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车间安全常识内容
1. 车间安全常识
车间安全常识 1.车间的安全知识有哪些
1、生产车间易发的安全事故 生产车间易发生的安全事故有触电、坠落、被夹卷、受物体打击和火灾等,为了防止事故发生,我们应具备必要的安全常识和技能。
2、电气安全 触电事故是指人体接触到机械设备的“带电”部分,从而产生对人体的伤害事故,且其后果一般都相关严重。生产车间里用电设备很多,每位作业人员接触电气的机会较多,故需具备和执行各项用电安全知识。
2.1 所有设备的电气安装、检查与维修必须由电气专业人员进行,任何人员不得私自操作。 2.2 车间内的电气设备不得随意启动等操作,只可依本人从事的岗位所涉及的机械设备并依其操作指引进行正确操作,不可超越规定的操作权限。
严禁私自操作自己目前岗位以外的电气设备。 2.3 本岗位使用的设备和工具等的电气部分出了故障,不得私自维修,也不得带故障运行;需及时汇报自己的上级联络专业人员处理。
2.4 自己经常接触和使用的配电箱、配电板、闸刀开关、按钮开关、插销以及导线等,必须保持完好、安全,不得将破损或带电部分 *** 出来。 2.5 在操作闸刀开关和磁力开关时,必须将盖盖好以防止万一短路时发生电弧或保险丝熔断飞溅伤人。
2.6 所使用的电气设备其外壳按有关安全规程,必须进行防护性接地或接零;并对于接地或接零的设施要经常进行检查,一定要确保连接牢固、接地或接零的导线不得有任何断开之处,否则接地或接零就不起任何作用了。 2.7 需移动某些非固定安装的电气设备时,必须先切断电源再移动,并收好电导线并不得在地面上拖来拉去以防磨损;若导线被硬物卡住,切忌硬拉以防拉断导线。
2.8 对于电源连接必须使用符合电气安全要求的插座和插头配合使用,并确保其接触良好和插脚无裸落,严禁不用插头直接将导线插入插座供电。 2.9 对于确需移动使用的设备工具如吸尘器、手动电钻等,必须安设漏电保护器,同时工具的金属外壳应进行防护性接地或接零,并减少导线的扭曲和他物的重压或穿刺, 以防漏电的发生。
2.10 在放置液体状物品时,应置于不易碰翻及即使碰翻而液体也不会渗入机器设备内而引发安全事故的位置。 2.11 在擦拭设备时,严禁用水冲洗或湿抹布擦拭电气设施,以防止短路和触电事故的发生。
2.12 当插头长期(一般为一年以上)插入插座,则至少每年一次拨出清扫插头处的积尘,以防止积尘引致短路和电击事故。 3、坠落事故的防止 坠落系指人在高处处于不安全行为和物处于不安全状态下而坠落,坠落可能导致人员重伤乃至死亡。
法规规定:高度在2米以上的作业场所均为“高处”,但并不是说只有 2米以上才危险。即使从1米高处摔下来,若身体要害部位碰到利物或硬物也可能导致重伤或死亡。
故在登高作业时需注意相关的安全事项。 3.1 作业人员不可站于多个小物体重叠或可以滚动的物体上从事作业,如更换日光灯不可将转椅置于工作台上作业,因挪动脚时转椅旋转致身体失去平衡而摔下来。
3.2 原则上规定使用人字梯从事临时性的高处作业,必须确保人字梯中间有连接(避免其跨开)和四脚有防滑耐磨塑胶套,且选用高度适中的人字梯,尽量避免直接站于顶部作业。 3.3 在高处需用大力的作业,必须控制用力不可过猛,必要时于腰间配安全带固定于固 定物体上。
如在高处拆卸螺钉等用力过猛,扳手拧空致身体失衡而摔下来。 3.4 在爬梯子时必须用一手扶着梯子,并观察梯层逐级而上;杜绝发生脚踏空而从梯上摔下。
3.5 在高处搬运物件时,必须保证行走路线畅通无异物和不打滑并用眼观看路面,防止因物拌倒而失去平衡从高处摔下去。 3.6 搬运大件物品上楼梯时,须逐级稳步拾级而上,杜绝因物遮挡看不见梯面而掉倒滚下楼梯。
3.7 在拾级而下楼梯时,需眼观梯面逐级而下,杜绝因急步不看梯面或多级而下致脚踩空或滑落而从高处摔下。 3.8 在开口处调运物品时,尽量使用护栏、保证地面不打滑、作业鞋不打滑和稳站立后方可拉动物品。
杜绝物品摇摆而将人拽向开口处而致坠落。 4、被夹卷事故的防止 生产车间发生的被夹卷事故常发生在作业人员麻痹大意,忽视了工作中的潜在的危险。
故在作业中需注意如下事项以防止被夹卷事故的发生。 4.1 更换贴片机内物料或处理异常时,必须打开机顶盖,杜绝异常致被夹。
4.2 在保养、维修机器和进入机器护栏内时,必须停机并设警告标示牌注明机器正处于“保养中”或“禁止开机”。 4.3 在多人从事同一工作中,需以自问自答形式检查危险,并执行手示呼叫确认安全。
4.4 作业人员须依公司规定戴好工帽、收拢头发于工帽内和将工衣袖口扎好等,防止运动部件夹卷头发和衣服以对人体的伤害事故。 4.5 在搬运和堆放四角规整的物品时,需小心轻放,逐端抬起或放下后,将手逐渐伸入底部或移出边缘再抬起或放下;防止手指被夹伤。
2.车间的安全知识有哪些
1、生产车间易发的安全事故 生产车间易发生的安全事故有触电、坠落、被夹卷、受物体打击和火灾等,为了防止事故发生,我们应具备必要的安全常识和技能。
2、电气安全 触电事故是指人体接触到机械设备的“带电”部分,从而产生对人体的伤害事故,且其后果一般都相关严重。生产车间里用电设备很多,每位作业人员接触电气的机会较多,故需具备和执行各项用电安全知识。
2.1 所有设备的电气安装、检查与维修必须由电气专业人员进行,任何人员不得私自操作。 2.2 车间内的电气设备不得随意启动等操作,只可依本人从事的岗位所涉及的机械设备并依其操作指引进行正确操作,不可超越规定的操作权限。
严禁私自操作自己目前岗位以外的电气设备。 2.3 本岗位使用的设备和工具等的电气部分出了故障,不得私自维修,也不得带故障运行;需及时汇报自己的上级联络专业人员处理。
2.4 自己经常接触和使用的配电箱、配电板、闸刀开关、按钮开关、插销以及导线等,必须保持完好、安全,不得将破损或带电部分 *** 出来。 2.5 在操作闸刀开关和磁力开关时,必须将盖盖好以防止万一短路时发生电弧或保险丝熔断飞溅伤人。
2.6 所使用的电气设备其外壳按有关安全规程,必须进行防护性接地或接零;并对于接地或接零的设施要经常进行检查,一定要确保连接牢固、接地或接零的导线不得有任何断开之处,否则接地或接零就不起任何作用了。 2.7 需移动某些非固定安装的电气设备时,必须先切断电源再移动,并收好电导线并不得在地面上拖来拉去以防磨损;若导线被硬物卡住,切忌硬拉以防拉断导线。
2.8 对于电源连接必须使用符合电气安全要求的插座和插头配合使用,并确保其接触良好和插脚无裸落,严禁不用插头直接将导线插入插座供电。 2.9 对于确需移动使用的设备工具如吸尘器、手动电钻等,必须安设漏电保护器,同时工具的金属外壳应进行防护性接地或接零,并减少导线的扭曲和他物的重压或穿刺, 以防漏电的发生。
2.10 在放置液体状物品时,应置于不易碰翻及即使碰翻而液体也不会渗入机器设备内而引发安全事故的位置。 2.11 在擦拭设备时,严禁用水冲洗或湿抹布擦拭电气设施,以防止短路和触电事故的发生。
2.12 当插头长期(一般为一年以上)插入插座,则至少每年一次拨出清扫插头处的积尘,以防止积尘引致短路和电击事故。 3、坠落事故的防止 坠落系指人在高处处于不安全行为和物处于不安全状态下而坠落,坠落可能导致人员重伤乃至死亡。
法规规定:高度在2米以上的作业场所均为“高处”,但并不是说只有 2米以上才危险。即使从1米高处摔下来,若身体要害部位碰到利物或硬物也可能导致重伤或死亡。
故在登高作业时需注意相关的安全事项。 3.1 作业人员不可站于多个小物体重叠或可以滚动的物体上从事作业,如更换日光灯不可将转椅置于工作台上作业,因挪动脚时转椅旋转致身体失去平衡而摔下来。
3.2 原则上规定使用人字梯从事临时性的高处作业,必须确保人字梯中间有连接(避免其跨开)和四脚有防滑耐磨塑胶套,且选用高度适中的人字梯,尽量避免直接站于顶部作业。 3.3 在高处需用大力的作业,必须控制用力不可过猛,必要时于腰间配安全带固定于固 定物体上。
如在高处拆卸螺钉等用力过猛,扳手拧空致身体失衡而摔下来。 3.4 在爬梯子时必须用一手扶着梯子,并观察梯层逐级而上;杜绝发生脚踏空而从梯上摔下。
3.5 在高处搬运物件时,必须保证行走路线畅通无异物和不打滑并用眼观看路面,防止因物拌倒而失去平衡从高处摔下去。 3.6 搬运大件物品上楼梯时,须逐级稳步拾级而上,杜绝因物遮挡看不见梯面而掉倒滚下楼梯。
3.7 在拾级而下楼梯时,需眼观梯面逐级而下,杜绝因急步不看梯面或多级而下致脚踩空或滑落而从高处摔下。 3.8 在开口处调运物品时,尽量使用护栏、保证地面不打滑、作业鞋不打滑和稳站立后方可拉动物品。
杜绝物品摇摆而将人拽向开口处而致坠落。 4、被夹卷事故的防止 生产车间发生的被夹卷事故常发生在作业人员麻痹大意,忽视了工作中的潜在的危险。
故在作业中需注意如下事项以防止被夹卷事故的发生。 4.1 更换贴片机内物料或处理异常时,必须打开机顶盖,杜绝异常致被夹。
4.2 在保养、维修机器和进入机器护栏内时,必须停机并设警告标示牌注明机器正处于“保养中”或“禁止开机”。 4.3 在多人从事同一工作中,需以自问自答形式检查危险,并执行手示呼叫确认安全。
4.4 作业人员须依公司规定戴好工帽、收拢头发于工帽内和将工衣袖口扎好等,防止运动部件夹卷头发和衣服以对人体的伤害事故。 4.5 在搬运和堆放四角规整的物品时,需小心轻放,逐端抬起或放下后,将手逐渐伸入底部或移出边缘再抬起或放下;防止手指被夹伤。
3.车间安全生产知识
标准化企业考评程序为:
(一)企业组织自评小组,按照本办法自评本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等级,形成安全质量标准化企业自评报告(简称企业自评报告)。
(二)企业按照自评等级向相应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交安全质量标准化企业申请表(简称企业申请表,见附表一),同时报送企业自评报告。
(三)收到企业申请表和企业自评报告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委托中介机构依据本办法对企业进行评审,形成书面评审意见。
(四)接受委托的中介机构将评审意见报相应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五)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评审意见、企业申请表和企业自评报告进行核准,形成核准意见,并将核准结果备案。核准意见以书面或电子形式通知申请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企业备案表,见附表二)。
(六)一级企业、二级企业和三级企业由核准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颁发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等级证书(简称企业等级证书),并在有关媒体上公布。
4.车间安全教育的形式和主要内容有哪些
车间安全教育是新职工分配到车间后,在尚未进入岗位 前进行的安全教育,一般由车间安全工作的负责人组织实施,形 式有上课学习、组织座谈、由安全专职干部带领参观生产现场、解答问题等。
主要内容有:(1)车间的组织结构,即介绍车间由哪些生产单位、辅助 单位、附属单位、管理机构组成,职工人数,安全管理组织形式。(2)车间生产规模及任务、工艺流程和生产设备及技术 装备。
(3)车间安全生产规章制度。(4)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常见事故 及预防措施。
(5)车间安全生产基本知识,如机电安全知识,安全设备 设施、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维护;职业卫生知识,自救互救、急救方法,疏散和现场紧急情况的处理等。(6)有关事故案例等。
5.进入车间有哪些安全注意事项呢
1、进入车间前必须穿戴好劳保鞋、安全帽、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否则不允许进车间。
2、混砂机操作者必须熟悉所用设备的结构和使用性能。 3、混砂机的新砂需经筛选、烘干;旧砂需经砂再生处理后,方可使用。
4、在加入树脂和固化剂时,必须戴好手套、眼镜,小心操作,以免溅到身上。要求配比准确。
5、开动混砂机前,检查导轨两侧,是否有障碍物,行驶过程中,注意过往行人。 6、工作时,应有专人负责,不得交其它人员操作,避免非法操作。
7、对混砂机进行检修时,除了要切断电源,还要设专人监护。 8、在清理混砂槽时,要停机清理,将螺旋叶片清理干净,为下次混砂作准备。
9、及时清除工作场地上撒落的砂和物件,保持工作场地及人行通道整洁畅通,以利安全。
6.车间级安全教育的内容和要求有哪些
车 间 级 安 全 教 育 由 车 间 主 任 负 责 组 织 ,车 间 安 全 技 术 人 员 负 责 实 施 , 时 间 不 少 于 2 4 学时 ( 实 习 生 不 少 于 8 学 时 )。
新 员 工 经 车 间 级 安 全 教 育 并 考 试 合 格 后 方 可 分 配 到 班 组 。 其 教育 内 容 为 :① 本 车 间 的 生 产 概 况 、职 业 卫 生 状 况 。
② 本 车 间 主 要 危 险 因 素 及 安 全 注 意 事 项 ,安 全 技 术 操 作 规 程 和 安 全 生 产 规 章 制 度 。③ 安 全 设 施 、工 作 器 具 、个 人 劳 动 防 护 用 品 、急 救 器 材 、消 防 器 材 的 性 能 和 使 用 方 法及 火 警 和 急 救 联 系 方 法 , 预 防 事 故 和 职 业 危 害 的 主 要 措 施 。
④ 典 型 事 故 案 例 及 事 故 应 急 处 理 措 施 等 。
7.工作岗位上的安全知识
为全面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强化安全生产管理,防止生产事故发生,维护职工安全与健康权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二、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在生产建设过程中把安全生产摆在第一位,创造安全卫生的劳动环境和条件,实现文明生产、安全生产。 三、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各分厂行政正职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职责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全面负责。
公司员工必须严格遵守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做到“人人关注安全,事事保障安全”,促进公司安全、健康、快速发展。 管理机构与职责 一、公司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是企业安全生产最高领导机构。
全面领导本公司安全生产工作,并研究制定公司安全生产制度,解决安全生产中的重大问题。 二、公司安全科是企业安全生产专职机构,在公司主管安全生产经理(厂长)的直接领导下,负责本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日常工作,并向总经理(厂长)负责。
安环科的负责人由公司任命,并向上级主管部门登记备案。 三、各分厂、车间行政正职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本厂、车间的安全生产全面负责。
分厂、车间配备专职(或 *** )安全员,协助本单位领导开展安全管理工作。 四、各班组长是本班组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副班(组)长为本班组( *** )安全员,负责本班组安全管理具体工作。
五、公司各部门对职现范围内的安全工作负责,职责划分: 办公室安全职责: 协助公司领导贯彻执行上级有关安全指示,承办公司安委会会议的组织、会议记录、督办事项反馈工作,协助公司领导解决安全生产中的问题,并做好工伤事故处理的协调服务等工作。 生产部职责 1、安环科向总经理负责,并在生产副经理的具体领导下开展工作。
负责督促、检查、汇总和报告公司各项安全生产工作,对职责范围内因工作失误而导致的伤亡事故负责。 2、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组织制订、修订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作业规程、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办法等制度,并经常检查贯彻执行情况。
3、坚持逐日巡检制度。安监员对公司安全工作实行逐日巡回检查,对查出的事故隐患,违章行为有权下达行政指令,限期整改,并督促实施。
在生产中遇到重大险情时,有权下令停止作业,并立即上报。 4、负责组织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工作,督促指导职工“三级安全教育”,考核工作。
5、参加各种生产调度会议,提出职业安全、卫生方面的建议和要求,参加新建、改建、扩建以及大、中修工程的初步设计和施工方案的审查和竣工验收。 6、负责组织编制公司安全生产规划、年度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和年、季、月职业安全、卫生工作计划,并督促实施。
实行月总结报告制度,每月底前要将本月(季、年)安全工作向公司安全领导小组、主管部门和市安监局报告。 7、组织参加事故应急救护和调查处理工作。
建立事故台帐,对轻伤事故负责组织调查处理,重伤以上事故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并协助调查处理。
树脂砂铸造,混砂机沙仓里面的砂子为什么会成块
你好!
沙仓里的砂子没有清干净,残留的树脂、固化剂及砂子当然会反映结块了
我的回答你还满意吗~~
混砂机固化剂打不进砂
加热固化剂。混砂机固化剂是用来把混砂机打出来的砂更粘稠。经查询该混砂机工作原理资料显示,在混砂机固化剂内打不进砂,可以将固化剂加热,先将砂的本体变软即可改变此问题。
树脂砂芯怎么做,树脂和固化剂怎么配比?
原砂(100)+固化剂(树脂量的25-60%)+树脂(原砂量的1.0-1.2%),其中固化剂种类的选择根据温度变化确定,加入量根据温度、铸件大小、起模时间要求进行调节。以上顺序也是混砂时的加入顺序。
1、固化剂又名硬化剂、熟化剂或变定剂,是一类增进或控制固化反应的物质或混合物。
树脂固化是经过缩合、闭环、加成或催化等化学反应,使热固性树脂发生不可逆的变化过程,固化是通过添加固化(交联)剂来完成的。固化剂是必不可少的添加物,无论是作粘接剂、涂料、浇注料都需添加固化剂,否则环氧树脂不能固化。 固化剂的品种对固化物的力学性能、耐热性、耐水性、耐腐蚀性等都有很大影响。
2、固化剂加的比例需通过计算确定
固化剂用量计算方法:
(1)胺类作交联剂时按下式计算:
胺类用量=MG/Hn
式中:M=胺分子量;Hn=含活泼氢数目;;G=环氧值(每100克环氧树脂中所含的环氧当量数)
(2)用酸酐类作交联剂时按下式计算:
酸酐用量=MG(0.6~1)/100
式中:M=酸酐分子量;G=环氧值(0.6~1)为实验系数
扩展资料:
固化剂分类
固化剂按用途可分为常温固化剂和加热固化剂。环氧树脂高温固化时一般性能优良,但是在土木建筑中使用的涂料和粘接剂等由于加热困难,需要常温固化,所以大都使用脂肪胺、脂环映以及聚酰胺等,尤其是冬季使用的涂料和粘接剂不得不与多异氰酸酯并用,或使用具有恶臭气味的聚琉醇类。
至于中温固化剂和高温固化剂,则要以被着体的耐热性以及固化物的耐热性、粘接性和耐药品性等为基准来选择。选择重点为多胺和酸酐。由于酸酐固化物具有优良的电性能,所以广泛用于电子、电器等领域。
脂肪族多胺固化物粘接性以及耐碱、耐水性比较好。芳香族多胺在耐药品性方面也是优良的。由于氨基的氮元素与金属形成氢键,因而具有优良的防锈效果。胺质量浓度愈高,防锈效果愈好。酸酐固化剂和环氧树脂形成酯键,对有机酸和无机酸显示了高的抵抗力,电性能一般也超过了多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环氧树脂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固化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