的安装要求
1.灯具安装高度宜大于5米,导线应经接线柱与灯具连接,且不得靠近灯具表面。
2.灯管必须与触发器和限流器配套使用。
3.落地安装的反光照明灯具,应采取保护措施。
七、嵌入顶棚内的装饰灯具的安装要求
1.灯具应固定在专设的框架上,导线不应贴近灯具外壳,且在灯盒内应留有余量,灯具的边框应紧贴在顶棚面上。
2.矩形灯具的边框宜与顶棚面的装饰直线平行,其偏差不应大于5毫米。
3.日光灯管组合的开启式灯具,灯管排列应整齐,其金属或塑料的间隔片不应有扭曲等缺陷。
八、花灯的安装要求
1.固定花灯的吊钩,其圆钢直径不应小于灯具吊挂销钩的直径,且不得小于6毫米。对大型花灯,吊装花灯的固定及悬吊装置,应按灯具重量的1.25倍做荷载试验。
2.安装在重要场所的大型灯具的玻璃罩,应按设计要求采取防止碎裂后向下溅落的措施。
校园照明规范有哪些
一、教室照明的基本要求
教学楼照明中最主要的是教室照明,一般教学形式分为正式教学和交互式教学,正式教学主要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交流,即教师看教案、观察学生、在黑板上书写,学生看书、写字,看黑板上的字与图,注视教师的演示等;目前教室中除传统的教学区的黑板和学生区之外,教学区中大多采用投影等多种形式,学校以白天教学为主,有效利用自然采光以利节能,因此,教室照明中最基本的任务是:
(1)满足学生看书、写字、绘画等要求,保证视觉目标水平和垂直照度要求。
(2)满足学生之间面对面交流的要求。
(3)要引导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教学或演示区域。
(4)照明控制适应不同的演示和教学情景,并考虑自然光的影响。
(5)满足显色性,控制眩光,保护视力。
除此之外,教室照明还应做到安全、可靠,方便维护与检修,并与环境协调。
二、光源与灯具的选择
1、光源
教室照明推荐具有显色性好、光效高、寿命长等特点的灯具,易于满足显色性、照度水平及节能的要求。普通教室可用T5直管型荧光灯,有条件的可采用LED平板灯,提高照明质量,更有利于环保,并满足节能要求。
2、灯具选择
(1)普通教室不宜采用无罩的直射灯具及盒式荧光灯具。
(2)有要求或有条件的教室可采用带格栅(格片)或带漫射罩型灯具,最好采用LED平板灯具,光线利用率更高。
(3)具有蝙蝠式光强分布特性灯具的光强分布,一般有较大的遮光角,光输出扩散好,布灯间距大,照度均匀,能有效地限制眩光和光幕反射,有利于改善教室照明质量和节能。
(4)不宜采用带有高亮度或全镜面控光罩(如格片、格栅)类灯具,宜采用低亮度、漫射类灯具。
怎么样的教室照明符合国家标准?
教室照明检测国家标准
课桌面和黑板的维持平均照度监测方法依据GB/T 5700-2008《照明测量方法》,课桌面维持平均照度采用中心布点法,每问教室监测以梅花布点法在教室选择9个点,分别在自然光线和人工照明情况下在课桌面的同一位置使用照度计各测量1次照度,黑板维持平均照度以3点测得,读取入射照度值,取平均值,计算课桌面和黑板的维持平均照度。检测过程中开启全部照明用光源15 min以上,采用窗帘遮挡窗户,避免外来光源的干扰。
监测仪器均经过校正后使用,教室照明评价依据GB7793-2010《中小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课桌面维持平均照度≥300lx;课桌面照度均匀度≥0.7;黑板应设在局部照明灯,维持平均照度≥500lx,黑板照度均匀度≥0.8;教室不宜采用裸灯照明;灯管排列长轴垂直于黑板面;依据《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教室照明应配备40W荧光灯9盏以上,灯具距桌面的悬挂高度为17~1.9m;黑板照明应设2盏40W荧光灯,并配有灯罩。
学校教室照明检测内容
监测内容
包括照明状况下课桌面平均照度、黑板平均照度、灯桌距、照明功率等。
监测方法
严格按照《照明测量方法(GB5700)》固定的方法进行现场检测,每间教室根据教室的面积测量12~16个点,每点测量3次数值,取平均值,计算课桌面平均照度。测量前打开教室内所有光源15min,监测时间如果是白天,采用厚窗帘遮挡窗户,以避免外来光源干扰。
评价标准
依据(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教室课桌面照度达到300lx为合格,黑板面照度达到500lx为合格。
教室照明检测标准
中小学校普通教室照明设计安装卫生要求 GB∕T 36876-2018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