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电动自行车电机原理与维修
电机是电动自行车的核心器件,因此在学习电动自行车维修中,了解电机的结构和性能是更好的维修电动车的基础。电动自行车采用的电机都是直流电机,先后采用了有刷直流电机和无刷直流电机。有刷的主要是用在早期的小功率产品中,近期的电动车多使用无刷电机。
所谓的有刷和无刷是指直流电机在换向(相)时所用的换向器是有碳刷的还是没有碳刷的。直流电机要想正常运转,就得不停的改变绕组中电流的方向,这需要靠换向器来实现,至于电机中绕组的结构请参考电工学中有关电机方面的内容,这里不再赘述。
有刷电机的结构是线圈绕组经换向片和碳刷向电机的外面引出两根线,一根接直流电源(控制器)的正极,一根接直流电源的负极,电机就可以正常运转。而无刷电机由A、B、C三相绕组构成的,这一点有点象三相交流电机中的绕组结构,这三相绕组的一端接在一起,另外一端分别向电机的外面引出一根线,做为电源线(即A、B、C的相线,粗线),由霍尔元件组成的换向器则向电机的外面引出了5根线(细线),其中2条线接+5V电源,剩下的3条线是3个霍尔元件的输出线,用来识别相位。无刷电机的3条相线既像三相交流电机的相线又不像,说它像是因为它们都是接电源的,说它不像是因为交流电机的三条相线是同时接电源的,而无刷电机的三条相线不是同时都接电源的,它是其中的任意两相在不同的相位时,两两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后接在电源的正、负极上,这种组合是不停变化的,要实现这种变化靠的就是3只霍尔元件把电机中的三个绕组所在的不同相位,用电压组合的形式输出到控制器中,再经控制器内部电路识别处理后,输出到电机的三条相线上,控制电机中那两相接电源、谁接电源正极、谁接电源负极。简单的说,就是电机中的A、B、C相它们都是既能接电源的正极,又能接电源的负极,而霍尔元件就是控制它们谁该接电源的正极,谁该接电源的负极。
电动自行车电机绕组的故障率较低,并且绕制绕组的难度较大,所以绕组损坏多采用更换电机的维修方法。因此,只要知道有刷电机、无刷电机的换向器结构,就能轻松维修电动自行车的电机故障了。不过,在拆装电机外壳和更换换向器时要细心,不要碰坏了电机的绕组。对于有刷电机来讲,由于它结构简单、直观明了维修起来会更容易些。
1.电动车电机常见故障
(1)有刷电机的主要故障
a)碳刷磨损殆尽。维修时只要更换同型号的碳刷就行了,需要注意的是,直流电机的定子是一个大磁铁,在装转子的时候吸力很大,新换的碳刷不要过松过靠前,以免装转子时因吸力大而把新换的碳刷打碎。
b)碳刷与换向片接触的平面磨损不规则。对于这个问题,可用细砂纸轻轻地修整不规则的地方,尽量使接触面平整光滑。
c)换向片上因电火花的烧灼留下烧痕。维修时,可用细砂把烧痕打磨平整,同样在维修时也要注意一下细节,比如用竹签清理一下每个换向片的绝缘间隙中的积炭,再用酒精清洗干净、晾干后复原。
(2)无刷电机的主要故障
无刷电机的维修相对就难多了,因为它的换向器不像有刷电机那样直观明了,而它采用的霍尔元件不仅检测比较麻烦,而且更换难度大。在更换霍尔元件时,一定要注意它的方向(直流无刷电机中霍尔元件的接法有两种,一种是按相位60°的接法,三个霍尔元件有型号的一面都朝外;另一种是按相位120°的接法,3只霍尔元件中,中间的那个霍尔元件有型号的一面朝着铁芯方向安装,剩下两只霍尔元件有型号的一面都朝外),不可接错。否则,轻者不能正常运转,重者将烧坏电机的绕组。
拆卸霍尔元件时,一是用镊子捏住它,再用热吹风机对着它(不要对着绕组)吹热风,待固定的绝缘漆软化后,把它与固定架分开;二是用电烙铁焊开引脚上的焊锡就可以取下,三是用同型号或代用型号的霍尔元件更换;四是用绝缘漆或301胶把它固定在安装架上,待胶凝固后复原电机即可。
2.霍尔元件的种类与判断技巧
在维修无刷电机时,正确地判断霍尔元件的好坏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就必须地掌握霍尔元件的知识,否则将无法对电机进行维修。霍尔元件内部有一个磁敏器件,当它在强弱磁场的作用下,就会不断变化,最后再以电的形式通过引脚把它反应出来。霍尔元件多有2脚、3脚和4脚的,有开关型、锁定型、线性型、记忆型、常开型、常闭型等类型。电动自行车上用的霍尔元件一般是3个引脚的开关型和线性型两种。所谓的开关型霍尔元件就是它的输出端随着磁场的有无,即要么是输出高电位,要么就输出低电位,就像一只开关一样;线性型霍尔元件它的输出是随着磁场强度的变化而变化的,磁场强度的不同时它可以输出0~5V之间的任意电压值,并且呈线性变化的。常用的开关型霍尔元件有S41、72X、U18、A44E等,常见的线性型有UNG3501、3502、3503、49E、SS496B等。不同类型的霍尔元件是不可以互换的,同类型中不同型号的霍尔元件多可以互换的,不过代换时要注意引脚的接法。电动车上的霍尔元件的2个引脚接5V电源,另一个是信号输出引脚。电动自行车电机上用的霍尔元件是开关型的,应急修理时也可用锁定型和记忆型的霍尔元件代用。
下面介绍一下如何判断霍尔元件好坏的方法:
第一是粗测,第二是模拟工作。所谓的粗测,就是用万用表的电阻挡对它的3个引脚进行测量,确认出哪个是供电脚,哪个是接地脚,哪个脚是信号输出脚。对于开关型霍尔元件,先用黑表笔接任意一个脚,用红表笔分别去测量另外两个脚,若两次测得的值都是无穷大,说明黑表笔接的那个脚就是信号输出脚(若不是,黑表笔换一个脚再测,若始终与另外两个脚的值都不能为无穷大,则说明它已损坏),然后再对剩下的2个脚进行正、反向测量,测得阻值小的那次,则黑表笔所接的脚就是供电脚,红表笔所接就是接地脚。对于线性型霍尔元件的测量方法同开关型一样,只是在判断信号输出脚时,两次测得的阻值都在几十千欧以上。经这一步测量,并不能完全确认霍尔元件正常,还需要通过模拟测试才可确定。为霍尔元件的供电、接地脚间加上+5V电压后,用电压挡测量它的信号输出脚电压,再用一块磁铁慢慢地靠近它,对于开关型霍尔元件来说,当磁铁移近到某一位置时,信号输出脚的电压会突然变为高电位或低电位(因磁性材料有N极和S极之分,当磁铁的N极靠近它,就变为高电位,反之,变为低电位);对于线性型霍尔元件,信号输出脚的电压是随着磁铁与它距离远近的不同,电压在0~4V间变化(它对磁性材料的N极和S极的变化趋势也是不同的,一个是由低向高变化,另一个是由高向低变化)。
3.维修实例
一辆澳柯玛EV电动车有时能正常骑几天,有时突然速度很慢,有时干脆就不动。
分析与检修:这种软故障,修起来比较麻烦。对于此类故障,一般是先分析故障原因,然后根据维修经验和电动自行车中那些配件出故障的机率比较高,逐一检查,最终找出故障根源。那么造成这辆电动自行车故障的原因大致有:控制器、电机和机械方面,察看机械正常后代换控制器,结果两天后故障复发,说明毛病出在电机上。拆开电机查看绕组正常,于是把电机的三根相线与电路断开,将霍尔元件的三个输出端悬空后,只给霍尔元件加上+5V供电,用上面介绍的方法对它进行判断,发现中间那只S41型霍尔元件不但变化慢,而且有时还不变化,说明该霍尔元件损坏,更换后故障排除。
电动自行车电路故障检测与排除
电动自行车的故障主要在电池、电动机、控制器、线路、充电器和车体等。主要故障现象是,车不启动、运行无力、续驶能力降低、速度不能调节、车速过快、声音异响等。由于电动自行车主要用线路传动,没有高速运行部件,紧固件少,一般不存在振动、磨损、密封、噪声等,因此故障重点不在机械零件,而在电气传动系统的线路和元器件上。
检测方法主要是用仪表检查各元器件及线路输入、输出端的通断和电压,控制器需用专用的诊断仪来检测内部的故障。
电动自行车的电气类故障的特点如图1所示。

1.电器故障
电动自行车不能启动,显示仪表没有显示,多半是电源锁开关没有打开,电池触头接触不良,导线上的问题是插接件接触不良或脱离等。如果上述元器件均正常,说明四大件动机、控制器、电池及充电器)有故障。其中以电池故障为第一位,其次是控制器,然后是电动机和充电器。
(1)电池 主要是电力不足,主要原因是没有充电、充电不足、电池衰老容量下降、充电器不能正常充电等。是否正常充电,只有通过充电试验判断。
(2)电源锁 打开电源锁,用万用表欧姆挡检测一下电源锁的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的电阻,如电阻值为零则正常,如电阻值为无穷大,说明电源锁损坏,应更换电源锁。
(3)控制器 电动机工作失常或根本不运转。除上述问题外,还有调速不灵、无刷电动机缺相运转等。只有通过检测电动机和控制器才能确定故障部位。
用万用表直流电压挡检测一下控制器输出端红色接线(接转把线的插头),如有5V左右电压输出,则说明控制器正常,否则,说明控制器烧坏,需更换控制器。
(4)霍尔转把 用万用表直流电压挡检测一下转把输出端绿色线的输出电压,如有1~4. 2 V电压输出,则转把正常。否则,说明转把烧坏,需更换。
(5)充电器 主要故障是不充电造成电池不能正常工作。其故障是充不足电、过充、充电时间过长、充电终了不能停止等。
(6)电动机 主要故障是电动机引线开断,位置传感器脱落失效,绕组断线以及电刷、换向器或霍尔元件损坏等。
将电动机与控制器的连线断开,其余线均接好,慢慢转动电动机,用万用表检测霍尔线,检查信号是否有电压变化,若有一相无变化,说明电动机霍尔元件烧坏,造成缺相,则应更换霍尔元件。
(7)线路 主要是传输线路开路、断路,插接件松脱,制动断电开关不灵、电源线路问题等。
2.车体机械故障
车体机械故障主要有车轮制动装置、车轴以及轮胎等方面。可参可考第七章第四节中的有关内容。
3.电动自行车的电气类故障
电动自行车可以在蓄电池供电下实现自动行驶,骑行者可以通过车把处的转把控制电动自行车行驶的速度。这些功能主要是由电动自行车电气系统实现的,一旦电动自行车电气系统出现故障便会导致电动自行车无法自动行驶。因此,电动自行车电气系统的故障特点与机械系统的故障特点有非常明显的区别。
捷马电动车控制器ANANDA无刷直流电机控制器坏了怎么办
直流无刷电机控制器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一、控制器静态电流正常应在50MA内,电机空载最高转速时电流一般在1.4A左右,部分电机在1.8A左右。
当控制板不工作时,首先应看板上信号灯以秒/次闪烁,如未加转把信号时而信号灯不闪烁,则应检查:
1.5V电压是否正常,不正常时外部接插是否有短路,板上有无搭锡短路等;
2.单片机第2脚电压是否为5V;
3.石英晶体是否工作;
4.信号灯损坏
二、控制器电流电压调整
1.电流调整:调节康铜长度(新程序可调整LM358第6脚对地的电阻(R6),取值范围取2K到3.3K内,调到所需运电流,(500W老程序在26A到35A有较好的运行效果,新程序在22A到28A有较好的效果。)
2.电压调整:欠压取样电路为48V或36V电源对地的两个分压电阻组成,通常调整电源连接的电阻(Ra)就可以调整欠压点,因与地连接的电阻通常取1.2K故欠压值及电阻阻值可按下面公式计算;Ra=(1.2xv-1.2x3)/3
例:使用48V电瓶电压,欠压V的取值为40.5时:
Ra=(1.2x40.5-1.2x3)/3-------→Ra=15K
注:其中的1.2为与地连接的电阻。试中的3为单片机部处理欠压AD值。
当欠压值需在40.5V到42V间调节时满载1.2K电阻上并82K、39K、36K、33K、30K时,欠压分别对应:41.04V、41.65V、41.75V、41.86V、42V。
三、当控制板上单片机能工作时(不加转把信号灯应闪烁),但不能正常工作,请注意信号闪烁状态,下面例出常见闪烁状态:
1.弱信号控制部分正常工作约为秒/次;
2.慢闪2次电路处于刹车状态;
3.慢闪3次康铜到LM358有参数不对或有开路情况;
4.慢闪4次上桥到驱动到输出MOS有故障
5.慢闪5次下桥到驱动到输出MOS有故障;
6.慢闪6次60度120度选择与电机霍尔相序连接不对;
7.慢闪7次运行中电流过大保护,康铜过长或短路检测的基准电平偏底(正常取值为20K对1.2K分压):
8.慢闪8次欠压状态
9.快闪2次等待转把归零(上电防飞车功能)
10.快闪3次,电机堵转停止;
11.电机转动时信号灯闪烁,霍尔线断线缺相或电机不匹配。
其它3故障则可配合上面状态推断维修:
1:电机不转:
a:电压不足,测试MCU的第3脚电压是否大于3.2V;
b:刹车电平接法是否正常,检测MCU的第7脚,高电平刹只要电压高于2..5V:低平刹车时电压低于2.0V;
c;调速电压是否加到MCU的第5脚;
d:接插件未按装良好,缺相导致无法输出;
e:上述条件都满足时,则输出及驱动电电路有故障,外力强行转动电机,内部有明显的不均匀阻力时则多为MOS功率管损坏、但有部分为前级驱动三极管损坏。
2:电机转;但不正常:
a:控制器60度120度工作方式选择是否对应:
b:电机靠外力能力,且转动时有叫大的操声不平稳;输出缺相,检测连接线情况,线路板上元件有漏焊、虚焊、短路、错焊等:
c:霍尔信号不对,部分电机需调整控制器输出线或霍尔信号线;
d:电机在低速转动时不平稳,多为驱动电路元件参数差异太大,测试三相驱动元件有无错焊,性能不良;
3:电机易停、带负载能力差:
a:控制器短路比较电阻R9、R10是否为20K或1.2K:
b:电容C7(1000Pf)、死区调节电容C24(100PF)容量偏离太大;
c:康铜线过长(*当控制器电容C7、C24容量不对时,工作电流将异常,一般反映为工作电流大而将康铜调得过长);
d:驱动电路的部分元件漏电,性能不良。
4:限流电阻发热,静态电流偏大;
a:检测电路中有短路:
b:驱动输出有无器件错焊;
c:插件中连线是否对应。
5:易烧MOS管或电机低速正常运行,转把快速上升时候易烧MOS管:
a:HC27电路(U3)是否正常:
b;单片机21脚电压不为逻缉的高电平或低电平,其上拉电阻开路或虚焊;
c:MOS驱动信号不能正常跟随单片机输出信号,呈现一种常态电平,最容易导致MOS损坏。
6:转把信号加上后信号灯灭,但电机不转:
a:电机输出有无良好连;
b:电机霍尔未连接;
c:驱动电路中有器件开路或虚焊、漏焊等。
电动车线路故障的维修技巧
电动车是绿色环保的便捷交通工具,现在已经成为广大群众的出行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那如果出现线路的问题应该怎么解决处理呢?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电动车线路故障如何维修,希望能帮到你。
电动车线路故障如何维修
打开电门锁整车无电
首先,短接空气开关,然后检查并确认所有电池连接线无松动,剥开控制器正负电源线分别剪出一至两根细铜线做打火试验,供电正常时会立即打火熔断。短接电门锁进出线,实际上就是控制器主电源正极与软启动线。
打开夜行灯电机停转
拔掉或剪断左右刹把刹车断电线,取掉尾灯炮,剪断控制器端断电信号线(一般为黄绿双色,如不能判断此步骤省略,暂时不开大灯吧)
行驶正常但无灯光
检查dc转换器正负极,12伏输出端是否可靠连接,然后从整车第一节电池引出正负12v到dc转换器负极与12伏输出端,最后检查开关总成是否可靠接触。
电动车电机维修教程
1、启动时只听到启动机电磁开关“咯咯”声,或首次启动时启动机带动曲轴缓转几下,继而出现启动电磁开关“咯咯”响,但曲轴却不转动。此现象一般属于蓄电池“断格”故障。
2、临时停车每次都能启动,但停车时间较长或第二天启动时却只能使曲轴转一下。此现象属于蓄电池自放电严重,其极板、隔板严重老化,说明该蓄电池已经接近报废。
3、启动时启动机突然转动无力,并伴有烧橡胶气味或蓄电池处有烟冒出,多属极桩、极桩夹子接触不良而发热烧损。
4、若启动时启动机驱动齿轮与发动机飞轮齿圈发出撞击的空转声,其原因有二:一是飞轮齿圈的啮合切入面变形;二是启动机驱动齿轮与飞轮齿圈的间隙太大。两者无法啮合,发动机也就不能启动。
5、电源总开关一接通,启动机驱动齿轮就和飞轮齿圈啮合在一起转动。出现这种故障,一是启动机电磁开关的保持线圈错接在了电源接线柱上;二是钥匙开关上的3根线接错,判断方法是:钥匙在“0”位置时启动机驱动齿轮不转,在“2”位置时启动电机驱动齿轮与飞轮齿圈啮合一起转动。
6、启动开关转到启动位置发动机不能启动,也无其他现象。这种故障,一是钥匙、开关因磨损而未接通启动电路;二是启动机继电器未接通启动机电磁开关电路;三是电源开关未接通主电路。
7、启动时只有轻微“嗒”的一声,再无任何反应,这是启动继电器发卡所致。这时只要按一下电磁铁尾部,迫使电磁铁前移,即可将启动电路接通,从而使发动机启动。
电动车的正确使用和保养常识
1、电动自行车使用前应调整好鞍座和车把的高度,以保证骑行的舒适性,减轻疲劳。鞍座和车把高度应因人而异,一般鞍座的高度以骑行者能够单脚可靠着地为适宜(整车应基本保持直立),车把的高度以骑行者小臂平放、肩部和手臂放松为适宜。但鞍座和车把的调整应首先保证过管及把立管的插入深度必须高于安全标志线。
2、电动自行车使用前应检查并调整好前后刹车。前刹车由右闸把控制,后刹车由左闸把控制。前后刹车的调整以左右闸把手柄达到一半行程时即能可靠刹车为适宜;闸皮过度磨损,要及时更换。
3、电动自行车作用前应检查链条的松紧度。链条过紧脚蹬骑行时费力,过松则容易颤动、擦碰其他零部件。链条的垂度为1-2mm较适宜,一般不用脚蹬骑行时可以适当调紧。链条调整时,先松开后轮螺母,通过均匀旋进旋出左右调链螺钉,调整好链条松紧度,重新紧固好后轮螺母即可。
4、电动自行车使用前应检查链条的润滑情况。手感和观察链条的链轴转动是否灵活,链节锈蚀是否严重。如果锈蚀或转动不灵活,应加注适量润滑油,严重的应更换链条。
5、电动自行车骑行前,应检查轮胎气压、车把转向灵活性、前后轮转动灵活性、电路、蓄电池电量、电机工作状况以及灯光、喇叭、紧固件等是否满足使用要求。
(1)轮胎气压不足,将增加轮胎和路面的摩擦力,从而缩短续行里程;还会使车把转动灵活性降低,影响骑行的舒适性和安全性。气压不足时应及时补充气压,轮胎气压应按照《电动自行车使用说明书》中的推荐气压或轮胎表面上的规定气压。
(2)车把转动不灵活,有卡滞、僵点或紧点时,应及时润滑或调整。润滑一般使用黄油、钙基或锂基润滑脂;调整时,先松开前叉锁母,旋转前叉上挡,当车把转动灵活性达到要求后,锁紧前叉锁母即可。
(3)前后轮转动灵活性不好,将增加转动摩擦力,增加电量消耗,从而降低续行里程。因此,一旦出现故障应及时润滑和保养维修,润滑一般使用黄油、钙基或锂基润滑脂;如果是轴皮故障,可以更换钢珠或轴皮,如果是电机故障应到专业维修单位维修。
(4)电路检查时,打开电源开关,检查电路是否畅通,插接件是否插接牢固可靠、保险管工作是否正常,尤其是电池输出端子与电缆的连接是否牢固可靠。发现故障应及时排除。
(5)出行前,应检查蓄电池的电量,根据出行的里程判断蓄电池的电量是否充足。如果电量不充足,则应适当辅以人力骑行,避免蓄电池欠压工作。
(6)出行前还应当检查电机的工作状况。起动电机并调整其转速观察和听电机的运转,如有异常现象,应及时维修。
(7)电动自行车使用前应检查灯光、喇叭等,尤其是夜间出行。大灯应明亮,光束一般应落在车头前方5-10米的范围;喇叭声音应响亮,不嘶哑;转向灯应闪烁正常、转向指示正常,灯光的闪烁频率为75-80次/分钟;仪表显示应正常。
(8)出行前应检查各主要紧固件是否紧固,如把横管、把立管、鞍座、鞍管、前轮、后轮、中轴、锁母、脚蹬等的紧固件不应松动,如果出现紧固件松动或脱落,应及时紧固或更换。各紧固件的推荐力距一般为:把横管、把立管、鞍座、鞍管、前轮、脚蹬为18N.m,中轴锁母和后轮为30N.m。
6、电动自行车尽量不要使用零起动(即原地起动),尤其是在负重和上坡处更应禁止。起动时,应先用人力骑行,当达到一定的速度时再转为电动行驶,或直接使用电助动行驶。这是因为起动时,电机必须首先克服静摩擦力,此时电流较大,接近甚至达到阻转电流,使蓄电池大电流工作,加速蓄电池的损坏。
7、电动自行车骑行时尽量使用人力助动或电助动方式,尤其是上坡、负重、迎风行驶或路面坎坷不平时一定要人力骑行相助。这样,可以避免蓄电池较长时间大电流放电,损坏蓄电池,有利于提高一次充电的续行里程,延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8、电动自行车不适应坎坷不平或坡度过陡(一般应≤8°)的道路。如遇此种道路,应缓慢驾驶或下车推行。在该种路面下行驶,电机、控制器、蓄电池等的工作环境差,将降低使用寿命并容易损坏。
9、电动自行车行驶时应避免频繁刹车和起动,刹车前或同时应将调速转把回位,在道路拥护的区域尽量使用人力骑行。这样,可以避免起动时大电流对蓄电池的损坏。
10、电动自行车的标准载重量为75公斤,应尽量避免超载。如果超载行驶,应使用人力骑行、人力助动方式。
11、寒冷天气使用电动自行车,应尽量人力助动或电助动行驶;并且还应当注意蓄电池的电量及电压指示,一般天气寒冷时,应适当降低蓄电池的放电深度,切不可欠压状态行驶。这是因为,天气寒冷时蓄电池的荷电能力、放电能力均有所降低。
12、电动自行车不怕雨雪天气。但是,涉积水时水位高度不能超过电动轮毂轴承座的下沿,以防止电机进水造成损坏。雨雪天骑行后,应尽快擦拭干净;如果电器件浸水,还应该用吹风机将其干燥。以免造成铁件腐蚀和电路漏电、短路等故障。
13、雨雪天骑行,行驶速度应适当降低,刹车注意增加制动距离,防止侧滑和掉头等,以免危及人身安全。
14、电动自行车应避免长时间日光曝晒,存放时应置于阴凉处。日光曝晒会加速油漆、塑料件、橡胶件和电子元件的老化,降低其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