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家用配电箱DIY 求助
- 2、自制5ma漏电保护器
- 3、带电状态下如何换漏电保护器
- 4、漏电保护器更换
- 5、电动车漏电保护器坏了怎么修?
家用配电箱DIY 求助
1、用什么规格的终端盒(就是你所说的配电箱)和你总功率没关系的而是和你的电路的回路数量有关系,终端箱买回来然后你配空气开关(简称空开)和漏电保护器(简称漏保)至于你能用多大的功率要看你进户线的额定电流。一般总线和插座的空开上加装漏保(或者装带漏保的空开)2、插座的三相分别是左零右相上接地,终端盒上分别有2个接线排一个是零排一个是地排,地线就是接到地排上的,而地排是和楼道电表箱里面的地排相连的。3、空调需要一根独立的线,就是这个回路只供给空调使用没有别的电器。4平方指的是铜芯的截面积。一般灯头线使用1.5平方线;插座使用2.5平方线;空调使用4平方线。4、你说的墙上的那是线槽,用来装明线的,现在家里一般排暗线用不着那个。5、上面说了你买回来只是个终端箱,里面的空开和漏保是要你再去买的,数量根据你回路来决定。买终端箱的时候你只要告诉要多少回路的终端箱就可以了。6、这个是个技术活,不是电工不要去碰,危险的!!切记!!
自制5ma漏电保护器
漏电保护器属于比较精密的保护装置,任何人不允许自制。
漏电保护器按不同方式分类来满足使用的选型。如按动作方式可分为电压动作型和电流动作型;按动作机构分,有开关式和继电器式;按极数和线数分,有单极二线、二极、二极三线等等。
下面按动作灵敏度和按动作时间分类:
①按动作灵敏度可分为: 高灵敏度:漏电动作电流在30mA以下; 中灵敏度:30~1000mA; 低灵敏度:1000mA以上。 ②按动作时间可分为: 快速型:漏电动作时间小于0.ls; 延时型:动作时间大于0.1s,在0.1-2s之间;
反时限型:随漏电电流的增加,漏电动作时间减小。当额定漏电动作电流时,动作时间为0.2~1s;1.4倍动作电流时为0.1,0.5s;4.4倍动作电流时为小于0.05s。
带电状态下如何换漏电保护器
1、把出线电源断丢。拆零线、火线。关键是站在干燥而绝缘的地方,板凳或是纸板上,把拆下来的火线要用电工胶布包一下。把新漏电保护器装上去接好线就好了。
2、不是专业的,还是不要自己装。
3、需由专业维修人员维修。首要先检查保护器以下电路和电器,断开保护器输出线保护器是否正常,如正常则是室内线路及用电器有漏电故障,最好找专业电工维修。漏电保护器分为机械损坏和电气损坏,在使用过程中产生三种故障形式。当发生漏电故障时漏电保护器不能迅速、可靠的动作,即拒动。
扩展资料:
带电应注意:
1、断开漏电保护器。穿绝缘鞋,使用绝缘工具,戴护目镜。螺丝刀用电工胶布包金属部分,只露头部。
2、先拆出线,再拆进线(先零线,后火线),火线要用电工胶布包好,换漏电保护器,确认断开,装进线(先火线,后零线。装零线时千万小心,不要插错造成短路,这一步最危险。)
3、合漏电保护器,按试验按钮试跳(也可在换前试好),确认断开,装出线。
漏电保护器更换
内容如下:
一、首要先检查保护器以下电路和电器,断开保护器输出线保护器是否正常,如正常则是室线路及用电器有漏电故障,最好找业电工维修。
二、漏电保护器分为机械损坏和电气损坏,在使用过程中产生三种故障形式。
第一种是当发生漏电故障时漏电保护器不能迅速、可靠的动作,即拒动。
第二种是没有发生漏电故障时漏电保护器由于本身动作特性的改变或由于各种干扰信号而发生误动作将电路切断(误动)。
第三种是操作故障,漏电保护器在手动合闸操作时合不上闸,电路不能接通;漏电保护器在手动分闸操作时不能分闸,电路不能断开。
特点介绍
一是电网确有接地时,漏电保护器正常动作。在这种正常动作中,因电网老化、气候环境变化,电网产生接地点引起的动作占绝大多数,而因人身触电引起的动作则是极少数。可以想象,能够正常用电是人们的第一需求,为了防止发生概率极低的人身触电伤害而招致频繁的停电,影响正常生产和生活当然会造成人们的烦恼。
二是电网本来没有发生接地,而是漏电保护器在以下情况下可能产生误动。
1,由于漏电保护器是信号触发动作的,那么在其它电磁干扰下也会产生信号触发漏电保护器动作,形成误动。
2,当电源开关合闸送电时,会产生冲击信号造成漏电保护器误动。
3,多分支漏电之和可以造成越级误动。
4,中性线重复接地可能造成串流误动。
电动车漏电保护器坏了怎么修?
漏电保护器故障维修的四种方法
漏电保护装置的主要构成是电子电路,这也是出现故障较多的部位。
借鉴了电子设备维修技巧,总结出几种既简便又迅速的维修方法,分别是:直观法、阻值测量法、信号注入法、电压测量法。
一、直视法
对保护器进行故障检修时,首先进行直观检查,解决明显故障。打开保护器外壳,检查保险管是否熔断、有无断线、线路板铜箔是否烧断、触点是否接触良好、接点是否有假性连接、元件是否烧坏等。
出现断线时,特别是多处断线,应耐心根据线路图指定电路连接,千万不要接错线,以免导致故障扩大。
有元件烧坏时,更换同型号的元件;实在购不到同型号元件时、用可替代的元件代换。更换电阻元件时,要考虑电阻元件的功率,不仅阻值一样,功率也应一样或功率稍大一点,以免功率大小,更换后再次烧坏。
二、电压测量法
使用这种方法时,可将保护器电路分为两部分,直流电源部分和工作电路部分。
电源部分的功能是将交流电转换成低压直流电。它由降压变压器、整流电路和稳压元件或电路构成。接通电源后,先检查其输出的直流电压是否符合要求。
为防止后级电路故障而影响电源电压时,可切断直流电源输出以后的电路。如果输出电压不正常或无直流电压输出时,可参照阻值测量法,用万用表×1k档,分别对二极管及电容电阻进行检查,这时万用表的读数应为kΩ。由于降压变压器也较易烧坏,可用交流电压档测试其是否有符合要求的交流电压输出;如果其初级有正常交流电庄,而次级无交流电压输出时,则变压器烧坏,更换同样型号的变压器。
检查工作电路部分时,参阅保护器电路图。在漏电保护器所附的电路图上,都标出了每个三极管正常工作时各极的直流工作电压,( 电工天下 )可分别测定各级电路三极管的各级电压。如果有一极不符合线路图上的给定电压,则说明这部分电路有故障。先判断三极管是否损坏,三极端管确实良好时,再查找周围元件。但一般情况下都是三极管损坏。
使用电压测量法时,需具备三极管各极工作电压的线路图。
三、阻值测量法
对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故障,就需要借助万用表进行查找,即进行阻值测量。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线路不需在接上电源,不用拆下元件,可避免反复拆装而烫坏元件和线路板上的铜箔。而且,在没有线路图时,这种方法更显其优越性。
据统计,在所有的电子元件中,三级管最易损坏,其次是:二极管、电容、电阻。而且,工作电流较大的末级三极管更易出现故障。
查找故障时,应遵循:先三极管后其它元件,从末级向前级逆向逐级检查。我们知道三极管内部有二个PN结,有一个损坏,三极管则不能工作;且PN结具有单向导电性。
根据这些特点,使用万用表电阻挡的X1Ω档,在线路板上分别测三极管的基极(即b极)和发射极(即e极)、基极和集电极(即c极)、集电极和发射极的阻值。正常的三极管应该是基极与发射极、基极与集电极之间的正向阻值乡30Ω,反向阻值应大于50Ω,发射极与集电极间正反向阻值大于50ω。
如果出现基极与发射极、基极与其电极正反向阻值相近,都较小或超大;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阻值较小甚至接近0Ω,则证明三极管损坏。这时如果三极管的β值小于30倍也不能再使用。确认三极管损坏后可用同型号或可替代的三极管更换。对于二极管,判断方法同三极管相同,只需判断一次正反向阻值。
电容元件由于具有限直流的作用,直流阻值应很大。如果出现阻值较小,甚至接近于零,则电容元件已经击穿。更换电容元件时,应注意其耐压值。测电阻元件时,其阻值应接近其实际数值,如果出现阻值大于其所标称阻值,则电阻元件内部断路。
四、信号注入法
给晶体管电路加上一个符合要求的直流工作电压,从电路的最后一级开始,逐级向前注入信号。
方法是:手握螺丝刀的金属部分,轻轻碰触三极管的基极,这时最后级执行电路(即保护器中的继电器)应动作。如果到哪级时,继电器不动作,则这级电路出现故障。这种情况一般是三极管损坏,如果确认三极管良好时,再查找该级电路的周围元件。
使用这种方法时应注意安全,最好使用一种.单独的直流电源装置供给直流电压。如果电路的工作电压高于安全电压36V时,最好不要使用该方法。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